://lunwengeshifanwen.info/科学论文评价方法运用的比较分析——以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为例作者:章娟,段志光,王彤,ZHANGJuan,DUANZhi-guang,WANGTong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太原,030001刊名:科学学研究英文刊名: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年,卷(期):2009,27(1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1条)1.孙振球医学统计学20052.RonaldRousseauh指数研究在2007-2008年的新进展2008(03)3.陈欣.李晓菲h指数及其相关计量指标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情报杂志2008(09)4.段志光.卢祖洵.王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2007(02)5.钟旭科学家重大科技成果生产率频率分布符合洛特卡分布[期刊论文]-情报杂志2005(11)6.乔纳森·科尔.斯蒂芬·克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19897.MarianaPiresDaLuz.CarlaMarques-Portella.MauroMendlowiczInstitutionalh-index;theperformanceofanewmetricintheevaluationofBrazilianpsychiatricpost-graduationprograms2008(02)8.HemlinSScientificqualityintheeyesofthescientist.aquestionnairestudy19939.SeglenPOCausalrelationshipbetweenarticlecitednessandjournalimpact199410.洛埃特·雷迭斯多夫科学计量学的挑战--科学交流的发展、测度和自组织200311.王丹红.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文献计量学专家金碧辉研究员访谈200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段志光.卢祖洵.王彤.DUANZhi-guang.LUZu-xun.WANGTong杰出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关系研究-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2)以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为样本,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发现杰出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一致性关系;被SCI收录论文数高峰年龄平均51.00岁,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高峰年龄平均47.71岁,SCI收录论文的JCR期刊影响因子高峰年龄平均48.62岁,三者之间互呈正相关关系;科学论文质量高峰较数量高峰早2.39-3.29年.提示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关系因科学家共同体的分层而异,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杰出科学家的数量与质量最终取决于其科学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又决定着所在国家科学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2.会议论文章娟.段志先.王彤.卢敏世界一流科学家科学论文排序一频度分布研究——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2009本文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SCI论文和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以下简称CNS)论文进行了排序一频度分布研究,55位获得者科学论文数量指标除独著论文数外均呈负对数分布,质量指标均呈负指数分布;各指标的集中度量值波动于0.308-0.637之间,与普赖斯定律有偏差。提示排序一频度分布模型在微观层次也具有可适性;科学精英内部的分层工具有异于科学共同体;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的层级进阶取决于科学论文评价目的的实现程度。3.期刊论文王彦雨.宋芝业.WANGYanyu.SONGZhiye作为文学推理者的科学家:谢廷娜科学论文观评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3)传统科学论文分析范式是内容无涉的神话式分析模式,它在科学实践与科学论文之间体现出反映式书写的认识论逻辑,以默顿学派的结构功能主义和普赖斯的科学计量学为代表.而谢廷娜则以建构论为武器,从科学论文与实验室实践、科学论文由初稿到终稿转换序列、超科学场域的视野三个方面,分析了科学论文所蕴含的修辞、利益、文学技巧等非认知方面.为人们重新认识科学论文的性质、科学论文与科学实践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概念与工具,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但同时她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她应用了社会决定论的理念.如何突破这一局限,尝试性地提出评价科学论文的实践视域观.4.期刊论文段志光.DuanZhiguang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测度及思考-中国科学基金2005,19(3)本文利用国际权威数据库,根据科学计量学方法,从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和引文分析两个方面,通过对200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科技论文进行测度,对顶级医学科学家发表论文数量与质量、医学科学活动规律、项目研究过程和相互合作等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与思考,以为我国杰出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和早出诺贝尔奖级研究成果提供参考.5.学位论文章娟世界一流科学家科学论文计量分析——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2009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的世界一流科学家科研论文的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研究,探求科学家群体科学论文的产出规律;通过多种定量评价和专题组讨论为代表的定性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揭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原因,为科学家成长成功和科研管理者实现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研究对象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的科学论文和获奖成果。资料来源:有关原始数据委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自相关数据库采集综合。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检索方法。2、排序—频度分布研究:以科学论文的不同指标频度值降序排列的位次为x,指标频度值为y,研究二者之间整体上或分段的函数关系。3、曲线回归与非线性迭代回归4、非参数检验与分析5、主成份分析方法:以科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为三个一级指标,选取其派生指标为二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综合评价并排序。6、h指数研究法:依据发表论文数和被引频次,简单直观地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进行评价排序。7、层次分析法(AHP)8、专题组讨论法研究结果:1、世界一流科学家科学论文的被引次数总体上在发表后10年内逐年增加;被引225~500次的论文在发表15~20年里达到顶峰;500次以上的论文在发表16年后达高值,并持续到发表后30年。2、排序—频度分布在微观领域也有适用性。论文数量指标除独著论文数外均呈负对数分布,质量指标呈负指数分布;各指标的集中度量值与普赖斯定律中0.50有偏差,波动于0.308~0.637之间。3、科学共同体内部进阶分层的工具,选择标准越高,区分度越大。科学论文评价指标的区分度:SCI<CNS顶级期刊群<CNS单一项级期刊。4、不同定量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与定性评价结果相关性差。获奖成果社会影响排序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h指数均不存在相关性(p主=0.070,ph=0.094),与层次分析法排序呈弱相关,r=0.38(P=0.004)。研究结论:1、期刊影响因子2年的时间跨度已不能反映生物医学领域科学论文影响力扩散规律,应适当增长。2、科学界金字塔中的分层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科学家在其中的进阶不是靠累积效应螺旋上升,而是靠高质量成果实现层级“跃迁”。3、科学计量学尚不成熟,其根本立足点——科研产出的“质量”还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直接有效的测度指标。4、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找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技评价制度创新的动力和科技管理决策者的责任。启示:1、做好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研究工作必须有长期的理论和基础性工作的积累,反复的质疑和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创新成果要得到验证及认同,也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2、做好科研工作,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不可盲目追求数量。本研究创新点:1、首次采用流行病学从分布入手的研究思路,在描述分析科学论文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共同体内部分层工具区分度的大小排序,以及科学界金字塔中分层的间断性和科学家在其中进阶的层级“跃迁”性。2、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的比较,发现了科学计量学尚不成熟的根本点——科研产出的“质量”还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直接有效的测度指标。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1、选择其他科学群体的科学产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以检验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科学家科学产出规律是否具有普适性。2、完善资料,进一步做生物医学领域科学论文的出生队列分析,明确论文被引次数与时间的关系,确定本学科领域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佳时间跨度。6.期刊论文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占世界科学论文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4)7.期刊论文李小博.朱丽君.LIXiao-bo.ZHULi-jun科学交流的修辞学-科学学研究2005,23(4)在科学交流的客体层面,科学论文的组织与表达要借助于修辞学来实现对科学实验的重叙和对科学语体的建构;在科学交流的主体层面,科学家也要运用修辞学的方法来使自己的科学发现和成果获得科学共同体、无形学院和科学公众的接受和承认.8.会议论文章娟.段志光科学论文评价方法运用的比较分析——以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为例2009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专题组讨论法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法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进行了评价。各种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显示,不同计量方法对于同一资料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定性评价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和h指数法结果不存在相关性,与层次分析法结果呈弱相关。提示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找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技评价制度创新的动力和科技管理决策者的责任。9.期刊论文黄大网.钟圆成.张月红.HUANGDaWang.ZHONGYuanCheng.ZHANGYueHong第一人称代词的话语功能:基于中外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通过考察中国和英美科学家在不同出版语境下发表的材料科学论文引言里的第一人称代词,发现中国科学家在国内中、英文期刊出版语境的表现比较符合传统的英汉对比修辞研究结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科学话语模式,而他们在国际英文出版语境下已经表现出较强的科学话语人际互动意识,第一人称代词的整体标准化使用频率和分布覆盖率甚至超过英美科学家,但此时所用第一人称代词的高问责风险话语功能以及蕴含的高强度作者参与仍然明显低于英美同行.10.期刊论文单泠.张乐中国科学家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科技文萃2004,(12)一篇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科学论文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本文链接: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e9aac174-cf56-4e40-8ec5-9e5a0102f3c4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