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负数一、复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二、复习重点:1.能认识负数,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知识梳理:1.负数的意义与产生: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2.正数、负数的读法和写法。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大小比较:负数<0<正数5.认识数轴,能在数轴上表示各点。四.考点举例:1.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2.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3.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里。36、-9、0.7、+20.4、-5/6、100、-13、-261、+4.8、10/9正数()负数()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1/2-34/35-50-2.55.比较大小。0○-0.9-2.7○-0.85○-5-1/4○-1/60○3/8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一、复习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3.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重点:1.会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会利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应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三、知识梳理:1.圆柱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上下一样粗;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且每条高长度相等。2.圆柱的侧面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如果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与圆柱的高相等。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侧=ch=πdh=2πrh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表=s侧+s底×25.圆柱表面积的应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要加底面面积,要加几个底面的面积。如果用材料制作物体,结果要取近似数时,要“用进一法”。6.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柱=sh=πr2h=π(d÷2)2h=π(c÷π÷2)2h7.圆锥的特征: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有一个顶点;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8.圆锥的体积:圆锥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圆锥的体积公式:v锥=1/3v柱=1/3sh注意: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因为已知条件比较多,解答的方法和公式也是变化多端,学生要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公式解答,要能融会贯通,切记公式混淆。四.考点举例:1.判断:(1)圆柱和圆锥都只有一条高。()(2)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3)一支新的粉笔是圆柱体。()2.计算:(1)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侧面积。(2)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3)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体积。(4)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5)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6厘米,求圆锥的体积。3.应用:(1)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6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2)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3)一个圆柱形油桶,从里面量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是3分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4)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9.42分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直径是多少平方分米?(5)一只圆柱形玻璃杯,内底面直径是8厘米,内装药水的深度是16厘米,恰好占整杯容量的4/5。这只玻璃杯最多能盛药水多少毫升?(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7)东风化工厂有一个圆柱形油罐,从里面量的底面半径是4米,高是20米。油罐内已注满石油。如果每立方分米石油重700千克,这些石油重多少千克?(8)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5米,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第三单元比例一、知识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二、知识梳理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也可以解比例。(4)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1)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也同时扩大(缩小)。(2)两种量所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3)字母关系式:kxy(一定)。(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2)两种量所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3)字母关系式:kyx(一定)。3.比例的应用(1)比例尺。①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不能带计量单位,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②比例尺的分类: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把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根据图上距离将实际距离缩小或者放大,把比例尺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为了方便,一般把缩小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形式,而把放大比例尺写成后项为“1”的形式。③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列比例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也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④应用比例尺画图:先根据实际距离和纸张的大小,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再根据确定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然后根据求出的图上距离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并标出平面图的名称及比例尺。(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特点是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一看,看原图每边的长度;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的长度;三画,按计算出的新图形每边的长度画出原图的放大图或缩小图。(3)用比例解决问题。首先要根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比例并求解。二、考点指导例1.判断:(1)91:31和0.3:0.9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3、15、40和8这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例2.(1)解比例:41:32x:54(2)解比例:752.125x例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订阅《数学小灵通》所需的钱数和订阅份数。(2)铺地的面积一定,所用方砖的边长和所需方砖的块数。(3)面粉的质量一定,出粉率和小麦的质量。例4.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的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5cm,这块菜地的实际长是多少米?如果这块菜地的实际宽是40m,图上的宽应该是多少厘米?例5.按4:1把一个底长5cm,高3cm的平行四边形放大,它的底、高和面积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例6.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16千米。这辆汽车以同样的速度从甲地行到乙地共用了7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第四单元统计一、知识点1、会综合应用尝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二、知识梳理(一)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二)分类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三、考点练题一、填空。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5、4、7.7、8.4、6.3、7.0、6.4、7.0、8.6、9.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6、在一组数据中,()只有一个,有时()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填众数或中位数)一、选择题。1、对于数据2、4、4、5、3、9、4、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A4,4,6B4,6,4.5C4,4,4.5D5,6,4.52、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①众数是2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三、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分数合计1009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