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评析一、地理试题评析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地理试题以教育部《考试大纲》和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继续保持了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命题思路。在试卷结构上,与去年的地理试题基本一致;在命题立意上,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命题素材选取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在试题呈现方式上,充分体现以图表为主的学科特色。试题的基础性、区域性、综合性、时代性等较为明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试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试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结构合理,比例比较均衡2013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非选择题又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累计78分,与去年保持一致。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试题结构组成从内容结构看,地理试题必做题分值为68分,其中自然地理36分、人文地理32分,两者所占比例大致相当。表1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试题内容结构2.立足学科核心知识,注重能力考查地理试题坚持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以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前沿内容为考查重点,不偏不怪,且知识覆盖面较广。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循环、自然地类型试题编号分数小计合计分数比重必做部分自然地理卷Ⅰ:1~2题;3~4题;5~6题24分36分52.9%卷Ⅱ:26题:(1)(2)小题12分人文地理卷Ⅰ:7~8题8分32分47.1%卷Ⅱ:26题(3)(4)小题,12分;27题(1)(2)小题,12分24分小计68分68分100.0%非选择题选做部分第32题:旅游地理10分10分第33题: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第34题:环境保护10分选择题:8道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试题题非选择题必做部分:26题,24分27题,12分选做部分:32题、33题、34题,每题10分,任选一题试卷组成2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城市空间结构、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与区域能源的开发、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等。在对学科核心内容考查的同时,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注重考查考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2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试题主干知识题号考纲要求考查知识点1、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3、4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5大气受热过程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7、8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成因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26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其成因27工业区位因素、区域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能源开发带来的影响3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条件的评价;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3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34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植被的生态功能、破坏植被而产生的环境问题3.创新设问情景,凸显学科本质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时空差异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以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为载体,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论证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突破。4组选择题、2个学科综合题以及3个选做题,均以不同类型区域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与要素相对均一的地理单元相比,不同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更复杂,更有利于揭示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如第26题,以文字材料、区域图、景观图和素描图相配合的方式,构建设问情景,综合而直观地呈现试题信息,多层次考查考生能力,避免了对区域地理背景知识的机械理解与死记硬背。该题首先考查了该区域所处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典型地貌的形成,然后考查特殊下垫面(黄河贯穿和贺兰山的“守护”)形成的特殊地理环境“塞上江南”,进而考查这一特殊环境的内部差异、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其布局,最后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试题以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为载体,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具体而形象地体现了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3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4.依托地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图表是地理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语言”。地理图表能够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既能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有助于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并解读出其蕴含的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今年的地理试题继续传承了“无图不成题,一图带多题”的风格,这也是近几年利用图表作为试题信息载体的地理高考命题形式的延续。全卷共有各种图表12幅,其中区域图8幅、区域剖面示意图1幅、坐标曲线图1幅、景观图2幅。第5~6题图为区域等温线图,第26题、33题图为区域等高线图。通过典型的、多样的图表和文字材料,突出了对地理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考查;同时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整份试卷的设计,图文并茂,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根据考查内容与设问的需要,将复杂区域图模式化是今年地理试题地图呈现形式的重要创新。4个选择题组全部以模式化区域图给出材料,第Ⅰ题组的流域开发过程模式图、第Ⅱ题组的水平与垂直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第Ⅳ题组的城市空间结构与演化模式图等,简洁而不失科学性。尤其是第Ⅲ题组中小尺度的海陆瞬时等温线模式图,打破了以往等温线弯曲的呈现方式,出现了一种较理想的平直状况,其呈现方式新颖,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表3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试题图表类型题号图表名称图表类型卷Ⅰ:1~2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示意图、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区域图、坐标图卷Ⅰ:3~4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区域图卷Ⅰ:5~6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区域等值线图卷Ⅰ:7~8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示意图区域图卷Ⅱ:26题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区域图、景观图卷Ⅱ:27题巴西及周边区域图区域图选做:32题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区域图选做:33题我国某区域图区域图选做:34题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图表合计125.重视问题探究,展现地理思维过程今年的地理试题总体上有较高的思维含量,浅层次识记性的题目较少。除了多方位、多角度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情况外,注重考查考生缜密的地理思维过程。考生能否全面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灵活与所学基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进行正确地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是做好地理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第1~2题组,以流域开发的不同阶段为设题线索,试题的创设依据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来进行,情景逼真,使考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试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多角度考查了地理要素特征的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又如第26题的第(3)、(4)小题,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考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整体性、差异性的认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思维,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6.关注时代热点,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4关注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今年的地理试题中反映或隐含了诸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岛屿生态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一些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渗透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如第26题第(4)小题对“宁夏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考查,关注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第27题,以巴西的甘蔗生产乙醇为背景,既考查了区域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关注了能源问题及其粮食安全问题;第32题,考查了旅游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关注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通过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反映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心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新进展与新成果,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7.试题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1)试题的创新性今年的地理试题总体上“平稳”、“平和”,贴近高中地理教学与训练,易于得到广大考生和中学教师的认可接受;但也有教师反映试题仍较为“平淡”,创新性有所不足。从中学教师的期望来看,高考试题在命题立意、设问角度、材料呈现等方面的创新性应是模拟题所不能比拟的。今年地理试题中,多数题目从设问到图像,让很多地理教师感到“似曾相似”;三个选做题亦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是非选择题26、27题似乎借鉴了地方模拟题的命题思路,有较明显的拼凑痕迹。而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综合题的命题思路,已明显体现出由“横向知识扫描式”向“纵向思维探究式”转变的趋势,进而有利于引导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能在试题的创新性上有较明显的突破,这是一个难度很大而又需要面对的问题。立意高远、思路超前、素材新颖、设问巧妙高考试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选拔性和导向性作用。(2)试题命制的技术性同一份试卷上的不同题目,考查的区域、提供的素材、设计的问题等应避免重复,避免解答时的相互提示。非选择题第26题,涉及的区域(宁夏平原、贺兰山等)与选择题第3题有重复之处,第(3)小题的设问指向(农业空间分布)与选做题第34题剖面示意图(含农业空间分布)有相似之处,这可能使试题对区域覆盖的效度和设问考查的信度有所降低。第34题第(1)(2)小题设问指向基本一致,能力目标的考查层次不够清晰,没有形成较明显的知识或能力梯度。总体上看,今年的地理试题信息载体比较丰富,设问指向比较清晰,答案制定也比较科学。但仔细分析考生的答卷,尤其是许多考生出现相似错误以及未能正确解答之处,感觉图文资料的呈现还不尽合理,有的设问的确还不够严谨,答案也需进一步推敲。第5~6题所给文字材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命题本意只为第6题限定“季节”信息,但该材料出现在第5题前,从而使第5题的分析解答复杂化,引起一些地理教师的质疑或争议;第27题图上标有“石油”图例,第(1)小题却要求考生答出“石油资源短缺”,仅靠图上标注的矿产符号数量多少来反映巴西各种矿产资源丰富与否,是不合适的,图文信息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注意。第26题第(3)小题,试题的命题意图是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设问中要求“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内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其中地理术语“农业类型”的使用值得商榷。第34题第(2)小题“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设问太过空泛,考生不易把握,答案不易限定。部分题目答案有待完善,如第26题第(4)小题、27题第(2)小题、34题第(2)小题等题所给的参考答案,从思维缜密程度上看还不太完整,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