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简答题集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形成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三、迁移影响的因素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理解和熟练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四、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六、如何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七、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分类);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尝试背诵)八、操作技能训练要求1、准确的指导与训练;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中有高原现象);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自己;外部反馈——别人);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内部运动感觉,如肌肉的紧张、放松等)。九、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生成性原则;4、特定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煮花生特有效)十、影响能力的因素1、遗传;2、环境;3、实践活动;4、个体主观能动性。十一、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2、系统脱敏法(沃尔扑首创)3、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十二、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4、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十三、环境对人的个体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和对象等;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十四、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十五、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十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1、指导思想;2、教育对象;3、学生课业负担上;4、教育内容上;5、教育方法上;6、评价标准上;7、师生关系上。十七、为什么说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十八、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特征)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趋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按时间顺序记)十九、传统的教师职业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管理者;4、示范者;5、父母和朋友;6、研究者。二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现代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二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二十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2、树立教师威信;3、善于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二十三、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整体、迁移、生理适应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组织教学活动;6、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二十四、课程实施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理念改革1、现代学生观;2、现代教师观;3、现代教学观。(二)方式改革1、教学方式改革2、学习方式改革二十五、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二十六、现代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对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十七、现代教学观1、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2、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十八、新课程下教学方式改革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成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3、由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二十九、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改革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求知识;2、只注重学习材料中的理论知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人格的获得;3、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三十、我国目前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教育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小猪)因循(守旧),直启(一)巩,思量(一下),(无)理。三十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练习法5、实验法6、讨论法7、参观法8、实习法9、读书指导法讲谈演练,二实讨论参加读书指导活动情况。三十二、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三十三、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三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三十五、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之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三十六、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导疏尊一、因正知发集三十七、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三十八、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三十九、当前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四十、发现学习的优点: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3、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方法;4、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和检索。四十一、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有: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向优秀教师学习;2、开展微格教学,发现自己的问题;3、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4、开展反思性教学。四十二、教学六认真1、认真备课;2、认真上课;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4、认真辅导;5、认真听、评课;6、认真考核。四十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1、忠诚;2、敬业;3、精业;4、奉献。四十三、如何做到关爱学生?1、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关怀学生,做学生心理关怀者和健康保护者;(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3)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4)保护学生的安全。3、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四十四、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1、知识系统,扎实有效;2、遵循规律,方法得当;3、探究出新,追求卓越。四十五、教师本体性知识的充实1、对学科基础知识有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以便深入浅出;2、掌握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以便融会贯通;3、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便充实和更新;4、善于把本体知识变成一种学术造诣,以便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四十六、案例分析六个角度:教师、学生、教学、德育、班主任、新课改四十七、简述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四十八、如何预防学习疲劳?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四十九、如何形成和维护教师威信?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3、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五十、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五十一、动机的功能有哪些?1、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因,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2、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3、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一项活动引起后,动机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发挥作用,维持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使其朝向目标进行。五十二、教学的一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水平;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五十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2、复杂性;3、创造性;4、示范性。五十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五十五、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的解决能力1、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概括;(3)重视知识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五十六、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越权无用原则;3、应急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5、公开、公正原则。五十七、教育法律的归责要件1、有损害事实;2、有违法行为;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五十八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