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12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A.青睐/招徕缭乱/嘹望哨靡丽/望风披靡B.刹那/古刹折断/折本儿箴言/缄口不语C.军饷/晌午迫害/迫击炮反诘/佶屈聱牙D.僭越/谮言散失/散热器朔风/溯流而上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漂泊者萧红》一书呈现了萧红孤独短暂的一生,她在冷漠的社会中一个人茕茕孑立,只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抵抗与生俱有的孤独。B.贺岁片《泰囧》除人物关系错位带来的喜剧效果之外,亦有打动人心的真挚情感,能够赢得掌声可谓实至名归。C.山东黄金男篮俱乐部注重培养年轻球员,希望他们日后在赛场上能够与国外大牌球员平起平坐而不落下风。D.长期以来,我们的好多官员对待问题习惯观望,在会议上说得头头是道,真正发生问题了,却往往只对下问责,而把自己置之度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B.改变重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C.从2004年起,中央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每年都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D.科学家并不完全否认报废卫星坠落地球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但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术。。这种凭借视觉而引起它种感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①于是,一艺而兼众妙,仅仅作用于人们眼睛的绘画,却似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感官②通过画家的写形绘色,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鸟鸣蛙唱、流水叮咚;似乎可以嗅到花香阵阵、芳草袭人③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完整鲜明而可感的艺术境界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⑤然而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只给观者视觉的享受A.②④③⑤①B.⑤②④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①②④③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阅读下文,完成5—9题(共22分,选择题每题3分。)帆山子传(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注:①嗢噱(Wàjué):笑谈,笑话。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持论快彻彻:透彻B.叙先贤遗迹遗迹:留下踪迹C.圣人诏我矣诏:教导D.自称无方之民无方:不行礼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卒不为先儒所囿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B.一情中所有夜则以兵围所寓舍C.扼腕而谈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D.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狡零星,手自摹拭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C.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有五个朋友,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9.翻译和断句。(10分)(1)翻译①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分)②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3分)(2)断句(4分)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浪淘沙·秋江张炎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三题计分)(6分)(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2)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清表》(3)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扬州慢》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当历史成为消费品①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②“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其敏感。③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④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暴异常的几个阶段。“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⑤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⑥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⑦《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⑧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众的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了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⑨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⑩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春秋笔法”是中国文人书写历史的一种惯常写法,与史家记录方式无异。B.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C.在“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由“消失”到“复活”的阶段。D.消闲历史剧《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新形式。E.在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F.从“历史正剧”的角度看,戏说历史电视剧中对皇帝的调侃纯属编造。1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A.民间曲艺说书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C.革命样板戏D.小说《三国演义》14.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阐述。(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3小题,共15分。请选取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