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内容导航】第1页:《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第3页: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设计第4页:《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生的生命安全事关家庭幸福、校园平安、社会稳定。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生生命安全了、身体健康了,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实施,国家栋梁人材才有保障。而学生学习各类日常安全常识,掌握各类自护自救知识,应对各类应急避险技能,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教育。不难看出,学校在日常安全教育防范,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一些学校的不安全隐患甚多,涉及学生溺水、自杀、交通事故、火灾、食品中毒、殴打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更是频发不断,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无可挽回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校的健康、安全、和谐发展带来巨大困扰。二、研究内容:1.调查分析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差的原因,研究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日常安全知识,了解涉及生活安全、法制教育、食品卫生、道路交通安全等常识,掌握地震、火灾、楼道拥护踩踏等突发性事故应急避险、自护自救的方法、措施。2.调查分析学生家长安全观念差、教师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力促他们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家校共育,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三、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寺仙镇中心小学学生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象,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利用家长会、主题活动、家访等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明确“关注生命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1)营造“宣传教育防范”氛围。(2)分析各类案例,让师生从中受益。(3)结合“生命生活与安全”课堂教学,从实从细教会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4)搞好家访活动,力促家校共育有效落实。(5)组织开展好全校应急大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知识与技能。(6)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督促教师落实责任,促使学生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3、总结阶段(20XX年6月)(1)收集原始资料。(2)整理资料。(3)写报告材料。(4)研究成果展示。(5)邀请老师对本课题进行结题、评估。四、研究过程与方法我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是学校管理能力的角度,二是教师教育能力的角度,三是学生自治能力的角度。(一)营造学校安全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环境在教育中的重大影响力是公认的。一个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能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安全环境的营造,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下大力气营造安全氛围。1、监控与维护,硬件设施到位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完备我学校安装了全覆盖电子监控系统,从硬件设施上保证了校园师生的财产安全。3、合理规划行走楼道,校内交通有序我校有6个班级,学生总数XXX人,二楼只一个楼道。上下楼梯时如果不分流、不合理安排、不在平时养成行走习惯,易造成冲撞、拥塞,在紧急状况下还可能出现踩踏。我们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习惯。要求每班在教室外排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走楼道,迅速到达操场。经过一周的训练后,从下课到操场全部集合完毕只需要3分钟,做到了迅速有序安全。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4、学校、家长共建校园安全防线(1)学校、家长共建。我们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人员也经常在校外社区内巡视,一发现疑是不良人员马上与学校联系。(2)学校、警察共建我校与寺仙镇派出所联系密切,应我校要求,值班民警常常在校园周边巡视,一旦有异常情况,派出所民警到位迅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警力保障。总之,我校已做到了以学校为基点,联合家长、派出所等社会力量,建立了社会安全保障网络,达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目的。(二)占据“三课一会”主渠道,全面渗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是指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在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通过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1、开展主题班会,做安全知识试卷每年我们都在全校定期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2、开展专题安全教育,传授学生安全方法与技巧一次强大的自然灾害,是一次全方位的生命教育。它让所有的人都感悟到,活着就是幸福,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存是如此不易,在强势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温暖。还让所有人都警觉到生命会遭遇不期而至的各种灾难,唯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技能才有可能在灾难中生存。因此,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不仅让自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而且从各个角度强化了学习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实效。3、放学前温馨提示生校外的交通安全,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关注、揪心之处。为了使学生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在下午放学时,设置了一段有关交通安全的温馨提示。4、邀请民警开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我校每学年邀请一到二位警察同志来校举办各类安全讲座。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法规教育,详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件、详细实用的自救自护知识使讲座富有吸引力。5、开展自救自护技能演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校在高年级组织自救自护技能演练活动。7、板、报、栏齐展出板,黑板报;报,墙报;栏,宣传栏。我校充分运用这些平台,确定每期安全教育主题,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编辑,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主教育、互相教育的效果。8、坚持体育锻炼活动给学生安全感是生命教育的心理基础。那么,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则是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大力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日常的除体育课之外,还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体育运动会,就这样形成一个提升学生体质的教育循环圈。(三)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学生既是规则的遵守者,还应该是规则的监督者,在遵守与监督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五、研究成效研究成果:学生安全行为规范、习惯养成良好;校园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发展安全、稳定、和谐;安全管理论文和总结报告各1篇。研究效果:(1)学生的安全知识量明显增加,安全文明习惯明显好转,应急避险、自护自救技能明显增强。(2)家长观念转变,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参与管理,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扎实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