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2-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当地时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①体现着民族文化的魅力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正确但不是申遗成功的原因。2.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重要的贸易商道,也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材料表明()①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在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商品交换中也蕴涵着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的方式。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借助商业贸易对外传播和扩散,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以《易经》中关于重阳的解释为背景,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从重阳的内涵中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①应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体现了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也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②③应选。传统习俗中积极的部分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④说法不准确。4.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一般实行“文化多元”的政策,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等;在宗教方面,也充分利用境内各种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不同宗教信徒之间,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共生共存。这表明()A.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我国历史上就有各族文化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传统C.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并促进各自的变迁和发展D.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各自认同的文化基础[答案]B[解析]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A、D的说法错误。C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逻辑不一致。选择B。5.2011年2月16日,中国木版年画展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一批批参观者在零距离触摸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表明()A.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B.中哈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正在趋同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世界各国都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A、B、D项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A、B、D,选C项。6.“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答案]D[解析]甘地的前半句话强调了要吸取各地文化中的精华,后半句强调的是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故D最符合题意。7.世界文字丰富多彩,这反映了()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答案]B[解析]这些不同的文字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故选B项。8.“啊啊奥,啊啊奥爱,阿塞帝,阿塞刀,阿塞大哥带个刀……”这不是一串乱码,而是网友根据龚琳娜的《忐忑》音译的歌词。近来,这首风格独特的歌在网上迅速走红,这段只有3分45秒的视频被各大门户网站竞相挂在首页。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很快被人们认可和接受C.文化产品具有极大的商业性D.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答案]B[解析]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重要途径,可排除A;材料未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C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绝对;B符合题意。9.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以屯垦、戍边等为目的的民族大迁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不仅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各地,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各地生根发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这说明()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④各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民族大迁徙促进文化传播,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文化遗产,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表明了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①②应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③应选。各民族文化应该一律平等,④错误。10.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对于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这类人被称为“哈日(韩)族”。这警示我们()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B.要热忱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C.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D.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答案]D[解析]“哈日(韩)族”对日本、韩国的文化过分崇拜,警示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选D。A、B、C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主旨。11.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不仅数千年文脉未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要求()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③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④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交流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②正确。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③正确。④说法错误。答案选C。12.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上述材料说明()A.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D.文化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答案]B[解析]A、C、D不符合材料主旨。二、非选择题13.2011年9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印青年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他希望两国青年朋友在交流切磋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好伙伴。结合材料,就我国如何推动文化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①充分挖掘本国的优秀文化资源,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②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广泛了解外国文化,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④加强教育,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努力把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年培养成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4.材料一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从炎帝到老子,从司马迁到诸葛亮……一幕幕政府带队、专家论证的“连续剧”不断上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就连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和“孙悟空”都有了“故里”。更有甚者,为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容的西门庆,也被两省三地争得不亦乐乎。同时,不少名人故居被过度商业开发,引起不小的争议。(1)你是否赞同争抢名人故里现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二“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历史名城。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樊市近日正式更名为襄阳市,此举引发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热议。在互联网上,支持的一方认为,改名有利于人们铭记历史,有利于文化传承。而反对的一方认为,光靠改名不能保护文化遗产。(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答案](1)答案一:赞同。争夺名人故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答案二:反对。争夺名人故里,实质上是争抢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兴建假文物,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破坏了文化遗产;炒作负面文学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2)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作为普通公民,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自觉保护有保留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使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同时我们应该传承文化遗产所象征的文化和精神,保存历史文化精神内涵,提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纠错笔记]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师支招]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