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课标2卷作文真题解读与满分范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册、四册课文素材挖掘及运用作者:RheaLOGO2第二册第三单元◆人物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后世尊称“书圣”。3第二册第三单元◆文本解读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之在本文给我们作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世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哲理思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适用话题:生与死;人生意义;自然与心灵;生活态度。4美文欣赏◆【课本素材活用】◆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精彩运用】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5美文欣赏◆【课本素材活用】◆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角度点拨】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宽度。◆【精彩运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6◆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适用话题】自由、个性◆【精彩运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俯不愧于地,仰不愧于天。”7【作家美文】◆几笔就勾出飘逸的晋朝。笔触间透出隐隐疼痛。这使我感到,写字不是游戏,写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划里,都寄存着骨头,血脉和时间的表情。猜想你挥毫前总是要饮几杯的。没有醉意的人,不是晋朝人,不是王羲之。笔醉了。手中的狼毫微微颤抖。是一群温柔又奔放的母狼吗?它们在旷野里呼叫,在手指的栅栏、命运的栅栏里突围。释放它们吧。你感到四周的空气里弥漫着它们芳香的情欲。墨醉了。涨潮的天河、涨潮的大地向这里漫溢,小小砚池,莫非是宇宙泄洪的出口?而心中早已滔滔,花海滔滔,情潮滔滔。倾注吧,挟带着苦闷和激情,这个夜晚奔流着,峡谷里满是天空的倒影。纸在一旁静静地白着。纸铺展在你面前,雪铺展在天边。白茫茫的记忆,收留着鸟的痕迹和岁月的痕迹,收留着那在天地间匆匆划过的手势。随便几笔,就留住了你在疾风和月夜里行走的身影。随便几笔,你就写出了千年惊诧。千年后,我们临你的贴;千年前,你临谁的贴?8【作家美文】◆笔法可以摹仿;骨头和气韵无法摹仿。它至大无外,充塞天地;它至小无内,存乎方寸。你以天地为师,临的是风贴雨贴山贴水贴天地贴。我们从市场上购来字贴,临摹那失真的古代,那被剽窃和复制的古代。临着,反复临着,临毕,急匆匆去市场叫卖。灵魂无贴。风骨无贴。爱,没有贴。你随便几笔,就划出天地间最美的行云流水。久久地,我们不敢轻易下笔。特别是面对如此纯洁的白纸,而我们手上的墨是这样的黑,还有那更黑的意念。◆——李汉荣《读王羲之》9第9课、《赤壁赋》◆人物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其思想复杂:◆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10名句一览◆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2、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4、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6、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9、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10、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1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1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东坡《临江仙》11名句一览◆名家点评◆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王国维《文学小言》◆他是诗人,是月下的漫步者。◆他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饮酒成瘾者,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美食家。◆他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他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地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归隐、归田的人更深刻、更沉重。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李泽厚12文本解读◆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帖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李白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欢却让人不能认同。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适合话题:悲伤与旷达;悲与喜;审视人生;短暂与永恒;人生重在寻找精神的寄托13美文欣赏◆【作家美文】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14【考场作文】◆2、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人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却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白,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辽宁卷《肩膀》◆3、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全国卷《出人意料情理之中》15【考场作文】◆4、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人应该有点精神》◆5、他被贬杭州爱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密州爱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被贬黄州爱黄州,月夜泛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被贬惠州爱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爱海南,“心似已灰之木,身若不系之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善待生命;发现幸福】16◆第10课、《游褒禅山记》◆人物简介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21岁登进士第。40岁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49岁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53岁罢相,次年再为相。64岁时,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名句一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人生乐在相知心。◆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17文本解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自然万物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18适合话题◆素材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存高远、尽志无悔、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素材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事要深思慎取、不能以讹传讹、对待文化遗立要有严谨的态度等19适合话题素材三: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人要善假于物、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20美文欣赏◆【作家美文】◆1、人各有志,有人向往浅滩,有人向往大海,偏偏王安石是人中之龙,是热血男儿,是个有性格的文人,对政治的关注,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对朝廷命运的关注,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结束。他甚至耻以文士自名,其文学思想也表现出政治家的色彩,宗旨在于经世致用,重道崇经。的确,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出现在北宋的历史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