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一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一解析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C,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57次,正确率为96.92%,易错项为A解析C项:我国立法体制是多级并存、分类结合的特点,全面依法治国,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我国的执法权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执法权。司法权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行使,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行使此项权力。全面依法治国,应健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应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所以,C项说法错误。A项: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所以,A项说法正确。BD项: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所以,B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笔记编辑笔记2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C,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422次,正确率为84.60%,易错项为D解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考点法与道德笔记编辑笔记3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A,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22次,正确率为66.77%,易错项为D解析A项:建立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所以,A项说法错误。BD项: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所以,BD项说法正确。C项: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所以,C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笔记编辑笔记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C丙区因发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C,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09次,正确率为98.06%,易错项为B解析ACD项: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所以,C项做法不符合要求,AD项做法符合要求。B项: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B项做法符合要求。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笔记编辑笔记5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C,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12次,正确率为68.91%,易错项为B解析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员制度公信力。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所以,C项说法错误,AB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考点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笔记编辑笔记6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却出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现代社会中对保障人们的权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B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形成“厌讼”的传统C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已逐渐树立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D在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D,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14次,正确率为96.18%,易错项为B解析D项:全面依法治国,应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所以,D项说法错误。A项:在古代人治社会中,领导人或者统治者具有超越于法律的权力。法律充其量只是统治者实现社会统治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作用经常得不到有效发挥,在法律与权力相冲突的时候,法律经常只能屈从于权力,更谈不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在法治社会是以民主为前提的,以调整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主要内容。所以,A项说法正确。B项:诉讼成本是指诉讼主体在实施诉讼行为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它包括冲突主体的诉讼成本和审判机关的诉讼成本。由于审判机关是在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故其诉讼成本也就是国家的诉讼成本。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会打击人们用诉讼解决冲突的积极性,即更易形成“厌讼”。所以,B项说法正确。C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所以,C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笔记编辑笔记7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杜绝“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下列哪一做法无助于消除此现象?A甲市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承诺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依法及时处理B乙区通过举办“群众吐槽会”建立群众利益沟通机制C丙县通过地方戏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观念D丁市律协要求律师不得代理群体性纠纷案件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D,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05次,正确率为97.38%,易错项为A解析D项: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丁市律协的做法违背了上述规定,不仅不利于消除纠纷,很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D项做法错误。A项: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所以,A项做法正确。B项: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所以,B项做法正确。C项: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所以,C项做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笔记编辑笔记8《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B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C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D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收起解析|收藏本题正确答案是B,回答正确统计个人数据:作答本题2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376次,正确率为75.27%,易错项为C解析AB项:法律规则有以下分类:(1)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