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第8章电子政务的安全1、电子政务的安全概述2、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框架3、电子政务的安全实现第2页1、电子政务的安全概述1.1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性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保护个人信息特别是私密信息的需要保护信息系统和政务网站不被侵入的需要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黑客入侵和犯罪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电子政府第7页1.2我国电子政务安全的现状缺乏安全意识信息与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缺乏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标准第8页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电子政务系统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安全技术的缺陷(股票系统、千年虫问题)网络的开放性管理的漏洞第9页1.3电子政务安全分类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控性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第10页按攻击手段分类系统穿透指未经授权人通过一定手段对认证系统进行攻击,假冒合法用户接入政府内部系统,实现对文件进行篡改、窃取机密信息、非法使用资源等违反授权植入通信监视通信串扰中断拒绝服务否认指入侵者要在系统中设置一种能力,为以后攻击提供方便条件。植入一般在系统穿透或违反授权攻击成功后,采取向系统中注入病毒等指授权进入系统做某件事的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未经授权的其他事情指攻击者对系统可用性进行攻击,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指在通信过程中从信道进行搭线窃听指攻击者对通信数据或通信过程进行干预,对完整性进行攻击,篡改系统中数据的内容,修正消息次序、时间,注入伪造消息指合法接入者所进行的正当行为无辜受阻指一个实体进行某种通信或交易活动后否认曾进行过这一活动(1)技术风险第11页组织及人员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策略有漏洞缺乏应急体系(2)管理风险一些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第12页2.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及应用安全运行管理体系行政管理安全策略管理风险管理基础保障体系第三方安全服务提供商PKI认证平台电子政务安全法规电子政务安全标准第13页2.1电子政务技术支撑体系1物理安全2网络安全3.系统和应用安全第14页1.物理安全:就是保证对物理设施的合法访问,避免人为破坏,并将自然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物理安全线路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存储媒体安全第15页1)隔离技术:政府内网政府外网互联网网络安全指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政府内网、外网和公网之间的隔离,界定访问权限等。物理隔离,采用隔离网闸技术逻辑隔离,包括VLAN、访问控制、VPN、防火墙、身份识别、代理服务器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指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政府内网、外网和公网之间的隔离,界定访问权限等。第16页源文件(明文)解密后的信息(明文)加密后的信息(密文)加密后的信息(密文)密钥加密因特网密钥解密数据加密过程加密技术第17页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不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是指使用同一把密钥对信息加密、信息解密。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者虽然不同,但可以由其中一个推导另一个,则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的速度很快,效率也很高,但需要仔细保存密钥,其保密性主要取决于密钥本身的保密强度和密钥传送通道的安全性。加密技术第18页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不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不对称加密又称为公开密钥加密,是1976年由斯坦福大学提出来的。与对称密钥系统相比,公开密钥加密技术需要使用一对相关的密钥:一个用来加密,另一个用来解密。该技术的设想是,密钥对是与相应的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私有密钥是由系统所保密持有的,而公开密钥则是公开的,但知道公开密钥是不能推导出私有密钥的。加密技术第19页防火墙防火墙(firewall)是指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组织内网和外网的通道之间,用来加强互联网与内部网络之间安全防范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它具有限制外界用户对组织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部服务。第20页一切未被允许的都是禁止的防火墙的安全策略一切未被禁止的都是允许的防火墙第21页防火墙的分类共同缺点:依赖特定的逻辑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这不利于抗击非法访问和攻击。这是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其特点是将所有跨越防火墙的网络通信链路分为两段。数据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型防火墙防火墙第22页防火墙的局限性有OS和软件,就有漏洞很难防护新出现的病毒安全性和速度成反比无法阻止病毒在内部传播防火墙第23页3.OS系统和应用安全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认证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IDS)是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第24页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认证入侵检测系统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有主动传染性、隐藏性、欺骗性、破坏性、衍生性等特点。第25页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认证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技术分为主机防病毒和网络防病毒。主机防病毒主要是安装防病毒软件,对电脑文件访问实时监测,发现病毒就立即清除或修复。网络防病毒通常由安全提供商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进行全面的防护。第26页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认证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动态分析系统的安全漏洞,检查用户网络中的安全隐患,发布检测报告、提供有关漏洞的详细信息和最佳解决对策。案例12:微软的漏洞第27页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认证入侵检测系统用户访问系统之前必须经过身份认证,系统根据用户身份和授权决定用户能否访问某个资源。第28页2.2电子政务安全运营管理体系1安全运营组织结构2安全运营规章制度3安全运营的内容第29页安全领导小组安全专家小组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日常安全维护工作小组决策组织制定工作方案,下达具体工作,监督管理下级工作日常安全维护工作单位,完成具体的安全维护工作应急响应工作小组处理突发事件,实施应急响应方案,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信息应急响应管理办公室1.安全组织机构第30页安全机构的职责:(1)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体的安全规划,制定整体的安全解决方案。(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策略、应急方策略等;(3)监控网络的安全性,监督安全方案的实施情况;(4)评估风险,及时提出修改、弥补方案。第31页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人员管理制度;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密钥管理制度;保密制度;访问控制管理制度等。第32页(1)实体的安全管理(2)密钥的安全管理(3)风险管理(4)应急管理3.安全运营管理的内容第33页2.3电子政务安全的基础保障体系1法律法规2安全标准3PKI认证平台4.PMI第34页2.电子政务安全标准建设电子政务安全标准规范:电子文档密级及标记格式密码算法标准、密钥管理标准PKI/CA标准、PMI标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标准和网络安全产品测评标准第35页3.公钥基础认证平台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平台采用数字证书,通过第三方的可信任机构——认证中心CA(CertificationAuthority),将用户公钥和用户标识捆绑,提供身份验证的机制。第36页PKI的基本组成数字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管理系统应用接口(API)公钥基础认证平台第37页4.特权管理认证平台PMI:PriviliegeManagementInfrastructure特权管理基础平台,建立在PKI基础上,接受用户的委托对终端用户实施权限控制,实现用户身份到应用授权的映射功能。第38页PKIPMI解决的问题不同PKI解决对身份的认证问题,即你是谁的问题。PMI是在知道你是谁之后,决定你具有什么权限,可以做什么的问题。PMI必须建立在PKI的基础之上。证书内容不同公钥证书PKC必须包含拥有者的公钥信息(公钥证书)证书拥有者所持有的特权(属性证书)管理颁发部门由身份管理系统进行控制,一个系统中,每个用户只有一张合法的PKC。与具体的应用密切相关,每个用户可能对不同的应用具有一张证书,也可能是多张PKI与PMI之间的比较第39页PKI(构建信息安全平台,提供智能化的信任服务)PMI(构建授权管理平台,在PKI信息安全平台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化的授权服务)DMS(目录管理体系: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定位功能、及相关应用的系统。)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NISI)第40页3.电子政务安全的实施层次主要工作内容安全和保密要求发布政府通过网站提供多样化的页面或者以非互动的方式发布信息;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基本的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电子邮件密码保护系统、保密策略以及保密策略的网络识别办公在政府部门内部,使用网络来对核心工作进行单向或双向的执行网络和应用层上的识别、鉴权和授权;入侵检测、数据加密;基本管理,包括数据处理过程的保密性通知内部整合在政府内部,通过网络整合并优化核心工作流程明确的策略、针对各系统、数据和应用的集中式识别、认证、授权和管理,数据编码外部整合将网络作为集成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的一种手段集成管理:利用合作部门的数据和应用,进行识别、授权和鉴权。政府信托:实体之间的“保密性”合同第41页本章小结电子政务安全的概述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技术安全体系管理安全体系基础平台体系第42页谢谢!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