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感觉器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人杨永进第七章感觉器官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通路感觉中枢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通路感觉中枢第一节概述第五节嗅觉与味觉器官第二节眼和视觉第三节耳和听觉第四节前庭器官和平衡感觉第一节概述(感受器特点)第六节皮肤感觉第七章感觉器官第一节概述(感受器特点)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的类型表面感受器: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本体感受器:肌梭、腱器官、前庭装置内脏感受器:饥饿、恶心1.感受器的所处部位2.感受器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化学、温度觉、机械觉、光感觉、痛觉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2.换能作用3.适应现象4.感受野和侧抑制第一节概述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第一节概述例外,眼冒金星第一节概述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2.换能作用感受器须把所有类型的刺激能量形式都转化转化为电能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特化的传入神经元末梢可释放化学信使的传入神经元相关细胞第一节概述感受器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电位为分级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通过总和效应刺激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第一节概述分级电位动作电位反应性质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全”或“无”绝对不应期无有刺激强度由感受器的分级电位幅度来反映感受器的分级电位幅度由传入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频率来编码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2.换能作用感受器须把所有类型的刺激能量形式都转化转化为电能3.适应现象持续刺激感受器,感觉传入的兴奋频率逐渐下降的现象3.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第一节概述有利机体对某种状态长期监测适于传递快速变化信息;有利接受新刺激意义肌梭、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分布紧张型感受器(慢适应)相位型感受器(快适应)有利机体对某种状态长期监测适于传递快速变化信息;有利接受新刺激意义肌梭、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分布紧张型感受器(慢适应)相位型感受器(快适应)第一节概述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2.换能作用感受器须把所有类型的刺激能量形式都转化转化为电能3.适应现象持续刺激感受器,感觉传入的兴奋频率逐渐下降的现象4.感受野大小和侧抑制影响感觉的精度感觉神经元皮肤4.感受野大小影响感觉的精度和侧抑制影响感觉的定位第一节概述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容易感受的刺激形式2.换能作用感受器须把所有类型的刺激能量形式都转化转化为电能3.适应现象持续刺激感受器,感觉传入的兴奋频率逐渐下降的现象4.感受野大小和侧抑制影响感觉的精度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的类型第二节眼和视觉第二节眼和视觉(人脑所获环境信息95%来自视觉)380-760nm眼折光感光视神经大脑电磁波系统系统枕叶瞳角膜,房水视网膜孔晶体,玻璃体照相机光圈对焦感光胶片(人脑所获环境信息95%来自视觉)380-760nm眼折光感光视神经大脑电磁波系统系统枕叶瞳角膜,房水视网膜孔晶体,玻璃体照相机光圈对焦感光胶片第二节眼和视觉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1.组成(一)眼的结构2.作用:将远近物体发出的光聚焦于视网膜上。外:角膜、巩膜中:虹膜、晶状体、脉络膜内:房水、玻璃体、视网膜眼的结构第二节眼和视觉眼的结构第二节眼和视觉第二节眼和视觉眼的结构第二节眼和视觉(二)眼对光强度变化的调节正常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第二节眼和视觉(二)眼对光强度变化的调节瞳孔虹膜环状括约肌(副交感神经)辐散状括约肌(交感神经)虹膜瞳孔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反射过程看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弱光,瞳孔扩大强光,瞳孔缩小意义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调节进入眼内光量;麻醉深度;病情危重程度瞳孔的调节第二节眼和视觉第二节眼和视觉(三)眼的折光成像系统简化眼:假想人工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它特征与正常眼等值意义:计算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分析眼的成像情况视角(四)晶状体调节第二节眼和视觉眼的调节实际上,正常人眼看近物时,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改变,使物像仍落在视网膜上,看清近物。这个过程即为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眼球会聚。看远看近睫状肌睫状小带(悬韧带)远松紧凹近紧松凸晶状体的调节(四)晶状体调节第二节眼和视觉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用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第二节眼和视觉(四)晶状体调节散光矫正矫正方法方法近物成像近物成像于视网膜于视网膜柱柱凸凸凸凸凹凹看远物无影响看远物无影响后后不清不清前前不清不清远物成像远物成像于视网膜于视网膜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后后不清不清后后不清不清上上看清看清眼非正球形眼非正球形晶状体弹性晶状体弹性眼轴过短眼轴过短眼轴过长眼轴过长病因病因散光散光老视老视远视远视近视近视矫正矫正方法方法近物成像近物成像于视网膜于视网膜柱柱凸凸凸凸凹凹看远物无影响看远物无影响后后不清不清前前不清不清远物成像远物成像于视网膜于视网膜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后后不清不清后后不清不清上上看清看清眼非正球形眼非正球形晶状体弹性晶状体弹性眼轴过短眼轴过短眼轴过长眼轴过长病因病因散光散光老视老视远视远视近视近视第二节眼和视觉(四)晶状体调节①近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折光能力过强,近视眼的远点比正视眼的近,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②远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的远,看远物、看近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③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常发生在角膜)的表面不呈正球面,曲率半径不同,入眼的光线在各个点不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或变形,从而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向上增加折光能力。第二节眼和视觉(五)近视的手术治疗第二节眼和视觉(人脑所获环境信息95%来自视觉)380-760nm眼折光感光视神经大脑电磁波系统系统枕叶瞳角膜,房水视网膜孔晶体,玻璃体照相机光圈对焦感光胶片二、视网膜的结构及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网膜结构视杆视锥视杆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杆视锥视杆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神经节细胞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感光细胞层色素上皮层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网膜结构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网膜结构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网膜结构视细胞第二节眼和视觉(二)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分化1.外段——膜盘2.内段——胞体3.终足——突触末梢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数量分布光敏感度光分辨力突触汇聚度辨色视色素功能第二节眼和视觉(二)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分化每侧约一亿每侧约六百万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中心凹附近第二节眼和视觉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数量分布光敏感度光分辨力突触汇聚度辨色视色素功能第二节眼和视觉(二)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分化每侧约一亿每侧约六百万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中心凹附近高低低高高(一对多)低(一对一)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数量分布光敏感度光分辨力突触汇聚度辨色视色素功能第二节眼和视觉(二)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分化每侧约一亿每侧约六百万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中心凹附近高低低高高(一对多)低(一对一)无有视紫红质红绿蓝三种视色素暗视觉明视觉暗视觉明视觉第二节眼和视觉(二)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分化第二节眼和视觉(三)视力和视野视角=1’=1.0(5.0)视角=10’=0.11.视力:指在光亮下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辨别能力。2.视野: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白色黄、蓝红绿第二节眼和视觉鼻侧颞侧三、视色素及光化学变化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色素•视紫红质:主要存在于视杆细胞中•视锥细胞有三种视色素(564nm红敏、534nm绿敏、420nm蓝敏)•视色素=视黄醛(3–脱氢视黄醛)+视蛋白(3种)•视黄醛:维生素A醛三、视色素及光化学变化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色素1.视紫红质:主要存在于视杆细胞中2.一定比例三种含不同视色素视锥细胞兴奋,产生不同色觉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视色素—色盲多为先天因素视锥细胞功能减弱——色弱多为后天因素第二节眼和视觉(一)视色素色盲与色弱色盲: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缺乏引起色弱:由于某种视锥细胞功能减弱引起视紫红质光视蛋白+11-顺视黄醛视黄醛还原酶11-顺视黄醇(VitA)全反型视黄醇(VitA)醇脱氢酶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视黄醛异构酶(暗处,需能)异构酶注:①贮存在色素细胞中的全反型视黄醇→11-顺视黄醇→视杆细胞→11-顺视黄醛。②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分解<合成,亮处:分解>合成,强光处于分解状态。③分解与合成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视黄醛,需血液循环中的VitA补充,缺乏VitA→夜盲症。(二)视觉的光化学反应四、光感受细胞的光换能过程第二节眼和视觉•光感受器细胞的静息电位:-30至-40mV机制:静息时,对Na+有较大通透性(暗电流)•光照时,脊椎动物视细胞产生持久的缓慢的超极化电位-80mV机制:视细胞膜对Na+通透性下降(一)光感受器电位光感受器电位•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受到光照时,外段膜出现短暂的向超极化方向的电位变化;视锥细胞在受到光照时,其外段膜也发生同视杆细胞类似的超极化型电位变化,这种超极化慢电位即为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是感光细胞光电转换的的第一步,最终在相应的神经节细胞上产生动作电位。(二)光转换光照视紫红质分解变构无光照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激活磷酸二酯酶(PDE)分解cGMP→cGMP↓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泵出)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电紧张方式扩布终足cGMP含量高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外段膜Na+持续内流(内段膜Na+泵泵出Na+)静息电位(去极化型)(-30~-40mv)光照Na+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抑制磷酸二酯酶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GMP生成量增加Na+通道部分开放(三)Ca2+在光换能过程中的反馈调节作用第二节眼和视觉第二节眼和视觉(人脑所获环境信息95%来自视觉)380-760nm眼折光感光视神经大脑电磁波系统系统枕叶瞳角膜,房水视网膜孔晶体,玻璃体照相机光圈对焦感光胶片五、视网膜对信息处理第二节眼和视觉(一)神经节细胞的光反应模式五、视网膜对信息处理第二节眼和视觉(一)神经节细胞的光反应模式给光中心型细胞撤光中心型细胞第二节眼和视觉(一)神经节细胞的光反应模式第二节眼和视觉(一)神经节细胞的光反应模式高对比度低对比度(二)神经节细胞输出特性的形成机制第二节眼和视觉(三)神经节细胞的类型第二节眼和视觉1.神经节细胞按照光感应类型分类给光中心型细胞撤光中心型细胞2.神经节细胞按照对动态和静态事物的敏感性分类M型细胞(5%)P型细胞(90%):颜色敏感非M非P型细胞(其余的细胞)六、视觉中枢机制视觉的传导路径:第二节眼和视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交叉外侧膝状体大脑枕叶视觉传导通路视神经视交叉视辐射外侧膝状体视觉中枢视束鼻侧颞侧视野六、视觉中枢机制视觉的传导路径:第二节眼和视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交叉外侧膝状体大脑枕叶第二节眼和视觉(人脑所获环境信息95%来自视觉)380-760nm眼折光感光视神经大脑电磁波系统系统枕叶瞳角膜,房水视网膜孔晶体,玻璃体照相机光圈对焦感光胶片第三节耳和听觉一、声音刺激、听力和听阈二、耳的基本结构和声音的传递三、耳蜗对声音的感觉和分析四、听觉中枢一、声音刺激、听力和听阈第三节耳和听觉声波是由发声体的机械振动引起空气、液体或固体的质点发生相应的振动而产生的,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听阈: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波强度(最大可听阈)听域: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范围(音调)适宜声波:20-20000Hz

1 / 1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