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中特课外研习与论文创作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姓名:xxx学号:xxxx年级:xxx班级:xxx教师:xxx日期:xxxx得分实用文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引言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1、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现实需求2、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3、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必然要求4、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生态追求二、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认识不到位2、法律法规不完善、权责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够3、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度不足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2、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体系3、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结语实用文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态观念淡薄、生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公众参与度不足这三个方面。我国应继续深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立法,支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这样才能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措施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社会、经济和自然的统一,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追求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正确合理地处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自觉和路径优化,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1.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现实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前,我国GDP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显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物多样性减少,各种污染尤其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突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愈加严重且频繁的环境污染及生态危机导致经济损失严重,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那么继续恶化下去的生态环境问题势必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的现实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2.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确保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上,有限的人均资源和资源的巨大消耗的矛盾日益突出。200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8.7%,约占世界的5.5%,而煤炭消耗量占全世界的38%,石油消耗量占全世界的9%,氧化铝消耗量占全世界的23%,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34%,水泥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6%。同时,我国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而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800多亿元,占GDP的10%左右。[2]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大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寻求低投入、高产出,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实用文档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中国要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这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选择。3.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必须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3]中共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来,充分说明我党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认真分析中国国情,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之路。4.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生态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在中国梦的指引下,通过与生态文明的相互结合,美丽中国梦应运而生。相对于中国梦,美丽中国梦更注重、更强调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态,即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下开拓国强民富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需要,又是破除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障碍(环境和资源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需要。中国的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亦是生态文明的实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繁荣昌盛。秉持生态理念,摆脱当下不良风气,建立新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人们超越物质的束缚,将为美丽中国梦增添崭新的风貌。营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社会风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同步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梦的物质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将为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4]二、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在政府方面,虽然中央高层认识到生态环境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的“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长期指导着地方官员的工作思路,单纯的以GDP作为干部晋升考核在很多地方仍然普遍存在。这种不计自然资源成本和生态赤字的考核方式必然导致各个地方政府追求短期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在不考虑生态保护情况下,一些地区的政府官员可能往往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以高昂的生态代价求得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必然将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5]据2007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结果来看,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众仅仅了解和关注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缺乏对于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沙尘暴以及荒漠化等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第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文档知识的认知深度不够。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比较宽泛的常识,但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第三,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广度偏低。受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差距以及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也存在差异。第四,虽然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一定认识,但是更多地将自己置身于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的受影响者的角度来认识,而没有转变成生态保护的主动执行者的角色。在保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则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即公众关心的更多是个人的利益。2.法律法规不完善、权责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部分,需要用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目前我国缺少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另外,在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环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规范。第一,我国缺少统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主要是针对单个生态环境要素而制定的,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法律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概念,这既包括属于社会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也包括其他法律部门的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属于民法部门的《物权法》中关于自然资源的归属的规定以及属于行政法部门的《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等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参照,各个环境单行法之间相互重叠甚至矛盾,如此繁杂的法律规定相互之间的冲突不断,在实施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脱或者基于各自的部门利益而争夺管辖权的情形,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将会混乱不堪。第二,我国的环境立法存在很多空白,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仍然不完善、不健全,对许多污染事件未作出明确的评估和界定。比如,它不能包容现实经济社会中新出现的、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大量客观现实,现有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没有很好地跟上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十分有限。第三,环境法律体系的执行和监督存在诸多问题。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良好执行,法律永远只能是纸面上的,但是我国的环境法律执行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政府错误的绩效观念,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非常普遍,对于污染性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执法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监督的问题。我国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虽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往往表现为事后监督,而且各个部门分而治之,缺乏沟通和协调,法律监督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5]3.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度不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非常有限。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与推动,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树立。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我国公众参与动力不足和参与建设程度不强。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屡屡爆出人们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如近年长假时期各地景区的垃圾遍地的现象、农村垃圾围困等现象。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为被动参与,主动参与少;形式上参与多,实质性参与少。比如,公众参与诸如环境保护类的活动,现实情况往往是掀起一阵一阵的“环评风暴”,最后大多流于形式而告终。而且,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末端参与,实用文档即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后,而对环境议题的全过程参与行为较少,且参与活动往往受到局限,这样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在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要想持续有效地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不行的。[6]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说明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政府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主导者,又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之一。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就明确指出:污染的反弹,看似在企业,其实关键在政府。因此,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作用,必须将生态文明融入政府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落实政府绿色绩效考核制度。[7]各级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政绩考核上要采用更科学更先进的考察方法,对政府工作中所包含的资源利用率、生态保护状况、生态破坏情况等都予以考察,统筹考虑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各个方面,务求做到考察与监督同步,责任与权力并举。对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应当予以批评和取消。要从生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