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儿科诊疗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二版)(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⑴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病史。⑵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粪便呈淡黄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如同蛋花汤;或黄率稀溏,或褐色而臭,夹少量黏液。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⑶重症泄泻,可见小便短少、高热烦渴、神疲萎软、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⑷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⑸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儿科学》第七版(沈晓明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⑴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2⑵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月;3、慢性期:病程大于2月。(三)疾病分型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3、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行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度)脱水。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3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的改变。(二)证候诊断1、常证⑴湿热泻主症: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次症: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⑵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堪,肠鸣腹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次症: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⑶伤食泻主症: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次症:或如拜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⑷脾虚泻主症: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4次症: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⑸脾肾阳虚泻主症: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次症: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晃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2、变证⑴气阴两伤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⑵阴竭阳脱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常证⑴湿热泻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5加减:热重加马齿苋、马鞭草,湿重加车前子、苍术。⑵风寒泻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桔梗、甘草、大枣、生姜。加减:寒重加干姜、砂仁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胶囊⑶伤食泻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焦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加减:腹痛加木香、槟榔,呕吐加藿香、生姜。中成药:保和丸⑷脾虚泻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加减:久泻滑脱不禁加诃子、石榴皮、赤石脂。⑸脾肾阳虚泻治法:温肾补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白术、甘草、炮姜、吴茱萸、附子(先煎2小时)、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6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四神丸。2、变证⑴气阴两伤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人参、乌梅、木瓜、甘草,莲子、山药。加减:泻下不止加诃子、赤石脂⑵阴竭阳脱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人参、麦冬、五味子、白芍、附子、龙骨、牡蛎。(二)根据临床具体病情选择应用中药静脉制剂治疗1、黄芪注射液:可用于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及病毒性肠炎。2、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可用于气阴两伤证。3、参附注射液:可用于阴竭阳脱证。(三)外治法:1、推拿按摩:1.1基本手法⑴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操作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⑵清大肠:从虎口推向食指端7⑶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⑷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操作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⑸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操作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作圆圈运动。⑹揉脐:脐即肚脐,操作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⑺摩腹:腹指小儿腹部,操作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作圆周运动。⑻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操作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作按揉。⑼捏脊疗法: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操作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作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作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1.2辩证使用手法⑴湿热泻:清脾经、补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8按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揉天枢。⑵风寒泻: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⑶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⑷脾虚泻:补脾土、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2、针灸疗法:①针法常规取穴:止泻穴、足三里、三阴交。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天枢;伤食加刺四缝。具体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一次。②灸法:患儿取仰卧位,点燃艾条,距离皮肤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15-20分钟。分别灸神阙、中脘、天枢及足三里等穴,如食滞明显,可加脾俞、胃俞等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每日1次。或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3、中药穴位贴敷:风寒泻方: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湿热泻方: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伤食泻方:丁香、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脾虚泻方:党参、茯苓、白术、吴茱萸。脾肾阳虚泻方:党参、吴茱萸、肉桂、丁香、茯苓。9将以上药物分别按一定得比例配伍成糊状药饼,根据患儿证型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脐部,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6-8小时,每日一次。4、食疗:山药,薏苡仁,莲子适量,加入粳米中熬粥服用,可有助于健脾利湿,止泻。(四)西医治疗1、液体疗法:根据病情可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⑴轻度脱水者给予ORS口服补液盐;⑵中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如5%GS、0.9%NS等。⑶发热者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以降温。2、微生态调节制剂:可给整肠生等。3、肠黏膜保护剂:可用思密达。4、合理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肠炎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液体疗法即可痊愈;对侵袭性腹泻患儿,合理应用抗生素。5、补锌治疗。(五)护理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10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三、难点分析(一)治疗难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小儿肠炎是一个常见病,很早被人们所认识,并积累了不少治疗经验,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且小儿泄泻易于耗伤气液,如果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者,可发生伤阴、伤阳之重证,甚则产生阴阳两伤的危候。因此有关预防、减少并发症等问题成为我们治疗上的难点。(二)解决思路难点之一:如何预防我国卫生部借鉴WH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多年来腹泻病防治的经验,已制定了较完备的防治小儿泄泻的措施。同时积极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是本病防治的关键一环。中医认为,泄泻之生,多由饮食不当,调护失宜,如过食生冷、油腻、煎炸之品导致脾胃受损,在小儿为突出,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机体纳运之重器.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更易受损,故顾护中焦脾胃,诚为治疗小儿泄泻之第一要旨,古方藿香正气丸为防治小儿伤食致泻之良方,而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为顾护中焦脾胃之妙剂。另外,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意识,积极开展科学育儿科普教育,纠正不科学的育儿习惯11和做法,全民动员,共同防止本病发生。难点之二:如何减少并发症主要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包括①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500g装酒瓶)+细盐1.75g(一瓶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米粉21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水500ml煮2~3分钟。预防脱水:20~40m1/kg,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②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500g装装酒瓶)+蔗糖lOg(2小勺)+细盐1.75g剂量服法同上。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可根据年龄(岁)及每次腹泻的量(m1)来提供ORS量(具体参考临床治疗)。如无上述液体,可进食加盐的稀粥菜汤。对于有脱水的患儿应根据脱水程度、脱水性质进行补液(具体参考临床治疗)。对于营养不良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应予足够重视,并及时补钙。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中药汤剂及预防脱水的液体,口服效果差,给予加强外治疗法或中药静脉制剂治疗,减轻症状。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90%。2、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12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90%、≥67%。3、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主症积分减少67%、≥33%。4、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主症积分减少33%。(二)评价方法疗程结束时对疾病、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2002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13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二版)(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⑴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⑵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持续不退。⑶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⑷肺部听诊可闻及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⑸血象检查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