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港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亲爱的同学,你已经步入了化学世界的殿堂,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相信你会通过本份试卷向人们展示你的聪明才智。第Ⅰ卷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食物腐烂B.动植物的呼吸C.铁水铸成锅D.酒精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动植物的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水铸成锅的过程中只是铁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B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解答】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B.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贵港的“乳泉酒”畅销全国各地,打开酒瓶盖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味,这是因为A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贵港的“乳泉酒”畅销全国各地,打开酒瓶盖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味,是因为酒精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浓浓的酒香味.A.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这是造成闻到浓浓的酒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浓浓的酒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浓浓的酒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浓浓的酒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B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DA.禁止吸烟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禁止燃放鞭炮D.移走蒸发皿【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称量器—托盘天平;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公共标志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解答本题A、C选项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选项可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选项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图标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烧杯等)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图标正确.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解析版2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体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从火灾现场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分析;B.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C.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D.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吸入烟尘和一些有毒气体.【解答】A.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故A正确;B.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故C正确;D.因为火灾发生的时候,常常有很多烟尘和有毒的气体,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火灾中的逃生方法,有课本知识,有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D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铝制容器可用来存放酸性食物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常温下金属并不都是固体,汞在常温下是液态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铝的活动性比氢强,能与酸反应,铝制容器不能用来存放酸性食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属的回收可以减小冶炼的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A.纯棉床单B.塑料袋C.涤纶衣服D.橡胶轮胎【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简称,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纯棉床单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属于天然纤维;B.塑料袋属于塑料制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涤纶衣服是由涤纶制成,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D.橡胶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的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区判断.8.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液态氧属于单质B.水属于氧化物C.小苏打属于碱D.葡萄糖属于有机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除外.【解答】A.液态氧也是氧分子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B.水由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碳酸氢钠的俗名叫小苏打,属于盐,不是碱,故选项错误;D.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BA.红色B.紫色C.无色D.蓝色【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紫色的石蕊又会由红色变成紫色.故最后溶液的颜色为紫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考查,掌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3受热易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t2℃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都会转化成饱和溶液C.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若物质甲中含有少量的物质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法获得较纯的物质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大小相等,可比较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B.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C.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及溶液的质量分析;D.由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确定提纯甲的方法.【解答】A.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若不饱和则无法比较,故该选项错误;B.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依然是不饱和溶液,故该选项错误;C.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判断,因为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不确定,故该选项错误;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结晶法提纯甲,故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32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物质中D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5.7%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某物质的质量=44g+18g-32g=30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1244=12g;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8g×218=2g;12g+2g<30g,因此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