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黃学义1997年,教育部曾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九个省、市城乡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和教师、部分社会知名人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教学法等等。一、课堂的驾驭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的基本功,课堂教学能否正常进行,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就在于此。组织者:组织教学过程必须的学习资源,组织课堂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者:通过创设情景,激活学生先前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超越教学,超前学习。合作者: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不断得到鼓励、不断得到支持性建议。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1、课堂是神圣的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心灵相约的地方。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是一段生命之旅。2008年教师节前,河南商报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有75%的学生表示,喜欢长得漂亮的老师上课。学生常常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2.漂亮的上课老师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上课漂亮的老师4.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出自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学记》之中,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把握课堂话语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其惊异感与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求知欲给予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着眼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5.新课程下我的课堂二.生物课程故事性教学中学生物学知识是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每一个科学知识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美妙感人的故事。通过科学史“故事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高中生物教材不再只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开篇就是“科学家访谈”,在内容编排上除了知识体系之外,越来越多的引入生物发展史上的经典事例,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今年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项目研究组,在新旧考试大纲变化的内容中强调,在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要求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同时要求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1.有关DNA是遗传物质的故事1928年1944年1952年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标记侵染搅拌离心检测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标记侵染搅拌离心检测后来被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RNA蛋白质对照实验第一组:烟草花叶病毒第二组:烟草花叶病毒外壳第三组:烟草花叶病毒RNA分别放在烟草叶子上。结果:第一、三两组受感染结论:RNA是遗传物质。研究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时间人物事件1928年格里菲思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1944年艾弗里“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后来人们研究证明烟草花叶病毒是以RNA是遗传物质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有关光合作用的故事1626年1771年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的污浊的空气,后来的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的结果。英国的普里斯特利1864年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在暗处放置几小的叶片暗处理光照酒精脱色碘蒸汽处理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实验证明: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0世纪30年代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20世纪40年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年代科学家结论1771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864萨克斯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1880恩格尔曼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939鲁宾卡门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40年代卡尔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中的碳来自CO2光合作用探索历程总结ADP+PiATP2H2OO2多种酶酶C6H12O6CO2吸收光解固定还原光反应暗反应C52C3光能NADP+NADPH酶色素分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1866年孟德尔-豌豆(假说演绎)提出遗传因子的说法。1909年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1903年萨顿-蝗虫(类比推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909年摩尔根-果蝇(假说演绎)-证实了基因位与染色体上。3.基因与染色体对应关系的故事1783年斯帕兰札尼: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1857年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1897年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1926年萨姆纳: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20世纪80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4.与酶的发现有关的故事1880年,达尔文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8年,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生长素。5.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故事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人们所持观点之间的碰撞和论争以及亲密的合作。生命科学史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探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通过组织开展游戏活动,以游戏过程和游戏动作进行教育教学,将枯燥的语言、文字现象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从而提高了兴趣、培养能力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三.生物课程游戏教学法利用画图、贴图、拼装模型等游戏形式表达生物结构。通过角色扮演小品剧等游戏形式模拟生命过程。利用各种竞赛游戏进行有效复习、巩固知识。甲是血糖乙是肝脏丙是胰岛1.血糖调节的游戏场景①:甲将9张“糖卡”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代表正常血糖水平(0.9g/L),手中拿2张“糖卡”(正面朝上)。场景②:乙拿4张“糖卡”(正面朝下),代表储存着的糖原。指向胸前的牌子说道:“我是肝脏。”场景③:丙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丙出场,指向胸前的牌子(写有“胰岛”二字)。说道:“我,我是胰岛。”场景④:甲说道:“首先让我们模拟吃饭后的反应。甲将2张“糖卡”(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说道:“现在,我的血糖含量过高了,机体怎样来恢复呢?”场景⑤:丙出示一张“胰岛素卡”。说道:“我来帮忙,我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丙将2张“糖卡”翻转成正面朝下,并拿走。场景⑥:乙说道:“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暂时由我保管吧。”血糖平衡的调节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血糖升高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素肾上腺素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副交感神经血糖平衡的调节2.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游戏李向丽高玉华地中海伞藻圆齿伞藻伞藻的嫁接实验“帽”柄核假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地中海伞藻圆齿伞藻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伞藻的嫁接实验地中海伞藻圆齿伞藻伞藻的嫁接实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伞藻核移植实验地中海伞藻圆齿伞藻结论:伞藻顶帽的形状是细胞核控制的。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存在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特有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膜结构双层膜单层膜无膜功能与能量代谢有关调节细胞内环境与渗透作用运输←加工←合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三大物质合成有关.蛋白质运输通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免疫调节有关游戏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武汉中学张小玉教学理念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反思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抗原信号和活化的T细胞信号(并不是递呈抗原,而是通过其他的分子信号提供的),并需要T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模型抗体B细胞靶细胞裂解T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淋巴因子病原体吞噬细胞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有关游戏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王琼娥许雪玲UAC甲硫氨酸GGU组氨酸CAC色氨酸tRNA氨基酸转运RNA反密码子与氨基酸反密码子AGGUCACGU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AGGUCACGUUAC甲硫氨酸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识别进入位点1AGGUCACGUUAC甲硫氨酸GGU组氨酸携带组氨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AGGUCACGU甲硫氨酸GGU组氨酸CAC色氨酸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AGGUCACGUCAC色氨酸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链状结构AGGUCACGU组氨酸色氨酸游戏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拼贴模拟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模型场所模板条件原料产物转录细胞核基因的一条链RNA聚合酶核苷酸信使RNA翻译核糖体信使RNAtRNA、酶氨基酸多肽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它总是会因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感谢您的参与!欢迎您的指导!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黄学义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