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二科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3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卓越贡献。为了更好的利用中医药,发展中科室,为科室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思路,特制定翁源县中科室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广东省《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以及《中医科室分级管理标准》为依据,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学术进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以推进中医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中医药标准质量和中医标准化水平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系统转化医疗、教育、科研成果,立足中医,面向基层,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兴院,稳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讲诚信,求实效,重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实现把我科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突出、中西医服务与发展并重、综合实2力较强的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争创优质示范中医科室。二、发展目标通过全体科室职工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科室,形成创名院、名科、名医的发展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和西医医疗保健服务。其中科室条件得到整体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人员数量占总医务人员数量比例逐年增长,中医药继承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明显发挥,成为本地区中医医疗康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临床科研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中心。三、五年发展规划(一)业务管理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科室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继续认真开展中医科室管理年活动,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不断规范临床科室建设,全面提升临床各科室的中医药服务水平。3、扩大服务功能,突出中医药特色,计划到2023年,3建设1个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科室标准化服务体系,满足城镇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4、到2023年完善中医综合性医务用房项目的建设,使科室布局达到规范要求。5、加强科室信息化建设,利用新院建设这一契机,全面建设科室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推行中医电子病历并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药视频平台,临床医护人员能够定期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交流与培训活动,构建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外科科室。6、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目标责任书中必须体现以中医为主的考核方向。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科室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7、加强领导班子建设,5年内选拔推荐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医类别业务骨干2-3名充实到科室党政领导班子。切4实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中医药培训和会议,不断提高班子的中医药管理能力,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二)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到2023年,中医、药类别医师的比例要逐步达到60%以上;同时加强现有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工作,五年内选派选派不少于20人到市级以上中医科室进修学习,外聘名老中医5人并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强学术继承人的培养。(2)科室建设。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门诊建设,到2023年新增两个中医特色门诊,科室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特色的体现形式及优势的发挥,要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严格执行《中医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使其成为各具特色和独到之处的特色门诊。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3)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及人才科研51、充分发挥中医科室自身优势,紧紧抓住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大做文章,夯实科室中医药发展基础。着力抓好骨伤科科、康复科、肛肠科等重点专科建设。2、有序开展我科职工的中医药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西学中”学习,着重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并加强对科室主任、护士长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保证科室可持续发展。3、截止到2023年;每年选择有培养前途的1-2名中医专业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影响力。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4、做好中医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以实现本科在重点专科建设上的突破5、保证中医特色明显,内科住院患者中药使用率达到95%以上。探索方便有效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方法,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以提高中药饮片的使用率和疗效;中医专科突出,功能齐全,中医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我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我科执业医师比例高于60%。6、加强中医药科研研究,保证每年中医药科研课题不少于2个,坚持科研直接为提高临床中医疗效服务。6(4)加强中药药事管理。中药房设置达到《科室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严格执行《科室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到2023年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60%。为使中药房的设备与科室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在2013年以前购置或更新药架、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切片机、炒药机、烘干机、自动煎药机、包装机、调剂台、药戥等设备或器具。(5)“治未病”服务。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规划,成立“治未病科”并不断完善人员、设备等软硬件配置,到2023年前,争取建设不低于20张病床的“治未病中心”并报省中医药局审批。(6)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预防以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积极加强急诊急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加强急诊急救技术培训;提高中科室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鼓励中西医人员相互学习,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人员应掌握中西医感染医学、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于技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胃肠肝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三)医疗质量管理71、坚持将医疗质量管理列为科室管理的重点,坚持医疗安全“一票否决”的原则,深入开展科室管理年和平安科室创建活动。2、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为指导,努力把临床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检查、行政后勤保障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杜绝医疗责任事故,避免医疗纠纷和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3、按照《中医科室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加大中医诊疗设备装备力度,提高临床诊疗实力。4、强化科室制度建设。联系医疗卫生改革和科室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技术常规和操作规范及各种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保证科室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四)急诊建设加强以急诊急就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使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急救流程畅通、快捷,提高中医急诊应急能力。(五)中医护理8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按照《中医科室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治疗技术,如中药液熏洗、拔火罐、中药超声雾化、穴位注射、中药灌肠等,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中医治疗方式参与率,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六)精神文明及中医药文化建设1、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和服务意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2、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落实承诺服务和便民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完善投诉查处机制,促进科室行业形象不断提升。3、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环境建设体现中医药文化,合理布局科室,为病人提供便捷、舒心、整洁的就医环境,充分利用科室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候诊区、诊疗室、候药区、病房等区域及科室标识等,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我科形成浓郁热烈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七)加强科室管理,进行科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1、按照县级公立科室改革要求,逐步完成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坚持因事设岗,公开竞争,合同管理,增强广大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心。92、改革内部分配机制,建立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绩效工资制并不断完善,充分调动医护人员使用中医药的积极性,重点体现服务技能和劳动价值,并向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倾斜。3、加强医疗成本控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科室全成本核算机制,提高科室竞争能力。(八)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1)纳入目标责任制和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2)人员培训。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我科计划每年下派1名技术人员定期对卫生院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4次;免费接受受援卫生院到本院进修学习,进修时间不少于三个月。(3)提供服务。1、帮助基层院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2、创造条件开展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3、帮助科室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4、全面开展巡回医疗;(4)医疗管理101、帮助受援卫生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诊疗制度,完善各项诊疗操作常规,全面提高诊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2、开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3、组织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四、长期发展规划1、至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80%。2、到2023年底计划建成6个重点专病。3、力争到2023年,把科室建设成为在全凉山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突出、中西医服务与发展并重、综合实力较强的基本现代化中医科室,中医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全市县级中医科室领先。4、重点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到2023年底科室建成2-4个重点专病。专科能熟练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急重症作出诊断,本着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合理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且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理法方药完善统一,大力发展中医专科专病专治服务。5、积极开展国内外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每年不少于2项。6、加强急诊科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急诊科医疗设备配置,急救流程畅通、快捷,提高急诊应急能力。7、提高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入院疾病诊断符合率,危、11急、重、疑难病中医参与治疗率和好转率,入院三日确诊率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加强中药药事管理,待条件成熟,申报中药制剂室。(二)人才培养1、每年按不少于职工总数5%计划安排医、技、护、药等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中医药人才,营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