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州2015年食品药品稽查工作要点2015年,是我州深化食品药品稽查体制改革、夯实稽查工作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州食品药品稽查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家、省的稽查工作要求,按照州局统一部署,以从严惩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为重点,以突出抓好稽查办案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化建设、能力建设为要务,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不断夯实稽查工作基础,狠抓大要案件查办,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严惩重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一)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以食用油、乳制品、调味品、酒类、鲜活水产品、保健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小作坊聚集村等为重点区域,以重大节日、创建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为重要节点,按照“查处一批、曝光一批、移送一批、规范一批、扶持一批”的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存在的一些潜规则、普遍性问题予以坚决查处,进一步摸清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新动向。严厉查处食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保持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二)严厉打击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行为。坚决查处药械和保化企业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严查、严打、严办,零容忍”,依法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坚决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突出以乡(镇)、村及城乡结合部药品经营企业、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严厉查处基层单位销售、使用假劣药品违法行为。突出以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非法使用化妆品禁限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化妆品非法使用禁限用物质违法行为。坚持追根溯源,彻底追查假药来源和生产销售窝点。(三)严厉打击网络销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以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治疗药品和婴幼儿奶粉等食品为重点品种,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监测途径,以国内其他地方查处的典型案例为比照,以实名投诉举报信息为案件线索,整治和规范互联网销售食品药品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二、不断完善办案工作机制,提升稽查办案工作效能(四)建立完善稽查工作协作机制。一是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按照案件性质、难易程度、涉案区域等,明确州县(市)乡(镇)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的稽查工作重点,实行案件查办分级负责,强化对下级监管执法的指导,注重州、县(市)、乡(镇)三级执法协作配合;二是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内部日常监管科室(股、所)的衔接,建立工作情况通报机制,建立食品、药械安全形势及案件分析会议制度,注重从日常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线索,挖掘案源,实现稽查执法与业务管理的无缝对接。三是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区域协作机制,州局稽查局充分发挥组织、指挥、协调作用,统领、指导全州跨区域大要案件的查办,县市(局)稽查大队在主动查办本区域内案件的同时,按照州局统一部署,集中力量查办全州性案件,实现稽查执法办案整体联动、协同作战;严格执行案件协查管理规定,快查快结、及时反馈。四是建立食品药品相关执法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农业、卫生等相关部门执法机构的联系,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注重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强大执法合力。(五)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和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完善重大案件报告制度,重要案件线索、重大案件、跨州(跨地区)案件实行逐级上报,全州联动查处。建立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案件查处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导检查,挂牌督办一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充分发挥挂牌案件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大要案件查处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六)建立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深化与公、检、法等相关单位联合打击违法犯罪的协作机制,促进与公安部门构建案件线索共享、联合立案、协同查处、联合督办、统一发布案件信息等合作机制,注重与法检部门在涉刑案件证据交换、审判、上市违法产品的追查等的沟通交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三、不断推进社会共治,努力营造稽查办案良好氛围(七)加强稽查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监督抽验数据共享,实现稽查工作信息及时发布与共享。注重研判稽查工作形势,分析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的特点规律,破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潜规则。探索建立案件分析评价制度,及时总结报告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新形式、新特点、新动向,提升稽查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规范平台建设,及时上报案件信息,实施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加强对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及考核。(八)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奖励制度,调动群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积极性,实施有奖举报。加强12331投诉举报系统建设,规范投诉举报工作原则、工作职责、办理时限、举报奖励、信息分析、案件查处流程和投诉举报查处流程,建立稽查执法快速反应机制。拓展举报信息收集渠道,注重“天涯社区”、“广安论坛”等网络舆情的收集,加强监督抽验、广告监测、日常监管结果的运用;强化信息管理,全面实行信息月报、并将投诉举报信息和案件稽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增强日常监管和稽查执法的有效性和靶向性。(九)强化舆论宣传。加强对稽查执法和“12331”的宣传力度,提高食品药品稽查和“12331”投诉举报热线的知晓率。推进食品药品监管“黑名单”制度,定期公示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个人)。加强稽查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发挥稽查信息对公众的警示教育和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四、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稽查执法办案能力(十)加强执法装备及人员配备。多种途径主动争取配备完善交通工具、取证、快速检测等必要的执法装备,提高稽查执法保障水平;适应日益繁重的稽查执法工作需要,选优配强稽查执法队伍,提升稽查执法编制配备率。(十一)加强稽查执法办案能力建设。建立稽查执法队伍学习培训制度,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学习、以考促学等多种方式,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升稽查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以案例分析、执法交流、实战演练等形式,加强执法技能培训,提升稽查人员发现案源、收集证据的能力。(十二)严格规范稽查执法行为。全面推进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办案程序,严肃执法纪律,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强化执法规范、程序规范、文书规范和裁量规范,努力实现稽查执法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加强执法监督,建立案件走访、回访制度,坚决查处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十三)推行稽查工作绩效考核。制定稽查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稽查执法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全州稽查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