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1879年,(A)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冯特B.桑代克C.华生D.特曼威廉·冯特(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2、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D)A.克丽斯塔·麦考利夫B.王亚平C.阿尔文·德鲁D.芭芭拉·摩根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中国却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2007年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跟随“飞进号”飞入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航天员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级学生在地面听讲,除了负责完成部分专业任务外,摩根还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A.迁移B.同化C.顺应D.模仿教师资格证P65同化和顺应都是迁移的类型之一。4、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D)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电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5、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A)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二、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三、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6、(A)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社会刻板效应即社会定型、社会印刻、社会成见。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它形成的前提是对人们的社会归属的划分。如按国籍来划分,可产生诸如中国人重传统,美国人讲实用等国民刻板印象;按职业划分,又可产生诸如警察严肃,演员浪漫的印象。这种划分并无充分根据,故有时会妨碍对他人的正确认识和评价。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8、(A)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A.保持B.编码C.提取D.记忆知识的保持的概念。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记忆是人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人们所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是我们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头脑中遗留的印迹。9、(D)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记忆C.情景性记忆D.语意记忆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memory)又称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凡是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特征是,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说明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根据陈述性记忆所陈述者,代表个人在该方面的知识,故而又称之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陈述性知识是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程序记忆(proceduralmemory),又称为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例如,对昨天在公园里会见一位朋友的记忆就是情景记忆。语意记忆(Semanticmemory),又称语义记忆、字义记忆,是一种记忆的型态。它是一种对于一般知识的事实与概念的了解,透过语言、文字、数字、算法等抽象性的了解来形成记忆。语意记忆通常是经由情节记忆发展而来,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个人经验无关。10、艾宾浩斯在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B)A.前后一致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高原现象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11、(B)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12、儿童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作“八口”,这说明儿童(A)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13、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D)于1922年首创。A.斯金纳B.桑代克C.霍尔D.赫尔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是赫尔于1920年首创。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即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应用一定的实验程序,让被试来发现实验者所规定的各种属性,从而掌握该人工概念。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14、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D)A.经验B.问题表征C.线索D.功能固着15、(A)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16、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B)A.西蒙B.比奈C.瑞文D.斯坦福史丹福比奈,开始于法国政府授权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研发辨认智力上短少孩子之方法用于安置在特殊教育课程。17、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D)试图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解释智力行为,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A.瑟斯顿B.斯皮尔曼C.吉尔福特D.斯滕伯格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1904年提出智力二因素论,认为心智活动包括普通与特殊两种因素;普通因素称为G因素,特殊因素称为S因素。G因素代表一般能力,是一切心智活动的主体,S因素代表个人的特别能力,只与少数活动有关。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即为G因素,故而一般称智力为普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四种;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和蕴涵等六种。这样,由四种内容、五种操作和六种产物共可组合出4x5x6=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后来在1971年和1988年吉尔福特又对该模型作了两次修改、补充,最后成为具有180个因素的三维结构)。瑟斯顿,美国心理学家。因其心理测量理论而著名。第一个指出了百分比等级或标准分应该取代智力年龄和智商,这一做法已经被所有现代测验所采用(现在大多数智商得分都是人口平均数10O,标准差15或16的标准分)。瑟斯顿还发明了智力测量的比例量表。他通过推测量表上向下直至为军的变化,根据测量量表来估计智力的绝对零(1928);0智力被规定为个别差异完全消失的能力水平。瑟斯顿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因素分析的研究。对因素分析的最重要贡献是单一结构原理,18、进程民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1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例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20、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B)A.埃里克森B.卡特尔C.皮亚杰D.维果茨基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2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C)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奇2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2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B)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育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2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杰出的贡献的学者是(A)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2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B)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P22-23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6、青少年心理发展的(D)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7、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A)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遗传素质携带有族群特征基因,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为我们身心发展打下的基础,但它不是决定性因素,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2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C)A、导向、规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