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历史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学科分析报告一、命题背景分析根据《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和《2011年广东高考年报》的相关精神,针对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命制。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对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努力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重视新材料、新情境,重视中外联系,重视时代感,突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努力体现学科特色。为达到“模拟”目的,我们在认真分析广东省近两年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确定考查内容和方向,收集命题材料,设计问题,制定评分标准。对选修内容的考查,则是将其渗透在对必修内容的考查中,以体现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的精神。问题设计在力求精练准确、指向明确的同时,设问数量和用词尽可能模仿高考试题,以便学生熟悉高考题型、答题时间安排和答题要求,积累文科综合考试中时间分配和答题顺序的经验,避免在高考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为学生提供一次贴近高考实战的演练。突出“诊断”和“引导”功能。我们希望这套试题能够具有“诊断”第一轮复习效果的功能,从而为第二轮复习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此,我们在命题中坚持“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理念,坚持政治、经济与文化模块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不简单地从新课标的专题入手,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设计,强化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空间感。突出对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提升能力的考查,突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以便引导师生在下一个阶段复习中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真正做到理解历史,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历史。当然,由于水平有限,我们对有些问题的理解还显得非常肤浅和片面,甚至还可能存在错误,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讲评这份题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了提高专断的效果,力求考查的考点分布合理,并尽可能地扩大考点覆盖面,以便对学生第一个阶段的复习做全面的检查。从统计结果看,近代史部分的分值略低于考试说明规定的分值,现代史部分的分值略高于考试说明规定的分值。二、试卷分析1.数据分析2012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基本数据表全卷平均分全卷难度全卷区分度全卷信度55.50.560.400.74选择题平均分选择题难度非选择平均分非选择题难度31.90.6623.60.452成绩分布曲线图2012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选择题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统计表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123.601.200.900.26131.661.970.410.33142.721.860.680.49152.611.90.650.43163.221.590.800.38173.601.200.900.31181.751.980.440.70192.321.970.580.39202.581.910.650.51211.861.990.460.57223.091.680.770.36232.891.790.720.182012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选择题各选项学生答题情况统计表题号答案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2B3.6389.933.62.7513C8.110.0941.4340.2314D7.131.423.2468.1115D31.521.051.8665.3416A80.3813.193.852.3817B1.5990.022.55.718C8.2727.3243.8120.3619B5.5558.0226.529.6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10-2010分数段人数320D10.5417.746.9564.6221C16.2631.9746.435.2122B10.0477.265.397.1823C17.395.8572.264.342012年广州一模历史试卷非选择题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统计表与近两年广州一模历史试题基本数据比较表时间一卷二卷全卷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区分度201032.60.6822.10.4354.80.550.34201133.80.720.30.3954.10.540.37201231.90.6623.60.4555.50.560.40与近两年广东高考试题数据比较一卷二卷全卷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平均分难度2010广东高考33.210.6922.750.44560.562011广东高考31.20.6525.520.4956.70.572012广州一模31.90.6623.60.4555.50.56对试题的诊断:试题难度与往年的基本保持一致,与近几年,尤其与2011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基本相当。试题信度和区分度较高,符合命题要求,其诊断结果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诊断:第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重要的概念、史实复习还不到位。第二,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没有打通知识之间应有的联系。第三,时序意识、空间意识薄弱。第四,缺乏审题技巧,不善于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句。题号小问分数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38183.810.480.472.19283.390.420.311.813105.210.520.272.23总分2612.410.4839132.420.610.641.6295.120.510.52.77362.250.280.371.93461.420.350.170.85总分2611.21O.434第五,答题不规范,没有做到要点化、序号化。第六,没有养成“史论结合”的答题习惯,要么有史没论,要么有论没史。2.试题分析第12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有关内容。学生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含义。“经”是指儒家经典。教材中有“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经学成了政治神学的主干,经义成了封建政治的精神支柱。读经成了文人儒士的进身之阶,成了步入宦途的敲门金砖。毫无疑问,儒家经典得到如此高的重视是与儒家独尊地位分不开的。本题难度虽然不大,但与之相关的内容非常重要。希望教师围绕该题目,结合当今读经热的社会现象,适当进行拓展。古人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不妨结合“经”的内容谈谈儒家思想对人修身和入世的影响,加深学生儒家思想的认识。第13题答案为C。最大干扰项是D。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西方世界正发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中外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在世界变化的宏观背景下,观察认识中国的这段历史,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就本题而言,瓷器的出口,虽然与生产规模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受运输工具的制约。从近年考古看,大规模的瓷器出口,主要还是从海上通过船只运输。题干中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这个现象的出现,在当时的背景下,运输工具和线路的变化才是关键原因。本题平均分1.74,有38.96%的同学选择了D选项,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对于具体问题缺乏灵活的思考。学生的这一思维习惯,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在下一步的复习中进行引导和纠正。第14题答案为D。本题的区分度很好,为0.43,最大干扰项是C。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考查是广东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色。近年已经涉及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看看不同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史料得到的不同认识。切忌空洞地讲述理论。就该题而言,“历史史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是不正确的,历史一经发生,史实本身就是客观存在,不可能发生变化,唯一可变化的是人们对史料的掌握以及人们对史实的了解和认识。历史问题的本质显然是可以揭示的,否则历史学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审题要抓住“轻率”这个词,一方面是“历史问题”的结论很重要,不仅影响当时,还会影响后世。另一方面是影响认识“历史问题”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认识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在选择题中考试史学研究方法,在广东试卷中已经出现过,得分不高,希望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第15题答案为D。最大干扰项是A。本题是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材仅仅讲述了甲午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赔款数额巨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至于这个政策带来的具体影响,即怎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则没有交代。本题的材料比较生动,让学生明确了政策带来的具体影响,就是文人和社会上层人士也加入到发展资本主义的行列中。本题难度0.65,区分度0.38。本来是一个较为简单的题目,但得分并不理想。不少学生选择了“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何以至此?希望老师在讲评的过程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另外,此题还提醒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讲述教材中的一些结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16题答案为A。长期以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对于历5史事件的影响也仅停留于教材的表述,缺乏对历史事件更深入的理解,不能够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题利用一段新材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影响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态地观察历史发展变化的能力。第17题答案为B。历史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它比较直观地反映历史。从能力考查的角度看,考试大纲明文规定,考生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从命题的角度看,利用历史图片命题,不仅能够体现命题资料的丰富性,还有利于增加试卷的可观性。图片材料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在教学中应给予重视。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直观的历史图片与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透过图片中的细节扑捉历史信息。本题中的图片,关键信息是图片下面的文字。第18题答案为C。本题中的“红手印”,立下生死状,表明当时分田具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应该说答案是很明确的,但难度为0.46,得分较低。反映的问题:一是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学生不敢根据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少学生选择B、D两项,说明他们不是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作出选择,而是由小岗村去对应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这种做法,应对过去的题目还可能有效果,应对近年的广东高考题目,就会经常掉进“陷阱”。所以,教师在讲评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第19题答案为B。西方早期人文思想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从得分情况看,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在下一步的复习中还应加强,尤其要加强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知识的融合,在融合中加深对每一方面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对这段历史的整体认识。这个题目选择C选项的同学27.75%,说明学生对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认识有些混淆,在复习中应该进行更加细致的对比。第20题答案为D。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是一个热点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去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我们今天有很多的启示。本题以英国新大学运动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工业革命对教育发展的推动。本题是一个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第21题答案为C。在教材中,重点讲述了三十年代的大危机,目的是为罗斯福新政以及后面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奠定基础。但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角度看,20年代美国的“繁荣”应该是一个隐性的重点,不了解这个时期美国繁荣的原因,也就很难真正明白罗斯福新政以及后面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问题。同时,从现实的角度看,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我们今天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历史的借鉴。本题难度为0.51,得分不理想。有30.14%的同学选择了B选项。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晰,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大危机”的掌握不是很到位。一般而言,三十年代的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主要在三十年代。而20年代的美国,则是“繁荣”的。20年代的繁荣,是经济自由主义最后的“辉煌”,也彻底暴露了其弊端,从而引发了资本主义运行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