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当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样富裕,而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发展不仅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要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使人民得到实惠。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进而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律关系主要有三个特征:①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②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③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执行机关,它从属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要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它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它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行政法,是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处于被管理地位上的组织和个人。在我国,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的组织和个人有国家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外国组织和外国人。行政行为是一种单方的行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是直接故意,二是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含义: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②行为人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过失分为两种: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有下面两个特征:①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②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最重要的核心法律,它对于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民事活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原则的规定,对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有指导、约束的作用,其他民事法律规范不得与其相抵触。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以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监护人可以归纳为三类:①近亲属;②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③有关单位、组织和民政部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①审判公开。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③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政治职能具有防御性、保卫性和强制性。社会职能是指政府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公共危机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具有相当的不可预见性。在我国,行政组织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评价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是看它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否相适应,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从研究范畴的角度看,经济体制着重研究生产关系的运行方式,它体现经济制度的组织关系。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企业制度主要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整体结构上把国民经济循环中实物运动和资金运动、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紧密联系起来,它主要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部分组成。总供给问题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充分发展;②决定力量是市场机制;③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④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其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科学的性质:①科学是实证性的;②科学是创造性的;③科学是预言性的;④科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必须追求逻辑上自洽。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普勒效应: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与静止光源相比)将向高频(即光谱蓝端)移动,而背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低频(即红端)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英文缩写为ISDN)是把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数据网、电视广播网等,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光纤传输系统综合、联结起来,从而实现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计算机网。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集成性、交互性、非循序性、非纸张输出形式。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激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五四运动过程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狂飙。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②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③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④耕地后备资源枯竭。我国是世界上矿种齐全、资源基本配套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约有10.4万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l/5。《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党的机关公文没有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这四个文种,而行政公文没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这五个文种。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行政机关常用的决定可分为政策性决定、部署性决定和奖惩性决定三类。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发文办理是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和政府主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传统农民,加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形成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和工农互促、城乡共荣的发展格局。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①围绕不断增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改善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②围绕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广泛而又充分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机制。③围绕理顺“乡政”与“村治”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宏观体制的深化改革。④围绕促进政府与农民的互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村民间组织。第一编政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主义哲学的定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列宁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物质的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与静止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唯物主义辩证法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形而上学认为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3.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of26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发展(偶然性[可能出现]+必然性[肯定出现])旧事物新事物更新事物→……质变新量变……肯定否定(新的肯定)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矛盾(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