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政法干警申论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5年浙江政法干警考试申论一、给定材料1.A县这座曾经一顿饭功夫就可以横穿的小县城,现在环线有了、广场大了、楼多了、街宽了、灯亮了,到处显露着向大城市看齐的雄心。短短几年间,A县城区面积由不足10平方公里扩至近20平方公里,人口由不足10万增至20万。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少人从外面回来,迷失在楼群车流之中,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位种了几十年水稻的新市民说,进城不只是换个地方,更是换个活法。村头闲聊变成广场漫步,坐便取代蹲坑,大超市冲击小卖部,城镇化的时代洪流一改农村长期封闭、单调的生活状态,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变化,乡亲们也有各种“吐槽”:规划落后、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学校人满为患、公厕难找、停车不便......从中我们体会到“城市病”正在向一些中小城市和新兴城镇蔓延。如果说种种“城市病”反映城市功能不全、百姓生活不便,那么城市发展的误区则挤压着人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铺摊子、摊大饼等做法还较有市场,不少基层干部面对大片“有奠基无下文”的项目用地也是忧心忡忡。相比城市资源的空置,群众权益的“悬空”更让人忧心。专家指出,我们的城市化必须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由“物质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中的“人”,既泛指全中国13亿人口,又重点指的是8亿具有农民身份的国民。尤其是长期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的2.6亿农民工群体。谈及城镇化只论及农民的城镇化,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因为人的城镇化要求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本质上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互化的过程,“乡下人”到城市从事非农产品加快了城市的繁荣,“城里人”也理应带着资金技术到“乡下”经营农业活动,给农业农村输血补钙。只不过“城里人”是自建国以来凭借城市户籍享受了“剪刀差”等带来的比“乡下人”更多更久的公共产品等社会福利的既得利益群体。例如,“乡下人”曾向“城里人”免费提供了几十年的“商品粮”、“商品棉”、“统筹提留款”等农副产品和资金供给。为了支持城市发展,农民和农村几乎被“掏空”或“半掏空”,由2此产生农民、农村生存与发展的严重贫血缺钙现象。所以,城镇化与8亿农民的利益格局调整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农民市民化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中最艰巨最关键的任务。2.1988年,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把我国某市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德国人的经验来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通过改善农村设施,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将农民成功地留在土地上的“巴伐利亚经验”。这一经验50年来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从地理位置看,南张楼村距离市区20多公里,当时有1021户4000多人。德国人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型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属于中等偏下的农村。如今的南张楼村村貌很清晰,共四个功能区。村南边是已有50多家企业的工业区,村东是大田区,村北是文化教育区,村子中心地带则是生活区。村内全部柏油化的街巷把这个大村分割得井井有条,村民住房多为简朴、舒适的平房,每户的大门上都有统一的门牌号,路两边都有路灯,并设置了垃圾箱。村里大部分农民所住的房子,结构和功能基本都与城里的一样,如卧室与客厅分设、有室内卫生间、配备淋浴设施等。村子北边建有小学、博物馆、文化中心和医院。一座清新典雅的红色三层楼房就是小学的教学楼,看上去不起眼,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接受被德国人称为“双元制”教育的素质教育。德国人特别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学校设有微机室、木工室、图画室、玩具室。文化中心建有一个装备了现代音响设备的大礼堂,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满足一户一个的需要,每年3月在这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大家按号入座。村里的娱乐活动也在这里进行。文化中心前绿草如茵的广场、造型别致的雕塑,还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让这里看上去与城市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什么区别。村里还投资了120多万元修建医院,村民的小病小痛不出村就可以得到及时救治。村南边是占地150多亩的民营经济园区,织布厂、石油机械厂、面粉加工场等50多家村办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其产品销往欧洲、美国等地。去年全村3的工业总产值为2亿元,纳税500多万元,占所在乡镇财政收入的90%。这里的工厂每年放两次假:秋假和麦假,各二十天,除此之外没有公休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7时30分到11时30分,下午12时30分到4时,余下的时间,留给农民工们去照看自家的田地。“白天进厂,下班种田,农闲进厂,农忙进田”已经成了南张楼人主要的生活节奏,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劳动力在村里的工厂上班。超市、美容美发店、移动营业厅、酒店、婚庆楼等鳞次栉比,凡是村民们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基本上不用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村里设有通往附近县城的多条公交路线,即便出村也很方便。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南张楼村还诞生了一项新产业——旅游。依托“德国村”这一品牌,南张楼村积极打造“省级旅游特色村”,建设民俗博物馆,修建中华袁氏博览园。现在,每年都有100多批人到村里参观旅游。二三产业的发展,几乎消化了村里全部的剩余劳动力。除了上大学后留在外地发展和210个村民仍在国外创业,其他人都在村里工作生活,全村4300口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去城里打工。从这一点看,应当说实现了项目的初衷。日前,南张楼村启动了社区化建设,成为周边7个村的经济、文化和居住中心。投资2000万元、正在筹建的老年公寓,将成为全镇老年人住养、医疗、康复的幸福乐园。要问南张楼人的生活与城里人事实清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村民的回答很实在:“现在唯一与城里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暖。”村长也提到“两点遗憾”:一是“没有人听德国人的话修建停车场”,二是“没有听德国人的话将房子建成青砖小瓦的四合院式”。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人在全村规划了4个停车场。可当时村民一辆车也没有,谁也不认为修建停车场有什么用处。所以,在建设时毫不犹豫地把停车场取消了,尽管德国人一再劝说“将停车场预留地暂时建成绿地也可以”,但那时村民连“绿地”这个名词都还没听说过呢!现在,村里有各种车辆1000多辆,“车满为患”的现状让人不禁想到了德国人的先见之明。房子为什么没有按照德方的意见建成青砖小瓦的四合院式呢?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里的房子就是青砖小瓦式的,70年代后才开始4用红砖红瓦。所以,80年代末德国人提出用青砖小瓦建房时,村里人首先想到的是“倒退”二字。村长说:“假如当初听德国人的话,将村民的住房全部建成青砖小瓦的四合院,现在恐怕光靠旅游,收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不仅如此,后来村民住房外墙还贴上当时颇为时兴的瓷砖,更是被德方专家斥之为“垃圾”,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就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子。”3.老李是个老上海人,他认为以前的上海最有人情味的地方,恰恰是那邻里间相互嘘寒问暖、亲近得几无隐私可言的里弄(里弄,大致相当于北方的大院儿、胡同)。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城里人,和一个村里长大的乡下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没有隐私,没有秘密,谁有多少斤两,大家心里都有数。因此,即便日后远走高飞,各奔东西,重逢之日,对方如果要打听自己的情况,多半也不好意思拒绝。因为面对一个知根知底的人,你根本就没有资格也没有勇气说出“隐私”这两个字。何况对方要打听,本身就透着一份关切,而且是那种曾经休戚相关的人才有的关切。面对这份情谊,你岂止不忍拒绝,没准自己就有倾诉的欲望。结果你不但会和盘托出,而且还会以同样的关切去询问对方。深圳人却不会这样。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城市是陌生的,这个城市里的人也是陌生的。公司里,单位上,同事之间,谁也没有关心他人的义务,也没有过问他人的权力。相反,由于竞争是那样的激烈甚至残酷,没准反倒有些提防。在这种情况下,泄露自己的隐私无疑是不智之举,打听别人的生活则难免有居心不良的嫌疑,还是互不干涉或心照不宣为好。至少是,许多人在决心闯深圳时,也都决心向过去告别,把历史埋在心底。这种想法是“人同此心”的。你既然不希望别人了解你的过去,那就最好也不要向别人打听现在,而一个人一旦坚守着某种纯属个人的秘密,也就意味着他有了一个私人空间。这个空间是有可能逐渐扩大的,直至说出“我的生活与你无关”。深圳的前途在于创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样的熟人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深圳人应该直面移民社会、陌生人社会自身的问题。人类法制史证明,移民社会最容易认同法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早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起源来看法律是人类道德沦丧、无法自治之后产生的。陌生人社会的不信任恰巧成为法律产生的心理基础,既然大家彼此缺乏交往、信任的历史传统,讲良心道德不一定得到好报,那就干5脆把理说在明处,制定一套法律规则,不靠良心而靠强制力来维系。法律是不易自发产生信用的陌生人发明的强制性信用工具,是恶而不是善推动了法的产生。深圳必须迈过法治这道坎,才能真正步入一契约为基础的现代市民社会。4.老张曾经居住的四合院已经于上个世纪80年代拆掉了,上面盖起了商贸大厦,老北京们搬到东四环外,住进了楼房。偶然翻开北京地图,老张想起曾经在四合院里生活的一幕幕,他无限感慨:“原来,咱也在‘文化遗产’里生活过!”四合院是华北民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既不同于上海的石库门、山西的乔家大院,也不同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更不同于福州三坊七巷的闽派民居。四合院是华北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北京四合院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谁家做饺子了,都要给街坊邻里端上一碗,北京人的客气、有礼、大度、热情就是这么来的!尤其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街坊四邻纷纷解囊出手相帮的景象最让人感到。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照。四合院也不是样样都好,老张说他生活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整个胡同只有两三个厕所,还都是旱厕;还有用水,整个院子就一个水龙头,赶上用水高峰,往往要排队;四合院里没有暖气,到了冬天家家要生一个蜂窝煤炉,不仅呛人,还容易煤气中毒。如今若回到了原先的四合院去居住,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了。以前,街坊四邻就是一个生活圈子,大家都是熟人,熟人之间的约束力很强,讲得更多的是通过道德实现自律和他律,通过关系互相帮助,也更讲求公共治理的一些理念,有事大家一起协商解决。而现在,原有的文化传统因为诸多因素的改变派不上用场,原先讲求情谊、诚信、友善和互相帮助的传统礼俗会逐渐变淡。文化传统中的那些优秀元素也就慢慢成为一部分人的集体记忆了。5.余光中的散文《乡愁》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因为“乡愁”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美好情愫,只有在乡愁中对历史、对过去才有一种更深更沉的思索,也只有在乡愁中才有那份脑际依稀的记忆、那份心灵执着的传承。6记得住乡愁的最好物证就是那些在城镇化进程中即将消失的古老村镇,这些村镇历史悠久,虽破败不堪,重修乏力,却能激起无数人的乡愁。它记录的是上辈人曾付出的努力和曾有过的辉煌,它的沧桑反而是在陈述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见证时代的缩影。鉴古通今,回头看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正如诗人诺瓦利斯说的“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所以保持好古村镇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所在。在城镇化的大拆大建中,越来越多的城镇,抛弃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变成“千城一面”的新城。在当今的城镇化建设中,自然生态、文物、古居民被一步步“蚕食”,而它们又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还原。故乡没有了老树、老房子,乡愁去哪找寻?6.失地农民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乡镇变成了街道,生活也更加便利了。但是生活方式城市化了,原汁原味富有个性的传统文化却变淡甚至消失了。现在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周围也修建了城镇广场、图书馆、文化馆,但有时就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觉得生活的滋味没有以前浓厚了,千姿百态的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村规民约等文化样态,只能在村庄里得以完整而富有个性的保留。传统的农事耕作、放牧与土地、牲畜、气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