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他坐在台上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全体公民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2.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3、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补充:英雄史观:又称天才史观,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个人的作用,鼓吹个别的英雄人物可以凭借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从根本上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否认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宣传所谓的“英雄创造历史”。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创造了必需的生活资料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说:“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类似的事例还有哪些?表现在: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作的神话和传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无论任何人,要从事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质前提,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而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年画中国结剪纸虎头鞋(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②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③实现方式:(归纳)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党的群众观点(2)基本要求(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党的群众路线(2)基本内容(1)地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为什么)(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两个保证4、怎样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95顶上)(2)补充:对青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我们要做到把读书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要求(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意义两个重要保证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课堂练习1.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2.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C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4.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面对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人民群众()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D5.201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十五年庆典活动在澳门举行,习近平出席并讲话。他说:澳门回归15年以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澳门同胞有能力把澳门事情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①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B6.广东某市将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市近500万户居民将以200户为单位划分成大约2.5万个“网格”,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C.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D7.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的观点()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B8.“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的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句话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③任何个人的成绩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④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9.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B10.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之所以高度重视改革,是因为改革()①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③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能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11.有人曾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于是,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告诉我们()①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②历史是无数个人不断创造的结果③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D12.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活动B.民心作为社会意识决定了政权兴衰C.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作用D.管理政权要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C13.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子女赡养负担加重。为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完善,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表明()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14.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这是因为()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③生产关系变化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④社会发展要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B15.“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A.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C.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D湖北省某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的。•①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②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