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ID】【课程修习类型】必修【学分数】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课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建议修读学期】三春【学时数】48【先修课程】无1.课程介绍:《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以比较研究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为内容,分析当代不同国家各类政治制度包括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行政体制等共性和特性。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研究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学习和讨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各类政治制度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会鉴别和善于吸收各种各类政治制度中一切于我有用的治理和管理经验,并以此提高理论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素质。《》Coursecode:Totalhours:48Credits:3Courses:optionalcourse.Apply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profession.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验、实践学时一绪论33二宪法与宪政比较99三议会制度比较66四政党制度比较66五政府体制比较33六公务员制度比较33七司法制度比较66八民主理论与实践66九政治文化比较66十讨论课33合计5151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比较政治制度研究》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加深对当代西方国家现行政治制度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和现代政治信念,培育政治文化。通过对各国政治制度以及具体方面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增强学生对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是一门研究各国政治制度与体制的课程,与《政治学概论》或《政治学导论》等课程有密切关系,同时,与《世界通史》或《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政治学理论、世界历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储备。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外阅读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课本内容,必须阅读教师推荐书目与材料,并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要以文稿的形式上交授课教师。1.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分析具体问题、设置讨论议题);2.课后阅读(阅读相关书目和材料);3.课堂讨论(每小组设置发言人,由发言人阐释观点,小组同学提供补充意见,其他同学评议或提问质疑,最后发言资料与文稿上交教师。)6课程政策: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学生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按时到课;2.学生要认真听讲,围绕课堂主题,踊跃发言;3.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探究问题;4.认真完成小组课后讨论和老师布置的作业。7.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选用教材:曹沛霖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目:罗豪才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沈宗灵:《比较宪法——对八国宪法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曹沛霖等:《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曹沛霖等:《外国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曹沛霖等:《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谢庆奎等:《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日)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8.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原则、方法、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表现予以评定。具体比例:平时成绩10%,作业20%,期末考试70%。9.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无10.课程网站: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绪论:政治制度的基本类型(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政治、政府概念的理解,认识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的区分,了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一般概念,以及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密切关系。2.主要内容:什么是政府?什么是政治?中国政府与政治的演进以及变革。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4.阅读材料:(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全能主义特点?这种全能主义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如何看待其作用?第一章:宪法(6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宪法的理解,了解中国宪法演进历程以及现行宪法,了解宪法的结构、功能和作用,了解宪法的性质、原则和特点,加深对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公民权利关系的理解。2.主要内容:宪法的演进与四部宪法宪法的结构、功能与作用宪法的性质、原则与特点宪法对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的规定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许崇德:《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第二章:政党与多党合作制度(6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中国共产党地位与功能的理解,加深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解,认识到中国政党制度与中国政治之关系以及如何完善中国政党制度。2.主要内容:中国政党制度概况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之关系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国政治协商制度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关系?这种党国体制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第三章:立法机关(6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设计、运作以及功能作用,加深对中国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理解。2.主要内容:人大代表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形式与议事日程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手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章:国家元首(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元首概念与演变,了解中国国家主席的制度设计、运作以及功能作用。2.主要内容:国家元首制度国家主席的地位与职权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理解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行政机关(上)(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中央行政机关——国务院的制度设计、组织结构、职权配置,了解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动力。2.主要内容:国务院的法律地位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国务院的职权配置行政体制改革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看待历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包括“大部制”改革?第六章:行政机关(下)(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方行政建制沿革,并对省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设置、职权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2.主要内容:省级、市级人民政府县、乡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间关系(府际关系)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杨宏山:《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认识地方政府竞争?第七章:司法机关(6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的司法制度,了解司法机关的沿革与变迁,了解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职权与运作原则,了解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与职权,理解司法程序与司法原则。2.主要内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程序与司法原则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认识依法治国?第八章:第三部门与基层自治(6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公民社会理论,了解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状况;同时,使学生对当前中国的基层自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2.主要内容:第三部门的概念与分类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基层自治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徐勇等:《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5.思考作业题:探讨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如何认识当前基层自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第九章:政治文化(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信仰、态度与情感等,能够分析公民文化与政治发展相关问题,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2.主要内容:政治文化概念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认同3.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第十章:讨论课:中国政治发展(3学时)1.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中国政府改革与政治发展之现状,分析其趋势和走向。2.主要内容:政府机构改革地方政府创新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3.教学方法:学生讨论。4.阅读材料: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三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思考作业题: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