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检测(四)(第四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解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A正确;雷雨时N2与O2反应可生成NO,而不是NO2,B错;硫不溶于水,C错;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错。答案A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解析A、B、D不会发生倒吸,故选C。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碱B.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解析纯碱成分是Na2CO3,属于盐类,A错;SiO2、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NaHSO4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酸式盐,C错;铵盐中不含金属离子,D错。答案B4.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的微粒种类数相同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C.都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均具有强氧化性解析氨水中含有:NH3、NH3·H2O、H2O、NH+4、H+、OH-六种微粒,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H+、OH-、Cl-、ClO-七种微粒,A错;敞口放置后氯水逐渐变成盐酸,酸性增强,pH减小,氨水中的氨气挥发,碱性减弱,pH减小,B正确;氨水与SO2发生复分解反应,C错;氨水不具有强氧化性,D错。答案B5.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盐与碱的反应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解析铵盐(如NH4Cl)可与碱[如NaOH、Ca(OH)2]反应产生氨气;氧化物(如Na2O2、NO2)可与水反应产生气体;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会产生气体;金属与碱溶液反应可产生气体,如Al与NaOH溶液可产生H2。答案C6.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A.PtB.AgC.AlD.Fe解析Pt与浓HNO3不反应,常温下Fe、Al遇浓HNO3发生钝化,只有Ag与浓HNO3发生反应,能全部溶解。答案B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A.HCl、CO2、H2B.CO2、H2、H2OC.CO、H2、NH3D.HCl、CO、H2O解析结合题中现象即可作出判断。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通过Ba(OH)2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产生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物质说明气体中含有H2,综合考虑即可得出答案。答案A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SiO2-3+H2O+CO2===H2SiO3↓+CO2-3B.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C.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l2+OH-===Cl-+ClO-+2H2OD.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HCO-3+H+===H2O+CO2↑解析C中原子不守恒,电荷也不守恒。答案C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CO2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解析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Na2O只生成Na2CO3,Na2O2除生成Na2CO3外还有O2生成,B不正确;NO在空气中与O2能够反应,C不正确;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不正确。答案A10.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B.除去Cl2中的HCl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解析A中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应采用过滤的方法;B中Cl2也和NaOH溶液反应;C得不到NH3。答案D11.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①Cl2+H2O②Na+H2O③NO2+H2O④Na2O2+H2O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③④中H2O各元素化合价未变化,②中H2O作为氧化剂。答案B1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解析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与铜不反应,溶液中加入KNO3,溶液中含有H+、NO-3即可以和铜发生反应:8H++3Cu+2NO-3=3Cu2++2NO↑+4H2O。答案C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选项abcA.FeFeCl3FeCl2B.Cl2NaClONaClC.SiSiO2H2SiO3D.HNO3NONO2解析A项Fe――→Cl2FeCl3――→FeFeCl2――→ZnFe;B项Cl2――→NaOHNaClO――→HClNaCl――→电解Cl2;C项Si――→O2SiO2,但SiO2不能直接生成H2SiO3;D项HNO3――→CuNO――→O2NO2――→H2OHNO3。答案C14.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铁粉与水蒸气共热B.石英砂和焦炭在电炉中共熔C.氨的催化氧化D.铝条插入硝酸汞溶液中解析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4NO+6H2O,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答案C15.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氢气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解析A中CO2无还原性,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B中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C中CO2无漂白性,不能使品红褪色。答案D16.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A.2.4gB.3.2gC.6.4gD.9.6g解析混合溶液中n(NO-3)=0.1mol,n(H+)=0.9mol,3Cu+8H++2NO-3===3Cu2++2NO↑+4H2O,最多溶解Cu:0.15mol×64g/mol=9.6g。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10分)汽车尾气(含CO、SO2和NO等)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1)汽车尾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写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跟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放废气的酸度,有可能促进了酸雨的形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有________(填序号)。A.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B.使用电动车辆,减少汽油消耗C.植树种草,绿化环境D.取缔燃煤炉和木炭烧烤,改用天然气解析(2)由题给信息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可知产物为N2、CO2,反应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N2+2CO2。(3)使用“催化转化器”促进SO2转化为SO3,而SO3与水化合生成H2SO4,提高了空气酸度,促进了酸雨的形成。(4)A、B、C均能缓解城市空气污染,D中天然气燃烧可生成CO2,大量CO2会产生温室效应,天然气不完全燃烧还可生成CO有毒气体。答案(1)SO2、NO(2)2CO+2NO=====催化剂N2+2CO2(3)由于促进了SO2的转化,生成的SO3增多,SO3+H2O===H2SO4提高了空气酸度(4)ABC18.(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为载体,探究氨气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氨气还原氧化铜装置→产物(1)收集装置→产物(2)收集装置。(1)该制氨气装置属于“固(Ⅰ)+固(Ⅱ)――→△气”装置,实验室选择氯化铵固体与消石灰或硫酸铵固体与消石灰反应,发生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装置中用干燥管干燥氨气,只能用固体干燥剂,干燥氨气用碱石灰、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用酸性干燥剂五氧化二磷,也不能用氯化钙。(3)根据实验目的知,硬质试管C中的固体为氧化铜,发生反应:2NH3+3CuO=====△3Cu+N2+3H2O,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粉末。(4)D装置中冰水温度保持在0°C,冷凝水蒸气,使试管D中的压强减小,E中的水倒吸进入D试管,氨气溶于水,故D装置收集到的是氨水。答案(1)固体NH4Cl和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碱石灰(或CaO)除去NH3气中的水蒸气(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2NH3+3CuO=====△N2+3H2O+3Cu(4)出现无色液体氨水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19.(10分)几种含硅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试判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突破口为B与碳强热生成A,A是含硅的物质,且能与NaOH反应可得A为Si,B为SiO2,C为Na2SiO3,D为CaSiO3,E为H2SiO3。答案(1)SiSiO2Na2SiO3CaSiO3H2SiO3(2)①SiO2+2C=====高温Si+2CO↑②SiO2+CaO=====高温CaSiO320.(9分)现有A、B、C、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