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地理阶段考试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地理阶段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卷Ⅰ为选择题,共40题;卷Ⅱ为综合题,共3题。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60分)读三大自然区面积、人口比例表,回答1-3题。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A.植被、土壤B.地貌、植被C.气候、地貌D.土壤、气候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东部季风区,②是青藏高寒区,③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②是东部季风区,①是青藏高寒区,③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③是东部季风区,②是青藏高寒区,①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②是东部季风区,③是青藏高寒区,①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区的地域分异只表现为垂直地带性B.我国陆上最低的地方在②区C.③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热量D.①区的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则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完成4—6题。4.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农业发展与分布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部地带商品粮基地数量最多,故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②西部地带有三大牧区,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的主要地位③东部地带临海,是我国的海洋渔业基地④三个地带都有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分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下列关于三个地带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中部、西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B.东部能源和矿产资源种类少,储量少,开发少C.东部石油丰富,中部煤炭丰富,西部水能蕴藏量大D.东部能源生产大于消费,西部和中部矿产消费大于生产6.三个地带的发展都要克服许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三个地带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②东部和中部的旱涝问题都比较严重③东、中、西部大江大河的防洪和防凌(凌汛)问题④中、西部交通设施落后和交通运输紧张问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7.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地区面积(%)人口(%)①25%1%②45%95%③30%4%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8-11题。8.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发生异常D.光照条件变差9.造成上述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垦殖殆尽B.耕作技术和方式落后C.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D.垦荒种地,破坏植被10.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11.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④图中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区进行生态调查。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两口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12.在甲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3.乙地以井为中心的景观分布,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4.甲地生态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5—16题。15.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甲乙16.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人口增长速度快②压缩农业用地③轮作套种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图,回答17-20题。17.图中显示1960年—1990年该平原地区()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C.年均温逐渐降低D.年温差逐渐变小18.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中南部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D.珠江三角洲地区19.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A.多酸性土壤B.冻土和沼泽C.盐碱、旱涝、风沙D.梅雨和伏旱20.造成上题中不利条件的原因有()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③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④春季降水少、春季农业用水量大⑤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统不合理⑥地表径流汇集入海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此回答21-24题。21.怒江,金沙江和下列哪条河流形成“三江并流”的景观()A.雅鲁藏布江B.澜沧江C.黑龙江D.长江22.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如()①土壤出现盐渍化②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④近海鱼类减少⑤灌溉⑥航运⑦养殖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⑤⑥⑦23.在怒江建坝的有利条件有()①耕地淹没少、不用移民②水能集中③良好的建坝地形④投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在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①在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②建坝技术不成熟③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④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好价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下列三幅图,回答25-26题。25.下列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开发荒坡、荒地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为主C.丙地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主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能源和资源紧张26.下列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B.乙地土壤中富含磷、钾等养分元素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势D.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27—29题。27.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28.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29.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30.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内蒙古B.②-河南C.③―西藏D.④―江西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31-32题。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1—冻融、冰川为主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3—沙漠化为主④①②③12345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5—岩溶、塌陷为主3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3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读下图,完成33—35小题:33.图示阴影地区的土壤是()A.黑钙土、褐土B.褐土、灰化土C.黑土、褐土D.黑土、黑钙土34.图示阴影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A.亚麻冬小麦B.冬小麦玉米C.春小麦甜菜D.甜菜油菜3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00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濒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据此完成36—37题。36.经济界人士把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并成为具有相似功能的“三大极点”,深圳、浦东两大极点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优势B.政策优势C.人才优势D.资源优势37.天津滨海新区为天津市的开发区,浦东新区为上海市的开发区,二者的共同职责是()A.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B.改善大城市交通设施C.形成新的区域行政中心D.带动区域经济发展38.关于海南岛的开发,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丘陵带是海南岛面积最大的地带,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B.海陆交界的海岸带,地形平坦、土壤较好,可以建成蔗糖、粮食、牧业和城郊等不同类型的农业基地C.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是海南岛的开发建设方向D.海南岛及其周围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强,加上开发较晚,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并不重要39.与南昆线相接的铁路线有()A.黔桂线黎湛线B.湘黔线黔桂线C.昆河线川黔线D.成昆线贵昆线40.南昆线的建设对下列经济活动有利的是()①云南磷矿外运②贵州煤炭外运③红水河水能开发④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⑤昆明鲜花出口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4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1我国局部地区图材料2乙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图材料32005年甲、乙两省部分社会经济数据比较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比重(%)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进出口额(亿美元)粮食产量(万吨)甲省9768321053577.44582乙省740047182722279.42834(1)我国骨干铁路的“一横三纵”经过甲省,根据材料1,判断字母代表的铁路与其名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陇海线b—京广线c—京九线d—京沪线B.a—陇海线b—焦柳线c—京广线d—京九线C.a—陇海线b—京广线c—京九线d—焦柳线D.a—陇海线b—京九线c—京广线d—京沪线(2)读材料2,判断乙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逐年下降B.粮食单产水平逐年下降C.水旱灾害频发D.农业部门结构调整(3)乙省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为甲省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简述甲省要把握这一机遇,应采取哪些措施?(4)甲乙两省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个经济地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影响甲、乙两省经济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省应发挥哪些区域优势,实现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