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概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年中国对东盟和南亚产业转移情况一、东盟和南亚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重点地区我纺织服装对外投资涵盖棉纺、针织、毛纺、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东南亚和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以承接我过剩的中低端服装产能为主,并已开始出现从服装加工向纱线和面料、特别是棉纺生产延伸的趋势。纺织服装业不仅是东南亚国家最大的外汇增长点之一,而且还是多数国家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因而这一行业长期受到该地区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印尼、泰国和越南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纺织业具有较好基础,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柬埔寨、老挝、文莱等则成为新兴成衣出口基地。随着“中国+周边的产业布局新模式发展,国内生产成本日益高企,国际采购商采购需求多元化以及发达国家主导的TPP、TTIP等区域自由贸易推进,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许多国际纺织服装企业开始投资东南亚地区,到东南亚投资逐渐成为热潮,尤其是对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也在顺应这个大潮,融入掘金东南亚的大军中,纷纷到此地区拓展建厂。2010年至2015年,在东南亚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逐年递增,2015年投资企业数量已经是2010年的4倍。2010年-2015年投资东南亚纺织服装类企业数量统计2010年-2015年,我国投资东南亚地区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共计230家,柬埔寨是主要投资地区,占比达到43%,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借助柬埔寨服装行业在国际上享有较优惠贸易政策的有利条件,吸引中国超过50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已成为柬埔寨重要的纺织轻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其次是越南和缅甸,分别占比15%和19%。在以上三个国家投资建厂的企业以加工企业为主,涉及服装、家纺、纱线、面料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化纤、印染企业也开始逐渐增多。在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的企业以贸易类企业为主。还有部分设计研发类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1822263257750102030405060708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投资企业数量2010-2015年投资东南亚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占比东南亚国家的崛起推动了全球经贸格局不断演化,甚至牵动了纺织业制造与市场关系的再平衡。在此背景下,了解这些国家纺织服装业在新一年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投资生产、开拓销售等可行的合作模式与发展空间,这对于推动我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多边贸易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产业优势对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土地、水、电等资源、能源供给日趋紧张,节能环保、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升,致使我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对外资的吸引度则相应下降,纺织服装类进出口三资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2.9万家降至2015年的1.7万家,三资企业占全国企业出口总额比重也从2001年高峰时期的31.7%下降到2014年的21.7%。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则凭借着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越南15%缅甸19%柬埔寨43%印尼6%马来西亚4%新加坡8%泰国5%本以及优惠的外贸出口政策,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纺织服装资本争相涌入,成为新一轮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热土。(一)生产成本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劳动力、原材料、土地价格的上升,水、电等能源资源供给日趋紧张,棉花价格持续高于国际市场30%以上,税收等优惠政策的不断减少或取消,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了其利润空间,限制了其发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基本上不复存在,发展压力日益增加。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企业工业用地价格不断上涨。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心地区工业用地平均价格已超过35万元/亩,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用地成本。而且,近几年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贸易摩擦也给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二)劳动力低廉且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一直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维持低成本优势的主要源泉,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尤其是在纺织服装业聚集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呈显著上升趋势。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报告表明,2000-2005年,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和福利上升了10%;2005—2010年中国的平均工资和福利上涨了19%。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人工资水平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相比,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非常具有竞争优势。虽然,这些国家的工资水平也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13年12月的统计显示,中国的工人的月基本工资是375美元,而越南是162美元,柬埔寨是101美元,孟加拉国仅为86美元。中国企业的月均总支付负担达到了625美元,远远高于越南的250美元,柬埔寨的147美元,孟加拉国的112美元。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劳动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用工荒”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连续上演多年。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相关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15年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红利的拐点。劳动用工缺口已成为拉动劳动力成本上调的主要市场因素。相比之下,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特点明显,且年增长率较高、价格低廉,纺织服装等劳动性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充足。(三)关税优惠东南亚国家的当地政府为了扶持本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吸引国外资本投资,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越南政府规定:属于鼓励投资领域和地区的外资项目,从盈利之年起2-8年免征所得税,接下来2-8年减半征收。而柬埔寨政府更是规定:经其发展理事会批准合格的投资项目,企业投资后可享受3-8年的免税期,免税期后交纳9%的利润税,企业享受的免税期最高可达9年。除了本国政府颁布的一些优惠政策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给予东南亚等国普惠制待遇,东南亚等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只需征收2%至3%的进口关税。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签署了多个自贸协定,出口关税得以大幅降低。例如,越南参与了多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等经济贸易协定,如跨太平洋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越欧自由贸易协定(VEFTA)、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SEAN)、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通过这些贸易协定,越南获得了向多国出口关税优惠的优待,2015年上半年,越南的纺织业投资大幅增长。吸收外资项目较大的有4个,合同金额约14亿美元,占越南外资总额的32.6%。而胡志明市纺织业吸收外资2亿美元,占该市外资的82%。相比较之下,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全面停止对华出口产品的普惠制优惠待遇,其他国家对我国实施普惠制“毕业”也成为必然趋势。与东南亚国家出口欧盟征收的2%-3%的低关税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需征收约12%关税。(四)棉花政策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6月份全球产需预测认为:2015/16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预计达到770万吨,同比增长2%,中国以外地区的进口量预计为610万吨,同比增长3%。随着东南亚纺织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增加,2015/16年度,孟加拉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将成为除中国外三个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中国的棉花进口量虽然绝对数字最大,但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作为新兴经济体的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其国内棉纺织业正在迅速发展,正在大量承接来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2010至2014年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使得棉纺织企业在纯棉产品发展上越来越艰难,因此而造成的国内外高棉价差使得多数棉纺企业几乎无利可图,市场份额逐渐被东南亚一些国家抢占。尽管当前棉花政策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但是棉纺织企业发展的方向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一部分棉纺织企业向新型纤维、差别化等非棉纤维方向发展;而另一部分继续在纯棉产品上投入研究,提高产品支数,走高端化路线。三、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未来趋势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随着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面临着向低工资地区的转移及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中国纺织制造业海外转移已成大势,而且转移的企业正由服装向产业链上游纱线、染整等领域蔓延。近年来,加强跨国资源整合,构建“中国+周边国家”的生产布局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纺织企业的全新选择。其中,以针织服装为代表的中低端纺织加工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进度尤为明显,一些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已经停止在国内的新建投资,甚至关停了国内原有的部分工厂,例如,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在越南胡志明市领中开发区建立了纺织厂,从事针织服装加工生产,天虹纺织集团也在越南北部和南部建立了五个纺织厂。纺织服装制造业的转移是我国纺织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我国纺织工业已进入跨国布局的新阶段,整个行业将通过积极稳妥的“走出去”,打造跨国供应链、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品牌、技术、市场渠道的向外拓展或合作实现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位置提升。3至4年后,亚洲服装业将出现清晰的市场细分,中国、泰国和越南将主攻高端服装,而孟加拉国、缅甸和柬埔寨则主要生产低端服装。中国服装制造业应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全面提升自身在亚洲制造业中所处的层级,为向高端产业链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