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检验假设D.论证假设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避免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的三大定律。A.工具说B.联结说C.认知说D.人本主义7.在意识水平上对思想的表象的加工是()。A.模仿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情感学习D.认知学习8.小学生为了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这种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的需要9.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称之为()。A.指导性教学B.合作教学C.个别化教学D.情景教学10.学生形成道德认知的两个基本环节是()和道德评价。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1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2.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3.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1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倾向称为()。A.品德B.意向C.态度D.个性15.“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16.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具体强化D.概括强化1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18.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9.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主要用来摸清学生的现在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非正式评定2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A.图表B.新知识C.认知框架D.以上都对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_________和教学环境。2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维度。23.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内化三个阶段。24.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_________对迁移的影响。2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科学。26.态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27.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_________。28.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_、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29.课堂结构包括课堂_________与课堂_________。30.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自我监控三个方面。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31.通过学习。个体的行为和能力应当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32.智慧技能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身认知结构的能力。()33.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认知阶段、初步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34.技能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35.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阻止小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36.记忆一份材料时,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开始和末尾部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37.“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38.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39.梅耶研究发现,当材料是具体事物时,小学儿童能够独立地使用精细加工策略;当材料是图画时,小学儿童能够在指导下使用组织策略。()40.主要着眼于程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程序策略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41.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42.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柯尔伯格的研究结果。()43.研究证明,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年龄越小越不一致。()44.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在抽象水平上认识道德观念。()45.态度。是指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6.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有哪些?47.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4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49.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50.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C5.A6.B7.D8.C9.C10.A11.A12.A13.C14.A15.D16.B17.B18.B19.A20.C二、填空题21.教学媒体22.纵向、横向23.认同24.认知结构、外部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25.教与学26.认知成分情感成分27.学习准备28.讲解法29.情景结构教学结构30.自我体验三、判断题31.×32.×33.√34.√35.×B6.×37.√38.×39.×40.×41.√42.×43.×44.×45.√四、简答题46.【答案要点】学习目标由近景向远景发展;学习兴趣由直接向间接发展;成就动机由外部向内部发展。47.【答案要点】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有:(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2)课题的性质。(3)智力活动方式。(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48.【答案要点】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这是形成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②作好观察的充分准备,制定观察计划,这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③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养成做观察记录或报告的习惯。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49.【答案要点】(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五、论述题50.【答案要点】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2012年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2.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A.尝试—错误说B.认知—发现理论C.联结—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5.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6.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A.刨造技能B.绘画技能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7.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A.操作方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8.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9.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通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0.“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1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1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13.学习策略掌握的标志是()。A.不仅了解一般的学习策略,还知道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B.会使用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等高级策略C.能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D.可以使用监控策略来确定自己选用策略的有效性14.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15.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16.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17.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向D.相互理解和扶持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9.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A.生存B.情景C.教材D.学生20.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A.2岁B.4岁~5岁C.4岁D.6岁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2.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2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扩展,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这种认知方式称为__________型。2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5.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______直观三种直观方式。2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27.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动作对象的__________、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28.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具体目标、__________、行为标准。29.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学生和__________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30.在学习新材料之前,为引导学生将新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先呈现比新材料概括水平高的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__________。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