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阅读体会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这个暑假,我有幸读了《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本书,并从中了解到书中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这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却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从教20多年,获得众多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内容简介•这本书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梗概就是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办理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是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件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第56号教室——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有一间非常不寻常的公立小学教室,叫做第56号教室。教室里的五年级学生,多半是身处弱势、贫穷、以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子女。这个班的老师叫雷夫。雷夫老师与他的第56号教室第56号教室,早上6点就开始上课、下午5点半才下课。连寒暑假学生都自愿到学校上课。在56号教室,过着截然不同的课堂生活。学生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的好成绩,长大后他们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第56号教室,到底有什么奇迹?奇迹一: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忠于自己的原则,知道“品格”的重要性@第56号教室的学生,知道何谓“道德六阶段”。同时也知道“人要忠于自己的原则”。道德六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要孩子们达到更好的境界是非常高标准的,但雷夫老师还是这么要求他们。道德发展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奇迹二:从第56号教室离开的孩子,个个热爱“阅读”,且终身为自己的人生而读。在第56号教室里,是以“读书时发出多少笑声”和“流下多少泪水”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奇迹三:第56号教室的孩子“管理金钱”的技巧,比他们的父母还强。第56号教室有自己的货币及经济制度。这套独有的经济制度,让孩子学习记账、保持收支平衡,并明白节俭的价值、延迟享乐来学习储蓄,更体会父母亲赚取金钱的辛苦。“管理金钱”是孩子终其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奇迹四:第56号教室的孩子知道“考试”只是理解的温度计,怎么读比读多少更重要。孩子们知道,一次没考好并不代表世界末日,这只代表着一件事情:他还不了解这个技巧。而雷夫老师很愿意在为他讲解一次。如果数学科测验有20个选择题,第56号教室的孩子会视之为80题。孩子们指导有效的读书是:“怎么读比读了多少更重要。”奇迹五:在56号教室的孩子,用“艺术”当课余爱好雷夫老师强调“艺术”的基本真理,每学期都组织学生演《莎士比亚剧》,他还强调,加入管弦乐团的孩子们不只学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单簧管,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沟通、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艺术让孩子们保有独特的自我,如梭罗所说的“忠于另一种鼓声,大步向前”。奇迹六:失败是好事几年前,一群来自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访客:可是……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雷夫: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要想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而非说教。我希望我的学生对人友好,学习勤奋,这意味着我必须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友好、最勤奋的人。我们必须要有耐心。人们巴不得孩子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无所不知!学习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不赶时间。我不在乎每周末的考试。我更操心什么是我能给予一个孩子,十年后他能在生活中用得着的。孩子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身教确实重于言教。雷夫关于教育的理解信任、自信让教学充满活力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为了课堂纪律,为了考试成绩,不仅学生怕连老师都在害怕,大多数课堂都染上了“恐惧”的气氛。学生守纪是因为害怕受惩罚,考不好是怕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在家里也是如此,家长们挖空心思,对孩子又打又骂,逼迫孩子学习,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生活”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老师又怎么样呢,老师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学生喜欢,害怕上课没人听讲,害怕自己管不住学生,害怕被同行嘲笑。在雷夫老师的教室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惧,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使学生热爱学习,为他人着想,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师生之间的信任。第一点言必信,行必果雷夫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玩“信任”游戏(一个学生往后仰,其他的学生在后面接着),浅显易懂的游戏对我就有很大的促动,只要有一次放手,别人就不会信任你。第二点平等对待第三点设身处地第四点把握机会雷夫提醒道“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他重视“身教”,用竭尽所能地说到做到,用合乎逻辑的惩罚,用谦逊温和、认真勤勉的态度,成为了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成为他们的榜样,让信任取代恐惧,为“温暖的家”打下了心理基础,因为这个心理基础,也是使得雷夫的各种教育计划如阅读、写作、体育、数学、艺术等能够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雷夫正是用他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把教室打造成孩子们躲避暴风雨的天堂。•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身教重于言传)•要尽最大努力把恐惧从你的课堂赶走,做到公正而又通情达理•给孩子再多的奖赏也比不上我们用心的陪伴。教育无捷径,真相往往是朴实的。用书中的话作为启示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其实奇迹是可以发生的,只要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当读过这本书后,我想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成为一个让学生信任的老师,尽量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让他们成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霍夫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相信我们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