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甘肃省选拔万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2年甘肃省选拔万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择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胡锦涛同志曾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A。2.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B)。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答案】B。解析: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发展状态和发展变化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从而引起质变。题干中指出,在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时,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就是要避免事物的变化超出度的范围,避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故本题答案选B。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答案】C。解析:意识是客观内容在人脑中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尤其是对于差异化的主体而言。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不同反映正是体现了主体状况对于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C。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D。解析: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对比及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状况,表达的是一种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故本题答案选D。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2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大多数人的承认【答案】B。解析:哲学上所指的新事物一定是那些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这点才是区别于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故本题答案选B。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力量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7.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A.社会生产方式B.领导人的水平C.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D.国际环境【答案】A。解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其中,经济条件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即属于经济条件范畴。故本题答案选A。8.社会改革的实质是(C)。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答案】C。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以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为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主要目标是改革僵化的体制,焕发社会主义的活力。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实现。故本题答案选C。9.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10.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A.m:vB.v:mC.m:(c+v)D.(c+v):m【答案】A。解析: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同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之比,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故本题答案选A。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C)。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1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实践基础上的(C)。A.制度创新B.科技创新C.理论创新D.文化创新【答案】C。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故本题答案选C。1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A.农民问题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领导权问题14.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答案】B。解析: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故本题答案选B。15.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B)。A.改革开放B.自己的发展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1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A)。A.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17.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D)。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国际劳务合作的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19.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B)。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C.我国的基本国情D.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答案】B。解析:“三个有利于”是生产力标准,所有制形式属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所有这样的生产关系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故本题答案选B。20.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C)。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C.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B)。4A.执法组织形式B.政权组织形式C.行政组织形式D.司法组织形式【答案】B。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体即是一定政权的组织形式。故本题答案选B。22.马克思主义具有(C)。A.理论创新的理论品质B.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C.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D.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答案】C。解析: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明确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故本题答案选C。23.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重大事件是(B)。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D.北伐战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是一场发生于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本题答案选B。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B.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化解矛盾,并由此实现社会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C.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D.和谐社会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形态中25.“一国两制”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最早开始于(D)。A.澳门问题B.香港问题C.西藏问题D.台湾问题【答案】D。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最初萌芽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就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要尊重台湾现实的思想。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就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此次谈话透露出祖国统一后中国政府将从实际出发、尊重台湾现实和保护外国人投资的最初思考,这是邓小平同志涉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最早谈话。故本题答案选D。26.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C.新的中产阶级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答案】B。解析: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故本题答案选B。27.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5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答案】C。解析:《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的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日本称《下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故本题答案选C。28.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C)。A.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8月7日,地点是汉口。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故本题答案选C。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C)。A.无偿没收B.和平赎买C.有偿征用D.限制发展【答案】C。解析: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8月7日,地点是汉口。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故本题答案选C。30.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D)。A.贫富差距B.民族矛盾C.宗教问题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32.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