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第一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论第一节法治与法治国家一、单选1、在法的各种规范作用中,作为其他作用保障的是(B)。A、教育作用B、强制作用C、指引作用D、评价作用2、法治的基础和目标是(C)。A、公平B、正义C、民主D、自由3、强调法的统治、法律至上的治理是(A)。A、法治B、法制C、人治4、法律通过规定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作用,是(A)。A、确定的指引作用B、不确定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5、在《中国法理学发达史》中认为:“法治主义,为当日救时唯一之主义”的作者是(B)。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宋教仁二、多选1、下列关于法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D)。A、法制是指法律制度B、法制从法律出现以来就产生了C、法制的价值取向是中性的D、法制并不必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目标2、法治,是一种(ABCD)。A、国家治理方式B、社会活动方式C、社会管理机制D、社会秩序状态3、法的规范作用包括(ABCDEF)。A、强制作用B、教育作用C、指引作用D、预测作用E、告示作用F、评价作用4、法律至上的含义包括(ABC)。A、法律高于其他社会规范B、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有特权C、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三、判断1、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都要服从法律。(2)1、否2、是2、没有法制作基础,法治不可能建立和继续存在。(2)1、否2、是3、法制可能是能够约束权力的法治之下的法制,也可能是为权力所左右的人治之中的法制。(2)1、否2、是4、在法制中,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1)1、否2、是5、在人治中,领导人或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它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2)1、否2、是6、人治中,法律的地位是低下的,是被轻视的。(2)1、否2、是第二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目标一、单选1、吴邦国委员长于(B)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09年2、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是(C)。A、德治B、政策要求C、法治D、执政党的领导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D)。A、指导思想B、基本原则C、工作布局D、总目标4、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总目标的(A)。A、道路遵循B、工作布局C、具体内容5、“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A)。A、工作布局B、具体内容C、基本原则D、指导思想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A、以法执政B、依法治国C、以法治国D、依法执政二、多选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体现为(ABC)。A、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B、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为(ABCDEF)。A、依法治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依法执政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D、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E、司法体制不断完善F、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3、我国当前的立法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A、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B、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C、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较为突出D、立法工作中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4、当前我国执法司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ABCD)。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B、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C、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D、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5、面对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ABC),必须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A、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B、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C、更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目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ABC)。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C、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ABC)A、是执政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作出的战略选择B、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C、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B)。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提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ABC)。A、不仅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创性B、是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C、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1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B、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D、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道路遵循是(ABC)。A、在党的领导下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是(AB)。A、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B、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C、法治政党、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判断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1、否2、是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2)1、否2、是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1、否2、是4、《决定》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要向国内外宣示,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2)1、否2、是5、政治制度决定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基础。(2)1、否2、是6、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2)1、否2、是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1、否2、是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执政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2)1、否2、是第三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一、单选1、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两者在肯定价值追求和调整社会行为方面具有(B)。A、较小的一致性B、很大的一致性C、较多的冲突2、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B)。A、人民民主专政B、党的领导C、宪法法律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公有制4、(B)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A、公有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必须以(A)为重点。A、规范和约束公权力B、反特权C、反歧视6、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A)。A、是一致的B、有时是一致的C、有时是冲突的二、多选1、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ABCD)A、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B、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C、我国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权威依据D、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2、坚持党的领导,是(ABC)。A、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B、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C、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3、如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ABC)A、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B、做到“三个统一”C、做到“四个善于”4、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三个统一”,即(ABC)。A、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C、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坚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5、党领导法治建设要做到“四个善于“,即(ABCD)。A、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B、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C、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D、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6、推进以德治国,必须(ABC)。A、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弘扬中华传统美德C、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7、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意味着(ABC)。A、中国走自己的法治道路B、坚持自己的法治理论C、建设自己的法治体系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ABC)A、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建成与我国国体、政体相适应的法治体系B、只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自觉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C、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实践渊源和文化渊源包括(ABC)。A、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基础B、吸取了中华法律文化的精华C、借鉴了国外法治建设的有益经验10、现有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ABCD)。A、对法治建设规律把握不够B、体系化水平不高C、对实践经验总结不够D、对法治实践和法学教育研究指导不足11、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ABC)A、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快速走向现代法治社会,这是一个巨大和艰难的转变B、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国家治理方式将发生整体性变革C、法治体系、法治国家将成为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12、坚持平等原则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ABC)。A、有权必有责B、用权受监督C、违法必追究三、判断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1、否2、是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1、否2、是3、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2)1、否2、是4、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2)1、否2、是5、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2)1、否2、是6、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2)1、否2、是7、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1、否2、是8、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法律约束的法外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1、否2、是9、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不得有差别和歧视。(2)1、否2、是10、法律作为社会行为的底线,是社会公德的固化和外化,作为自律对人的社会行为发挥强制作用。(1)1、否2、是11、道德作为比法律更高的行为标准,像看不见的软性法律在人的内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起着他律的作用,使人们以遵纪守法为底线。(1)1、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