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业1一、填空题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二、简答题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三、论述题1、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2、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四、设计题。案例简介活动名称:音乐歌唱教学活动《小小乌龟爬山坡》适合年龄段:小班活动目标:。《小小乌龟爬山坡》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乌龟爬山的动作情节能激起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兴趣,幼儿好像自己就是这只小乌龟一样。活动准备:小拖车子、小乌龟指偶幼儿人手一份,创设游戏情景背景(“山坡”),录音机:磁带《小小乌龟爬山坡》)比较悠扬欢快的乐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直接出示教具可爱的小乌龟图片,有效地产生“唤醒”幼儿的情绪振奋起来,精神集中的效果。二、简练引导幼儿了解歌曲背景及歌词,基本部分以不断地创设歌曲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想象,(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那些地方可做“山坡”?大胆唱出来。)三、讲解示范,肢体语言亲切可爱,声音非常柔和,充分启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活动延伸:开展音乐游戏,以角色游戏的方法充分展开想象与不断的更改歌曲情节,让幼儿体验新活动的快乐情趣。我的评价教师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精心选材,并以角色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本领;活动场景布置科学,富有童趣,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在自然而然中,幼儿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教师能站在启发和引导的地位,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与条件,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活动中教师自身饱满、向上的情感投入活动,影响幼儿,感染幼儿,幼儿情绪活跃,主动参与。如在师生对唱时,教师的眼神、手势让幼儿对创编充满了信心,使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音乐材料活动一小班音乐活动《我是一只》设计意图:《我是一只》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形象为角色,适合在小班进行教学。歌曲的内容形象生动,相应的动作可爱有趣,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引导孩子在边唱边跳中初步习得的歌唱技能并感受歌曲的快乐。活动目标1、知道歌曲内容,能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变换动作。2、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3、学唱歌曲,乐意与小朋友一起表演。活动准备:1、动物形象(小猫、狗、小鸡、鸭子、老牛、小羊)肉骨头、青草图片2、《我是一只》歌曲磁带或录音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怎么叫的呀?爱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并请幼儿表演出来)师:今天小动物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是一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听到歌曲里有哪些小动物。(带着问题听儿歌)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愉快情绪1、完整欣赏歌曲师: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动物形象和图片)孩子们欢迎小动物!2、分段欣赏歌曲师:歌曲里面的小动物怎么叫?爱吃什么?他们快乐吗?(可以根据歌词里动物的顺序依次问)每请一个幼儿回答完之后,师:让我们一起听听她回答对了没有,依次一段一段的播放歌曲。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与形象的匹配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相应动作(教师在做动作或是唱的时候可以指着图片提示幼儿该唱哪个动物)2、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并做动作。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唱。4、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四、体验歌曲,分组表演,大胆展示活动延伸: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唱表演,把动物图片做成头饰放入区域中,幼儿可以带上头饰表演进行区域活动,并鼓励幼儿回家演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活动二小鸡小鸡在哪里设计意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活动目标: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活动过程:一、对唱游戏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2、(1)学对歌词。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2)学唱新歌。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弹琴一起学唱。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回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3、幼儿游戏2——3遍。三、结束活动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