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语文高考新课标信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及命题趋势分析一、《考试说明》解读2013届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2届相比,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包括题型)及试卷结构(包括题量)、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古诗文背诵篇目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二、2013年高考预测、备考方略【一】现代文阅读【高考预测】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突出特点是兼顾文章的知识性和文艺性。文章兼有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特征,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育人功能。题料长度为800——1000字左右。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要注意选材的精当性。要注意传统文化领域的材料,并关注在新型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忽视的领域,无须求新求异。【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高考预测】2013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材侧重史传文,选材为24史中的篇目,非常正统。选文长度为600字左右。题型固定:文言实词、信息筛选、文意概括、文言文翻译。【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要关注史传文,尤其是24史中的篇目。要注重对课内文言文的把握,因为文言文不比其他文章,更体现知识的积累性,要立足课内,联想拓展。文言实词要结合语境合理判断;信息筛选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有效排除;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二)古代诗歌阅读【高考预测】2013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不拘一格,唐诗、宋词、元曲等均可涉及,以唐宋诗词为主,也不排除唐宋前后的诗歌。但考查点相对固定,突出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情景关系、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需要在立足感悟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如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等。注意描写的手法,如衬托、对比、白描、工笔、多角度写景等。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炼字技巧。(三)名句名篇默写【高考预测】2013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结合,注重经典篇目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和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要依据考纲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突破,要有计划、有周期的进行。要注意名句中音同意近的字、难写的字,容易顺序颠倒的句子等,字字落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预测】文学类文本选材,中外小说轮考是全国新课标卷的突出特色。2011、2012年连续考了中国小说,2013年考外国小说的可能性比较大。文章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有一定的深度。体现出不同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材料长度15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要求在熟练把握小说文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发展等来概括人物形象从而把握小说主旨。要结合文本和时代的大背景来探究文本的内涵。小说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照,所以把握了小说形象就找到了小说阅读的关键。阅读选材时要慎重,选取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厚度(文化内涵),要有可读性(文笔和情节构建),要有一定的启迪性(和时代有某种联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预测】2013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为人物传记类文本。这是基于和文学类文本难度和阅读取向上基本对等的考虑。所选传主多为现当代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一般来说人物性格鲜明。文章选取的事例及人物形象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选文材料长度和文学类文本基本对等。【备考方略】此类文本备考的要点是,熟悉传记等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立足于基本事实,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探讨文本中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树立联系的观点,即传主思想性格和基本事实的联系,传主思想性格和作者评价的联系,文本和时代的联系等。选材时要密切关注热点人物,热点人物,一类是指当年或近年来去世的名人,他们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使人尊重,选择这样的传主,一般是基于缅怀和激励后者的考虑;一类是指和当前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中的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如科学家林俊德(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教育家陶行知等,画家吴冠中(中西合璧的著名画家)等,时代楷模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雷锋(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等,其他有影响的人物,等等。这些人物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五】语言文字运用【高考预测】成语、语病、语言连贯仍然是2013年基础题考查的铁三角。而仿写也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他的考点则变换考查。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非常稳定。成语和语病题考查的类型是考纲要求的基本类型,非常平易。语言连贯题的考查注重语境和逻辑间的联系,语料鲜活,来源于社会生活,不避热点。【备考方略】语用题的备考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语言材料。2.要注意基本考点的落实。3.要熟悉常用、常见体例的写作。4.要训练一些高考卷中和未曾现身的创新题型。5.要掌握有关应考思维策略:A、抓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B、抓结合点,激活知识储备;C、抓信息点,链接社会生活;D、抓移植点,获取写作灵感。【六】写作【高考预测】近几年来,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考查均为新材料作文。2013年会一如既往考查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弥补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和材料作文限制过死的缺点,可以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至于过于跑偏,考查较有信度。命题材料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寓言材料、新闻材料、现实生活中的话题都可以进入命题人的视野。新材料作文应该是今后命题的首选。命题立意的重点会从单一的关注个体的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上升为以生命个体的名义关注国家、民族、社会、民生、自然、人类、世界,关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责任、爱心和使命感是热点话题。【备考方略】此考点的备考要结合热点话题,落实“五个一”和“四个训练”工程。“五个一”工程:1、训练一个擅长的文体;2、熟悉一类典型的写作素材;3、写好一个漂亮的开头;4、做好一个深刻的结尾;5、形成一个清洁的卷面。“四个训练”工程:1、审题立意的训练;2、规范文章结构的训练;3、创新文章文采的训练;4、链接热点材料的训练。“五个一”工程一定要贯穿整个备考过程之中,而“四个训练”则是对考点要求分项解析,是化整为零、分项训练,实践证明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强训练的力度和实效性。三、试题预测(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操作时,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经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运动,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郑板桥讲他画竹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这一目了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则常为人忽视。其实,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因此,不能轻视艺术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人们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因为所有的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的运用与发挥。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会沦为匠艺。如一些广告画,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这就涉及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谓的“道”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庄子》记载孔子见佝偻者承蜩(知了)就像捡东西一样简单,便问其道。佝偻者答曰,他是经过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专心致志,从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在这种专注状态中,粘知了仿佛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这个思想在《庄子》的另一个故事“庖丁解牛”中也体现出来。它告诉人们,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谛的。也就是说,主体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体现出来,“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摘编自《美学原理》,蒋孔阳主编)1.下列关于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技”在艺术操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任何艺术操作都离不开特定的“技”。B.不同门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技”,如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技”是不同的。C.“道”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郑板桥绘画的“胸中之竹”属于这一境界。D.长期刻苦训练并专心致志,能使“技”转化为“道”,即“技”“道”的合一。【答案】C(“胸中之竹”只是心中的意象,它不属于“道”)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意象形成、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都和艺术操作密切相关。B.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C.一些广告画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D.“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号凝定下来的成型的作品。【答案】D(据郑板桥的话可知,艺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眼中之竹,二是胸中之竹,三是手中之竹。而文中说“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心中孕育的意象”对应的是“胸中之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操作既是一种外在的技艺,也是意象逐渐鲜明、完整并定型、完成的凭借。B.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主体只要尽情地发挥就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C.《庄子》中记载的粘知了的佝偻者和解牛的庖丁都进入了“道”的自由境界。D.“心手相应”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答案】B(原文是说“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的,“尽情地发挥”并不一定能代替“技能”,“尽情地发挥”并不一定能达到“道”;“只要……就……”也太绝对。)【说明】这道现代文阅读题,第1小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为B;第2小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第3小题考查了“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2)古代诗文阅读例:(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罗绍威,魏州贵乡人,形貌魁伟,精悍明敏,明达吏理。袭父位为留后,朝廷因而命之,寻正授旄钺。初,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号曰“牙军”,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贾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自田氏已后,垂.二百年,主帅废置,出于其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诛。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绍威见唐祚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