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蒋军晶(浙江小语名师)教学目标:1.在朗读、讨论等学习活动中了解、体验维也纳人热爱音乐、能欣赏音乐、人人都在享受音乐的精神。2.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文的选材特色,知道选材的重要性。3.练习默读、选择性阅读、跳读,体验“问问题、寻找认知冲突”阅读策略。教学过程:你听过“圆舞曲”吗?你知道“维也纳”吗?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文章,读文章一般来说先读题。(生读题)师:这个题目有些词语,你们联系上下文也解决不了,比如“圆舞曲”,知道什么叫“圆舞曲”吗?生:我查过字典“圆舞曲”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一种“交际舞”。师:交际舞?“圆舞曲”是一种舞蹈?生:我觉得是一种交际舞的音乐。师:是的,“圆舞曲”是为一种交际舞伴奏的音乐。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华尔兹”。听过吗?那我们就现场听一听。(欣赏音乐)师:没有听过“圆舞曲”的请举手。(个别举手),谁举手我跟谁拼了(笑声),刚才我播放的就是“圆舞曲”。没有听过“华尔兹”的请举手。(笑)还好没人举手,因为“圆舞曲”就是──“华尔兹”。师:维也纳听说过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维也纳?如果能简洁地介绍,那就更棒了!生:我知道维也纳是个音乐之都,还是花的天下。生:维也纳出了许多音乐作家,他们谱的曲子很好听。师: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她解释了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生:维也纳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师:那里的人非常热爱音乐。生:我知道维也纳有金色大厅,这是很多著名音乐家向往的天堂。师:说得真好!任何一个有音乐梦想的人都希望在音乐大厅里演出,任何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都希望在这儿欣赏音乐。生:我查过资料,维也纳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学一种乐器。师:真好!我们再来看这个题目,一位作家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一般来说要写一写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家喻户晓的音乐家、耳熟能详的乐曲,但是这篇文章具体写世界闻名的金色大厅了吗?(没有),具体写家喻户晓的音乐家了吗?(没有),具体写耳熟能详的乐曲了吗?生:没有。师:那作家都写了什么呢?《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写了什么呢?师: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你可以轻声地读,但不要跳跃,从头到尾往下读,明白吗?(生自由读文)(1)文章写到了哪些内容?(鸟叫、花、路、酒馆)师:我刚才和很多同学一起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不断地冒出来,这个词就是──生:音乐。(师板书)师:可是,这篇文章里作者冯骥有写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吗?(生一一摇头)师:具体写某个伟大的音乐家了吗?(生一一摇头)师:具体描述一首曲子了吗?(生一一摇头)师:可是,这篇文章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想到音乐。我们马上梳理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先写了什么?生:鸟儿们的歌唱。师:通俗地讲就是鸟叫声。那位同学说鸟鸣,好听!(板书:鸟鸣)师:接着写什么?生:接着写维也纳的花。(板书:花)师:然后写些什么?生:然后写了生活。(板书:路)师:最后写?生:最后写到小酒馆。(板书:酒馆)(2)分组研读,思考,讨论──鸟叫与音乐的关系;花与音乐的关系;路与音乐的关系;酒馆与音乐的关系。师:真是出人意料!他在这篇文章里写鸟鸣、写花、写路、写酒馆,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下面我们默读思考:这鸟鸣和音乐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花,这路,还有这酒馆跟音乐什么联系呢?(板书连线)思考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但你也可以全面思考。我建议这组侧重于鸟鸣,这两组侧重于花,这组侧重于路,这组侧重于酒馆。先默读思考,我看差不多了再建议你们讨论,因为没有想法之前讨论,任何讨论都是无效的。(生默读思考)师:有的人默读的时候在画句子,说明任何思考都要回到文章当中去的。下面,蒋老师要观察你们的讨论了,我相信你们会讨论的很成功。有两种情况,蒋老师个人不太喜欢,一种是总是一个人在说话其他人不说的,还有一种是我从他的表情中都可以看得出来,你只想自己的答案,你不听别人的,只想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我从你的表情中观察出来。(生交流讨论)“鸟鸣”和“音乐”的关系师:好!你们是研究鸟鸣的,我们先听他们组的想法。生:第二小节说“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一般这些都是描写音乐家的,而这里描写鸟叫声,这些鸟叫声像音乐般。生:课文第四自然段“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我知道音乐会一般都是歌唱家或是著名音乐家演奏歌唱的,但这里说鸟儿们的合唱是音乐会,说明鸟儿们的歌唱非常动听。生: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写鸟叫声,因为鸟叫声是维也纳最原始的音乐。师:我听了他们的发言概括出两条:第一,维也纳的鸟叫声很好听;第二,这些你鸟叫声就像音乐。你们同意吗?还有补充吗?生:第三自然段中写到“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一般我们听音乐会的话会有很多乐器,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绪,而这里鸟儿有各种各样的叫声就像音乐会里的乐器一样,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和音乐有点联系的。师:(拍掌)太好了!这就是我的问题,蒋老师现在出手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来看这段话写了几种鸟叫声?马上数。(生数)生:四种。师:一起来读!(师生合作读)出示课件:①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③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④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师:作者写4种鸟叫声,写法上有共同点,发现了吗?生:这些句子都用了比喻。师:你看,这里有很多的比喻词,宛如、相似、像是、很像,如果冯骥才要写五种六种七种,他还会用什么呢?生:仿佛。生:犹如。生:像似。生:好比。生:好像。师:(转身看句子)还真没有。(众笑)师:这四种鸟叫声用我们常人的眼光看来,哪种鸟叫声是比较好听的?生:第一种。师: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师:不好听!你们读的不好听。(生笑)你们看,这种鸟叫声好听是因为作者用了一些词,哪个词形容好听?生:我觉得“宛转”是形容它们好听。师范读:不是宛转,是宛转。(语速加快)生:我觉得“悠长”也可以表示鸟叫声好听。师范读:悠长。(声音拉长)明白我的意思了哦!(生笑)还有哪个词?生:嘹亮。师:不是嘹亮,而是──生:嘹亮。(声音加重拉长)师:读课文这样读才有味道!一起来读一读!(生感情朗读)再来读。好听吗?生:好听。师:那么,像磕牙的声音好听吗?生:怪怪的。师:像老人叹息、沙哑又苍老的声音好听吗?生:不好听。师:猫叫好听吗?生:不好听。师:都说原始的、大自然的音乐是好听的,为什么要写这么难听的声音呢?为什么不集中笔墨写这样好听的声音呢?(生表达不清晰)师:我知道他知道这意思却讲不明白。我们常人看来不好听的声音,但是──维也纳人认为它很好听。师:维也纳人认为它好听也是有方法的,谁接着往下说?生: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像场音乐会。师:那位男同学把你刚才的观点再重复一遍。生:音乐会一般都会有很多乐器的合奏,鸟的叫声也是各不相同的,每种鸟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如果多种鸟合唱的话肯定就会类似于一场音乐会,所以就会和音乐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也说明维也纳人音乐素养非常高,鸟叫声哪里都有,但在维也纳人听来都是音乐。(生鼓掌)“花、路”和音乐的关系师:太厉害了!在维也纳人看来大自然当中的声音都是音乐。不过,这鸟叫至少还是声音,这花和音乐又有什么关系?(板书:景色)生:第六自然段写到“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芬芳的三角钢琴”,用花铺成钢琴让人想起音乐。师:同意吗?(生同意)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因为里边的花有个造型是钢琴,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比如写“路”这段,旁边会有钢琴的造型吗?有乐器的造型吗?怎么就让人想到音乐了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生读)出示课件: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如上绝对没有的感受。生:房舍、喷泉、开满花朵的树,这些景物突然冒出来,就像音符一样。师:哦,这些景物好像跟音乐也能联系起来。生:这里说“这些弯弯曲曲的路”,钢琴曲有时候很高昂有时很低落,不可能一直高昂一直低落,所以说像是音乐。师:弯弯曲曲的路就像高高低低的──生:音乐。生:我从“畅如流水”中感觉到了音乐,因为弹钢琴的人知道音乐都是很顺的,不可能断断续续的,“畅如流水”中感受到音乐的流畅。师:维也纳音乐素养高啊,看到这些景色会想到音乐。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师:你觉得作者看到这样的景物联想到什么音乐呢?生:悠扬流畅的音乐。师:哦,是那样的音乐。接着往下走。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师:这让人想到──恬静清脆的音乐。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师:这让人想到──生:很欢快的音乐。生:比较绚丽的高昂的音乐。师:是啊,维也纳人看到很多景都能够想到音乐。这一路上,还会出现怎样的景物呢?或是──生:(思考)师:一片?一丝?一缕?一条?……谁来往下说,拜托不要太俗啊!(生笑)生:或是高高低低金黄色的麦浪。生:或是一缕照在脸的阳光。生:或是波澜壮阔的大海。生:或是一条叮叮咚咚的小溪。生:或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师:他们无论看到怎样的景物都会想到音乐,所以冯骥才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一起读。(生读)出示课件:车在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酒馆”和音乐的关系师:最后这个酒馆,谁来汇报一下?生:我觉得这个酒馆也是富有当地音乐特色的,这里说“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我们都知道提琴也是一种乐器,维也纳人都热爱音乐,他们都希望融入到音乐里边去。生:我从“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这只大黑狗天天在音乐的熏陶下,也跟人一样跳起舞来了。师:嗯,更何况人呢?还有补充吗?生:他说“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就是说酒店里的人都很喜欢音乐。师:刚才那位同学说酒店里的人都很喜欢音乐,可见酒店里不止一个人,有那些很帅的小伙子吧?有漂亮的姑娘吧?有可爱的小孩吧?有在弹奏的演奏者吧?(生一一点头)但是他偏偏写了一个老汉,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生读)出示课件: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朝着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音乐。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乐地抛向他。师:他喜欢音乐这点都看出来了,你还看出什么信息?生:说明这个人并不是很富有,而是想挣点钱来享受音乐。生:我觉得在维也纳连老汉都喜欢音乐,其他人也肯定喜欢。师:她提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小伙子不写,小姑娘也不写,演奏者也不写,偏偏要写拉又小又旧的贫穷的、喝醉酒的老汉,为什么?生:可能就是这样的老汉才能拉出这样的音乐。师:小伙子拉不出?(生笑)生:如果是我去演奏的话,我肯定会把自己的仪表弄得好一点,也让别人都可以喜欢我一点,但是这个老汉满脸通红喝醉酒非常失态,但是他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小提琴说明他非常热爱音乐,不管自己的仪表多么不好。师:这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老汉。作者为何要选择写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老汉呢?生:如果写一个有钱人拉着琴很高雅的,我觉得没什么。这样写反衬出其他人也喜欢。师:反衬出什么样的人?生:就算是这样很穷的人也很喜欢。师:这话就很关键了,在维也纳就连这样的穷人也喜欢音乐,更何况?(生争着举手)生:在维也纳不论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可以热爱音乐,拉出自己喜欢的乐曲。(生鼓掌)师: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不论是老还是少,他们都在享受这个音乐,而且在这段话中有一个细节更加表明了这点──维也纳所有的人都在享受音乐。生:“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所有人都喜欢音乐。生:他说“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连动物都跳起舞来,何况人呢?更是跃跃欲试了。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