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识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理解(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3.应用(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关系。(3)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识记(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总路线;(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2、理解(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3、应用(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mm(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识记(1)过渡时期的概念及其社会性质;(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4)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6)“四马分肥”。2.理解:(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3.应用:(1)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识记(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2.理解(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3.应用(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识记(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形成与发展。2.理解(1)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5)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23.应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的关系;(2)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识记:(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三步走”发展战略;(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4)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5)中国梦的提出及其思想内涵。2.理解:(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坚持科教兴国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3.应用:(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2)坚持科学发展;(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识记(1)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实质;(2)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重要经验;(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4)对外开放的格局;(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理解(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4)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5)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应用(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识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5)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7)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9)人民民主专政;(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2.理解(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2)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3)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8)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9)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10)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14)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新的要求;(1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6)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形成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8)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3.应用(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社会建设的目标及重点;(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识记(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5)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6)“九二共识”。2.理解(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应用(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演变;(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识记(1)时代主题及重要性;(2)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论断;(3)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4)战略机遇期;(5)和平发展道路;(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理解:(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4)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宗旨和基本原则;(5)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应用(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1.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6)党的宗教政策;(7)人民军队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2.理解(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5)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7)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8)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3.应用:(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2)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识记(1)党的性质和宗旨;(2)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和行动指南;(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党执政的成功经验。2.理解(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和选择;(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5)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6)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3.应用(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