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与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与反思池必文福州三中CBW065@163.COM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该文阐述了如何构建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环境,同时呈现了一个网络合作学习环境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实例,以及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与思考。关键词:网络环境;合作学习一引言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与挑战。由于ICT的发展使得信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学习也变得越来越灵活与方便:学生无须在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地点去接受教育,而能够选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如通过无线上网)进行自我学习。然而,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学生的学习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孤立,从而缺乏一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于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如何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变得非常必要。网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形式,正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当今的学习者,尤其是在倡导学习者自主性、独立性和倡导合理利用学习资源的今天,许多学习者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种学习形式。正如Kortemeyer和Bauer(1999)所指出的:“我们正进入一个新时期,即在教育中使用网络和交流技术来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时期。”那么如何构建一个网络环境,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每个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二合作学习概述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合作学习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成员大致2-5名;其任务是为小组而精心设计的;存在正互赖性,即为大家的成功,相互促进是必须的;每个成员以个人身份为其学习和参与工作负责任;为成员之间合作技巧的建立给予必要的关注,并指定相应的时间;教师的角色从讲坛上的圣人(sageonthestage)变成身边的指导者(theguideontheside)三“网络环境”与“合作学习”的交融网络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具备以下这些优点:1、网络为学生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在这个场所中,系统与某个学生交互作用,并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2、建构主义理论是网上合作学习策略的坚实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协作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视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如何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会话的手段,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方向。3、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造出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直接融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去。4、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现代化。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深入地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将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CAI教学软件放入网上,让他们共同研讨(包括课堂上或课堂外),网络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四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探索合作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任务驱动,协作探究的方法,其流程可归纳为四个步骤: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点评。总的指导思想是: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同一协作小组内各成员或者是各协作小组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不同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1、任务驱动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掌握、熟练应用三个层次。“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简单问题;“熟练应用”指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要比传统课堂上的更清晰、更简洁。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隐含矛盾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在本阶段,教师向学习者呈现任务,做出必要说明,学习者必须明确任务和角色,具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任务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2、自主探究学习者明确任务后,就需要寻求相关的资料来完成任务。在自主探究阶段,教师要向学习者介绍可能与任务完成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具体说来就是:呈示资料,简要说明—向学习者呈示或介绍相关资料,简单说明资料的内容概要。方法建议—向学习者提供把握资料信息的方法建议。在自主探究阶段,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中心,学习过程更多由学生自主控制。教师从知识的主要来源者转变为指导者、学习策略的服务者、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此外,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思考、探索和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信息资源、学习材料、学习伙伴相互作用、交流互动时,学生便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状态。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IRC实时聊天、News新闻组、MOO虚拟环境、Cu-SeeMe视频会议等认知工具,在网上获取问题的答案。其次,学生可以利用Web网页技术、Flash动画、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幻灯制作、Excel电子图表、Acess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并以多种媒介方式表达、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3、合作学习协作的基本手段是角色之间的交流,协作的目的在于达到对问题的共识。教师只是协作的组织者和观察者,学习者是协作的主体。在协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辅导或者辅助人员。在基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习小组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在网络中,学生间的多方交流,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最常用的是BBS论坛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参加者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益广思。另外,也可以采用E-mail、ICQ等方式来实现讨论和交流,它适合于个别化学习、在线辅导等活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交流的方式,将更加受到新技术的支撑而变得更加多媒体化、网络化、个性化,更加方便形象了。4、交流点评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得到帮助和启发,并能通过网络(如BBS论坛方式)就其他人的作业提出帮助性的反馈性意见。这种反馈过程是全开放式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参与其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累积起来的反馈意见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同时,这种学习反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实现异步交流,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是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足充,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也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而对于合作的集体作业,应当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例如,研究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如何,组员参与度如何,课题完成质量如何等等。而对于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应着重对其参与活动的态度,执行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对作业的完成和研究结果有何贡献等等。五具体实例-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设计与实践《生物的变异》这节课围绕各种生物的变异和学生进行的教学和交流,本课力求使学生对各种生物的变异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和了解。对于这节课,我做了如下思考:(1).如何让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认识生物的变异(2).改善传统的学习定势,变为自我的学习,并且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合作学习(3).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1.备战——课前武装、适当准备《生物的变异》这一课的总体学习目标是认识变异的各种类型,并以此来理解生物的本质。但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离基因、分子有一段距离,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于是我借助网络的优势,采用了DREAMWEAVER的网页制作软件给学生建构一个《生物的变异》网络的平台,解决实际困难。整个网页分为学习的要求、背景的知识、基因的突变、视频点播网、在线测试题和研究性的课题6个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知识,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激发起他们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虽然基因这些知识离学生比较远,但是奇异瑰丽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吸引着孩子们。课前,他们就自发组织“预习”起了这堂生物课:有的跑图书馆阅读有关变异的有关书籍,有的自己上网找寻相关资料,还有的准备好暂时的ppt准备一展身手。传统课堂教学曾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是被窒息的人。现在的课堂正因为教学思想及教育方式的改变而逐渐灵动起来,更多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求。2.探游——声光结合、探游奥秘打开网页既可听到一段神奇的声音,同时配有各种奇特的变异图片。这一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探游自然的兴趣。瞧!他们听的多专注、看的多入神啊,仿佛各种的奇特的生物变异就发生在他们周围呢。此时学生从视觉、听觉方面对变异有自己的理解,产生初步的了解。趁热打铁,同学们在老师的学习建议下迫不及待地操作起鼠标,分别浏览生物变异的网站和互联网(第一次是学生浏览生物变异的网页,第二次是浏览互联网,找寻更多有特点或感兴趣的变异想象)。教室中不时传来惊叹声和啧啧称奇声,看来奇特的变异想象此时已经真正把他们吸引住了。还有的同学已经把自己找到的有意思的图片和小动画及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欣赏。看来一个个都想小试牛刀了,更有甚者已经在论坛短消息中请求老师让同学们赶紧“动”起来。网络进入课堂,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学生兴趣增浓了,学习投入了。网络技术的运用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积极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懒于思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生物的变异”有新的认识,深刻地记住与了解这些内容,从而为科学的解释变异的本质埋下伏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