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策略(A)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的建议与对策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张兰国手机:13895106308邮箱:ZHANGLG1020@.163.com一新课标与考纲、考纲说明的关系二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变化及规律三2013年备考策略一新课标与考纲、考纲说明的关系新课标淡化历史体系分割历史史实突出历史专题压缩历史内容考试大纲把新课标按通史重新进行组合古代史:先中国后世界近代、现代史:先世界后中国必修:24个单元85节。选修:4个模块23个单元。变化:①顺序上通史排序古代史:先中国后世界。近代、现代史:先世界后中国②中外比例50:35增加了世界史③古代、近代、现代史比例19:23:43减少了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考试大纲的说明这是重点研究的东西尤其是对例题变化要特别注意例如…….结论老教材的体系可以继续用重点突出思想史(考思想史)命题人不太认同新课标及新教材二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变化及规律特点: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整体:文综三科中历史最难试题材料脱离课本,而且以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规划学等形式出现,考历史学科能力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选择题整体认识:难度加大选择题主要是考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它会以后人甚至是现代人对某些历史事物的看法来命题,主要是想改变学生已经掌握的一些传统的、不太符合历史真相的观点。命题组的专家对中学教材是非常有意见的,所以他们是不会以中学教材的分析来命题的,这是非常关键的。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这道题的命题角度和传统的历史差异太大,学生不好理解,许多人答非所问。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下面以赞成为例,说明答案的思路。第一步:赞成这一模式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第二步:通过政治、经济、思想背景论证传统的根深蒂固,中国缺乏变革的同内动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领域的每一次变动都与“冲击-反应”相关的史实说明模式的解释是正确的。第三步:得出西方的冲击导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一系列的变化的结论。(持反对意见则关键要找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如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产生的内在根源。)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和去年相比有区别,问的比较明确,学生答起来就容易多了。选修题已经比较成型。绝大部分材料来自课外,教学就是个方法问题规律三2013年备考对策1时间安排:到今年年底结束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到明年3月份结束3月份以后是查漏补缺并根据时政热点进行重点内容复习。2选修课的问题选修1、选修4都以明确是考课外的材料和内容选修2表面看和教材内容联系较多,但是思想史难度太大,选修3难度忽上忽下,不好把握,而且文科班女生较多大都不喜欢军事战争。建议:在选修1、3、4中选2个上就可以3教学的问题①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⑴单纯回归教材:重知识,轻能力。⑵.单纯做题,题海战术,苛求答案的准确,甚至让学生记答案,忽视以题目为载体对思维能力的提升。⑶.计划盲目:进度安排,专题设置,盲目跟风。⑷.信心不足:难度太大,方法单一。②对策第一轮复习要把按通史把相关内容加进去(不是所有的,只是必修2、3中主要的)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对于历史背景、影响可以运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分析,只要是有道理的都应肯定,这是主要的。对于能举一反三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课后去准备,上课由学生来讲,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就行。例如(略)③讲练习(材料)按老教材把历史阶段特征给学生总结清楚分析历史材料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时空中心内容材料出处④.最后七个月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关注热点,把时政热点运用于教学之中突出主干,大胆取舍,加强学科间交流分类比较(古今中外),打开思路重视转型期,渗透新史观,讲透讲新历史研究素养的准备4教材使用的问题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老的人教版依然很有效要以“学科能力的提升”为核心,而不是“以知识的巩固”为核心深入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注意同类概念间的区别5选修内容的学习:命题范围基本上不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题型以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为主。需要在新情境下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考题的答案多以材料观点为主,材料观点比教材观点更重要。“论从史出、史论统一”:研读史料,引入新史学观念和成果。大胆舍弃:在同类性质的改革或其他事件中选取一例分析,触类旁通,总结规律,其它内容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能力。6.重视答题技巧的训练选择题题干:时空、中心内容、答项词选项:正误、排除法、“验算法”大题浏览材料、看设问(全看)、悟、细读材料找答案、作答“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分值难易3:5:2懂得取舍20%难题可以不做还有600分心理优势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