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学目的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识记)。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B:识记)。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B:识记)。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B:识记)。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3)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2.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板书】现代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现代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理论物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简介理论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注解】一、自然选择学说(一)主要内容有限生活条件→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二)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三)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变异起作用不能科学地解释二、现代生物进化论(一)种群是进化的单位1.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3.基因频率(1)概念:某个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频率(2)变动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遗传漂变、迁移等【例析】.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C)A.18%、82%B.36%、64%C.57%、43%D.92%、8%(二)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常统称突变(2)突变频率的绝对值是很低的,但突变的相对数量却很大(3)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绝对,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4)突变和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却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方向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概念: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小种群,使之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分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②种类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种群间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变异11自然选择变异类型1→新种1生殖(3)形成:原种地理隔离隔离变异22自然选择变异类型2→新种2【例析】.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D)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同类题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现代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C)A.基因突变B.自然选择C.生殖隔离D.物种分化.蒲公英的种子像“小伞”,苍耳的种子,果实上有刺,这属于(D)A.遗传和变异B.地理隔离C.生存斗争D.生物的适应性.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有(A)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是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A.abcB.bcdC.abdD.acd.生物进化的内因是(C)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白雪公主”兔是一种重要的产毛兔,它的形成是(D)A.人类对其产生的有利于其生存的变异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D.人工对其产生的有利于人的需要的变异的选择.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林。桦木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这种群落的演替表明(A)A.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B.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均有利于物种的延续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D.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在什么情况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A)A.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B.在物种适宜的生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该物种在这里生存C.只有在食物受到限制时D.只能在没有捕食者时.下列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是(C)A.长颈鹿最初都是短颈B.长颈鹿在缺乏青草时,只能吃树上叶片,由于颈的经常使用而逐渐变长C.长颈鹿的长颈必须通过长期遗传和变异,逐代选择才能形成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环境引起的,所以说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B)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②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③⑤.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A.过度繁殖不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B)A.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B.一种适应性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D.适应的相对性.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B)A.农药浓度的增加使害虫抗药性也增加B.群体中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C.这一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D.农药引起的害虫的抗药能力可在后代中不断积累而增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②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④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某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如右图所示。后来该岛上经常刮大风,如果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则最能表示此时情况的曲线应是(B).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达尔文发现那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请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来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昆虫与海风的关系叫做。(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作用。(3)达尔文把在中,适者生存,的过程叫做。[(1)生存斗争(2)选择(3)生存斗争;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进行如下图实验。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为。(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3)能在20℃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而能在28℃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如果生物体缺少,就要被环境所淘汰。[(1)25℃(2)各种变异类型;不定向(3)适应20℃温度环境;适应28℃温度环境;选择;定向(4)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识记).(多选)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BD)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A).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D)A.幼小动物B.生物个体C.生物细胞D.生物物种.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D.种群有利于种内互助,使物种保存下来(也存在种内斗争).下列属于种群的是(D)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种群的个体间会相互影响B.一个种群是不同生物个体的总和C.种群内的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D.对一个种群有利的环境,可能对另一个种群不利.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D)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的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主要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生物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若是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B)A.1%、2%B.0.5%、5%C.10%、10%D.5%、0.5%.在某一人群中,调查得知,隐性性状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排列)(A)A.0.360.480.16B.0.480.360.16C.0.160.480.36D.0.160.360.48.已知人的褐眼对蓝眼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人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D.0.82和0.18.某种群中有2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0%,基因型为Aa的为70%,aa个体为10%,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A)A.55%、45%B.57%、43%C.38%、62%D.89%、11%.某一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可能的原因(A)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C.那个变异性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在某一人群中(此人群处于遗传平衡)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A)A.0.36,0.48,0.16B.0.48,0.36,0.16C.0.16,0.48,0.36D.0.16,0.36,0.48.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C)A.4.4%B.5.1%C.6.8%D.10.2%.在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为黑身(b隐性基因决定),96%的果蝇为灰身(B显性基因决定)。在这个种群中,BB与Bb个体所占比例依次是(B)A.33%、67%B.64%、32%C.80%、16%D.48%、48%.据调查得知,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