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各种文体知识点及答题技巧梳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文体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一、古诗词鉴赏1.寻找意象题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意象一般为景、物。一般需找出3个2.描绘画面题例: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答题要点:借助组词、恰当的形容词、合适的修辞手法描绘画面。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修辞(表达)3.赏析字句题(1)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4)表达作者的情感。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是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滋润着大地万物。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绘内容)+作者情感4.体会情感题(1)知人“论诗”示例: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陶渊明:向往田园,恬淡闲适王维:淡远宁静,隐逸思想(2)抓关键词A题目《春夜喜雨》——杜甫B序、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C诗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感悟意象5.表达技巧题(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二、记叙类文体【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反问等【写作手法或表达技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设置悬念、巧合等;【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方法:①看标题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③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填空式概括文章内容的思路:第一步,审题干要求;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划分层次(按时间先后、地点转换、情感变化等划分);第四步,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二)散文的线索?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梳理提取文章线索方法:①看标题,浏览全文。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线索。②看段首的时间、地点标志语或反复出现的词句。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三)记叙的顺序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有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为下文--------作铺垫。(四)表达方式的作用1、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推动情节发展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的-------的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3、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4、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是点明主旨,深化主题。(五)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对比等。(六)标题。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联系中心)(+文章主旨/表达的感情)2、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揭示情感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拟写标题。▲①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②以文章的中心作标题③以文章的主要情节作标题④以写作对象作标题。(七)句子的作用。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强化感情。感叹句:情感强烈,直抒胸臆。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2、开头句:①开篇点题;②统领全文或全段;③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3、结尾句: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③深化主题;④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⑤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令人回味。4、转承句:承上启下。5、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八)关键句子的理解①点明主旨(一般是议论、抒情的句子)②起总领、过渡、照应作用③有言外之意和多重含义(结合具体文章细品)④能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情景⑤增强表达效果。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九)品味语言。1、(1)字词的含义:字面意思+语境义。(2)词语的妙用▲答题技巧: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2、赏析句子:①指出表现形式(修辞、句式、谐音、叠词等)②指出该句的表现力及所写内容(形象、生动、简洁、传神、新颖地写出了…)③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十)主题探究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2、依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态度;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态度。3、看抒情议论句4、看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意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十一)人物形象分析:1、性格概括题。▲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2、人物赏析题。▲方法总结:赏析人物分两步,写清品质与赞美。(十二)感悟拓展1、心得体会类:▲答题技巧: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③语言要流畅▲答题格式: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结合文章主旨或人物的精神品质),生活中------(谈类似的情形和应该怎样做)2、评说类:答题技巧: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看法要是主流思想,切不可偏激②注意抓住要点,可分几点作答③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小说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的作用: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作为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小说开头的作用: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解释小说主题。⑤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结局的作用:①出人意料,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与前文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④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⑤令人感动,令人回味,也引人思考。⑥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⑦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⑧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的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细节描写的作用: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营造一种氛围,⑤渲染时代气氛,⑥表现地方特色等。▲小说中重要的物象: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中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概括主题: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主题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三、说明文1.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事理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3.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举了……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作比较:将……与……进行比较,清楚鲜明地说明了……的……特征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征。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列图表: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更直接、更具体说明了……的……特征。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说明了……的……特征,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5.说明文的语言基本特点是:准确、严谨▲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替换)?1.表态:不能删(或替换)。2.定性:解释这个词(和替换的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或替换),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说明文开头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激发兴趣;引人思考;增强文学性。四、议论文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观点)。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充分有力/概括深入地论证……这一论点(观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对比论证:通过…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突出论证了……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使论证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4.论点,是简洁明确的判断或陈述句。不能是短语或比喻句、反问句。论点和论题的区别:论点是观点,论题是论述的对象或范围。为论据找论点:紧靠的前文或后文,注意标志性的语言。5.中心论点常出现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