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习题及答案3第三章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知识考点)单项选择题1.在某次期中考试中,小明估计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为7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0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语文的理想成绩定为85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小明的()。A.成长需要B.关系需要C.求知需要D.认知需要2.小赵期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因此给孩子报名参加了各种周末补习班,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干家务,小赵的家庭教养模式属于()。A.民主型B.支配型C.冲突型D.****型3.亮亮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平时与亮亮很少交流,以至于他觉得在家没有意思,经常偷偷去打游戏。影响亮亮这一行为的主要社会环境是()。A.家庭B.学校C.社区D.文化4.家庭教养模式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影响个体。下列家庭教养模式影响因素中,对个体具有纵向影响的是()。A.家庭的人员结构B.家庭的成员互动C.家庭背景D.家庭的社交关系5.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A.行为B.个体C.群体D.环境6.孙某夫妇反映12岁的儿子贝贝到处闯祸、无法管教,他们认为儿子是受了朋友的不良影响,禁止儿子再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A.找贝贝谈话并质疑他的行为B.找贝贝的朋友了解情况C.了解张某夫妇和贝贝对问题的看法D.教给张某夫妇管教贝贝的技巧7.现在很多女孩子都追求骨感美,认为越瘦越美,有些女孩子为了减肥每天只吃1~2个水果,甚至不吃,结果体重是下降了,甚至远远低于标准体重,但与此同时也患上了厌食症。根据(),可以判断这是一种偏差行为。A.内省经验标准B.统计学标准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D.行为适应性标准8.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A.出现害羞情绪B.出现愤怒情绪C.母婴依恋的形成D.表现出兴趣情绪9.在()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A.****型B.娇纵型C.放任型D.冲突型10.近年来,学生为了上网逃课的现象非常多,划分这些学生这种行为为偏差行为的标准是()。A.社会规范与价值B.个人主观体验C.统计规律D.行为适应性标准11.人生发展阶段的“黄金时期”是指()岁。A.18~30B.18~35C.22~35D.25~3512.李明是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大三学生,其父母均是大学老师,而爷爷是军队的离退休干部,奶奶是医生,李明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氛围的熏陶,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待人接物处理得很得当,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中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很出众。下列关于这个案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李明如果能有效利用自身的遗传禀赋,将会获得很好的发展B.李明的发展取决于遗传力量和外部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C.作为个体的李明,在某种程度上其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D.李明能有如此好的发展,主要是李明的遗传禀赋起了作用,环境没有起到作用13.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A.阿尔德弗尔B.马斯洛C.弗洛伊德D.爱德华•泰勒14.现在不少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都养成了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些家庭的教养方式可能是()。A.放任型B.支配型C.娇纵型D.****型15.张女士老来得子,对儿子十分疼爱,但不幸的是儿子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中突发疾病不治身亡,由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张女士不吃不喝,不愿与人交往,每天天一亮就拿着小凳子到小区门口坐着,说要等儿子放学回家。如果判断张女士的行为是偏差行为,则划分标准是()。A.内省经验标准B.行为适应性标准C.心理学标准D.统计学标准16.人类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阶段。A.婴幼儿B.学龄前C.学龄期D.青少年17.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属于()。A.生理性需要B.社会性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18.学龄前阶段是指()岁。A.3~5B.3~6C.4~6D.5~819.由于父母长年在深圳打工,从小小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小俊的母亲和奶奶的关系不好,因此父母很少打电话回家过问他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如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无力管教小俊,最近村里开了网吧,小俊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玩游戏忘记回家。造成小俊上述行为的主要家庭原因是()。A.爷爷奶奶过于溺爱B.家长疏于管教C.家庭条件不好D.母亲和奶奶关系不好20.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21.个体一生中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的时期是在()。A.青年阶段B.成年阶段C.中年阶段D.老年阶段22.根据莫瑞的需要理论,尊重、归属、援助等需要属于()。A.生理性需要B.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C.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D.与自我实现需要有关的需要23.ERG理论是由()提出的。A.阿尔德弗尔B.莫瑞C.勒温D.弗洛伊德24.蓝蓝的父亲有酗酒的习惯,而且每次醉酒之后都会破口大骂其母亲,严重的时候还会动手,如果判断蓝蓝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异常行为,那么判定的标准是()。A.行为适应性标准B.主观评价标准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D.统计学标准25.小冯的儿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也很强,经过大学的学习,这些特点越发明显。这说明小冯家庭的教养模式可能是()。A.支配型B.****型C.民主型D.娇纵型多项选择题1.在生存关系一成长理论中。阿尔德弗尔提出了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成长需要对应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2.小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小明管教较少。小明高中住宿后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A.家庭管理B.学校教育C.朋辈群体D.社区邻里E.社会状态3.李大爷退休之后,整天在家看电视,与旧同事的联络也很少。最近发现听力下降后,更不愿意出门。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李大爷面对的主要挑战包括()。A.无用感B.人际关系退化C.自我整合D.生活意义下降E.认知能力下降4.下列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有()。A.充满信心B.实现个人理性C.宗教信仰D.对家人的关心E.有知心的朋友5.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A.产生无用感B.产生孤独感C.易受各类疾病折磨D.容易回忆过去E.退出社会生活领域,人际关系淡化6.关于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对人类行为只有积极的影响,不会有消极的影响B.可以使受众不断改变其原有的立场C.可以提供为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信息D.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E.为受众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7.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A.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而导致犯罪B.角色转换与冲突C.工作上遭遇到歧视D.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E.对前途的迷茫8.ERG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A.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B.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C.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D.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E.某种需要在得到满足后就会减弱9.李娜的父母感情很融洽,因此李娜一直生活在温馨和民主的家庭气氛中,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李娜应该会具有的行为特征有()。A.意志薄弱B.有创造力C.适度从众D.有责任感E.有良好的人际关系10.姚锋每天早晨都按时出门,跟父母说去学校上课,其实上课时间他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出入游戏厅、酒吧场所,长期无故旷课。如果判断姚锋的行为属于有偏差的行为,则是根据()来判定的。A.行为适应性标准B.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C.内省经验标准D.统计学标准E.心理学标准11.下列属于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标准的有()。A.统计学标准B.心理学标准C.内省经验标准D.行为适应性标准E.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12.下列属于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有()。A.种族B.单位C.群体D.家庭E.文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ERG理论中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2.[答案]B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又期望过高。3.[答案]A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其中,横向影响主要关注家庭成员间互动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育,属于微观层面。亮亮的行为正是家庭成员中缺乏互动的表现和带来的后果。4.[答案]C家庭教养模式中的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多在宏观层面展开。5.[答案]A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6.[答案]C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正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和家庭有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了解张某夫妇的教养方式以及小明本人的看法。7.[答案]B统计学标准是指,与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不一致或严重偏离则会被认为是偏差或反常行为。8.[答案]C1周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9.[答案]C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了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10.[答案]A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是指,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有偏差的行为。根据这一标准,逃课去上网的学生行为属于偏差行为。11.[答案]C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因此,22~35岁的青年人正处于生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12.[答案]D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也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力量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13.[答案]B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14.[答案]C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娇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容易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而这种“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15.[答案]A内省经验包括两方面:①指人的主观体验,即一个人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寻求他人支持和帮助;②从观察者而言的,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某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16.[答案]A婴幼儿阶段的生理发展特征是婴幼儿身高、体重和大脑发育迅速。婴幼儿阶段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会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17.[答案]A生理性需要也称自然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18.[答案]B学龄前阶段为3~6岁,这一阶段的生理特征是智力发展迅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在心理方面,动作和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