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2012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一)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嘹.亮眼花缭.乱潦.草星火燎.原B.怠.慢心旷神怡.陶冶.百战不殆.C.沉醉.鞠躬尽瘁.粉碎.猝.然长逝D.撒.娇清澈.见底撤.销南辕北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陷阱钉书机锦绣河山搬师回朝B.脉搏一刹那再接再厉世外桃源C.震憾缔造者前赴后继通霄达旦D.反应渡假村怡然自得弱不经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截止..3月31日,报名参加全市初中作文大赛的学生大约有500人。B.新领导一到任,就解决了我家的住房问题,一家人感动得以泪洗面....。C.游客在桃花的海洋中拍照、嬉戏,品味..着醉人的花香,享受着暖暖的阳光。D.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各科成绩,至于思想品德方面,就不以为然....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天是小红十五岁的生日,可是同学和老师没有一个人记得,她心里十分难过。B.王老师的心理健康讲座,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在极度的振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D.虽然这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但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夏天,烈日当空,。此情此景,促使人产生了对色彩的强烈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①那里,远远望去,红花绿叶比比皆是②这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③砖铺的地面像火炉那样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第2页④院里的一块绿色兰绒,转眼间,变成了缤纷五彩的锦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4分)《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答: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年最是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D.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E.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F.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⑵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4分)①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③,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④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其中加2分,加分后第7题不能超过10分。)雨常常眷顾南方,雪往往倾情北国。“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思绪。“,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又回到了北方铁骑飞驰的战场;“,”,岑参面对北方的雪景,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梨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⑴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富:⑵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⑶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上:⑷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日:⑸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页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自.非亭午夜分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B.或.王命急宣稍稍宾客父,或.以钱币乞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故.渔者歌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①段以生动简练的笔墨描写三峡之山,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②③④段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峡之水在不同季节的特点。C.文章语言凝练,“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D.文章在描绘三峡的景物时,既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⑵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1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⑴“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指什么朝代?(2分)答: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什么主旨?(4分)答:四、(9小题,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4题。(6分)“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在近百万年的地球气温变迁中,严寒的冰河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曾交替出现。在冰河期,陆地冰川遍地,海水相对减少,海平面比今天要低100-145米。而在间冰期,冰川融化,海平面比今天要高15-30米。今天,人类居住的地球冰河尚未完全消失,可认为是处于冰河期的末尾。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地球今后是继续变暖使冰河期彻底结束而迎接间冰期到来呢?还是再次从寒冷又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期?人类对此虽尚难以预测,但“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能给我们提供某些启示。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干预能力虽然极其渺小,但因为地球表面温度的平衡是以十分微第4页妙的力学关系来维持的,只要对它施以较少的能量,就有打破热平衡的可能。人类活动可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水汽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也能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和热能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而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而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又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即能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不致逸入宇宙空间,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会导致地面温度上升,全球气温变暖,即为“温室效应”。而“阳伞效应”实质上是大气中人为尘埃的气候效应。大气中除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尘埃外,人为因素产生的尘埃日益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工厂、交通工具和家庭炉灶及焚烧垃圾等产生的烟尘、废气,正越来越多地散发着大量的微尘离子,造成大气污染。对大气尘埃的气候效应,一般认为微尘能把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和削弱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这样使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尘埃所起的这种“遮阳伞”的作用称为“阳伞效应”。此外,尘埃还有吸湿特性,可把周围的水汽凝结在自身表面,促进和增加云雾的形成。云雾又能阻挡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也可使地面降温。如果大气污染使下层云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冰河期再现。综上可看出,当地球稳定的热平衡,因人为的因素而被打破时,就会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但这其中是“温室效应”作用强,还是“阳伞效应”影响大,人们还难以定论。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正在变暖,这样会导致冰川融化;而也有些气象学家根据多方面的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地球将进一步变冷,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小冰河期的到来。对于这一全球性的气温问题,到底是正在变暖还是逐渐变冷,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之中。(选自杨叔子主编《探索未知世界》,有删改)13.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氧化碳对地面的短波辐射有极强的吸收能力,能截留住地球释放的热能。B.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有可能破坏地球热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变暖。D.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从而使地面增温。1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不成立的一项是(3分)13.A14.DA.目前地球尚处于冰河期。B.二氧化碳和人为尘埃分别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C.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阳伞效应”,都有可能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D.“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此消彼长,将导致地球冷暖平衡。(二)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10分)《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的,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拥塞。只疏不密,则必嫌空松。只浓不淡,则嫌繁缛。只淡不浓,则嫌单薄。①虽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②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③或以强烈见长,④或以柔和取胜,⑤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第5页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般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候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闲笔浪墨”大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好看呢?15.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