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料利用率是衡量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为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我国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情况,农业部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并于近期发布了有关研究成果。《报告》表明,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25%、43%。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水平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适宜范围,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报告》的主要起草者、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介绍,近年来,肥料利用率问题日益引人关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料,对肥料利用率一直没有科学的研究数据。为准确测算肥料利用率,研究人员在数据选取、数据整理、测算方法、验证试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利用测土配方施肥9年获取的土壤分析、田间试验、野外调查等数据,以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展的肥料利用率验证试验数据,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了数万人次的农户调查,得出肥料利用率数据,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使用的实际情况。张福锁教授说,目前关于肥料利用率的种种说法,存在认识误区。肥料利用率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数字,不同作物、不同肥料品种之间差异较大,肥料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也有差别,目前流传较广的“我国肥料利用率约为30%,70%都浪费了”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张福锁教授介绍,肥料施用后未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有一部分会储存于土壤中以供下一季作物吸收利用,有一部分会离开农田进入大气和水体,只有这部分才被称为肥料损失,目前肥料损失主要集中在氮肥上,磷肥和钾肥大部分养分会积累在土壤中,累计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报告》参与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李荣处长介绍,大家关心的“肥料利用率”主要是指粮食作物的氮肥当季利用率,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回升”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肥料利用率出现下降趋势。以氮肥为例,利用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30-35%,下降到本世纪初(2005年)的28%。近年来,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大力推广深耕深松、化肥深施、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动了肥料利用率的稳步回升。特别是2005年启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促进了传统施肥方式向科学施肥方式转变,遏制了化肥用量过快增加的势头。据《报告》测算,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3%,比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前(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磷肥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2和10个百分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各级农业部门将从五个方面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减少不合理肥料投入,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推动配方肥应用到田。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行动,提高配方肥应用面积,解决科学施肥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鼓励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等科学施肥方式,发展节肥、增效、增产、增收的新品种。三是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加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按照高产、高效的要求,将作物栽培措施和高效施肥措施进行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应用。四是强化宣传培训。采取电视、广播、明白纸、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让农民群众切实掌握科学施肥技术,树立科学施肥意识。当下产能过剩给氮肥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氮肥产品进行改性、增效,积极开发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引领氮肥企业向着增值氮肥、稳定性氮肥、缓释氮肥、复合氮肥、水溶性氮肥等方向发展,将是氮肥行业摆脱同质化恶性竞争的一剂良药。这是记者从10月10日在石家庄召开的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与新产品推介会暨2013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上获得的消息。今年以来,一方面受气候异常和产能集中释放等多种因素影响,氮肥市场呈现过度竞争态势,行业经营形势恶化。另一方面不少氮肥企业为避免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困局,积极开发氮肥增效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助推了氮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国内尿素产能将达到8000万吨,国内需求在6900万吨左右,过剩产能在1100万吨左右;2015年,国内氮肥产能将突破9000万吨,过剩局面异常严峻。今年1~8月,因市场过度竞争,氮肥价格持续低迷,致使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4.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行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度大幅增加。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表示,把目光转移到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上来,不仅是摆在整个氮肥行业面前的大问题,更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针对具体条件下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采取如研发氮素利用率高、损失少、环境友好的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等策略将非常重要。”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赵秉强表示,对传统化肥产品尤其是氮肥产品进行增效改性,提高其产品性能,是中国氮肥产业未来发展的道路。其中通过添加生物活性类物质如海藻酸、腐植酸、氨基酸等氮肥增效剂而成的增值尿素产品是未来尿素发展的主要方向。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卢宗云研究员认为,发展稳定性尿素、氨基酸尿素等新型高效氮肥产品,走差异化路线不失为尿素企业走出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表示,新形势下,面对新的竞争格局,氮肥企业要研究新的战略定位,构建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农资营销体系和服务模式,完成营销理念、战略合作、科技和农化服务四方面创新,以适应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记者发现,像中国石油、鲁西化工、心连心、江苏华昌、阳煤丰喜、四川美丰等传统大氮肥企业已经走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列,对传统氮肥产品进行改性增效及农化服务创新是这些企业的共同落脚点。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中科院、农科院的专家及企业界代表约400人参加了会议。在国庆节前夕于上海举办的亚太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论坛上,针对化工企业在生产社会所需产品的同时消耗资源、产出废弃物和污染物,并一定程度影响到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现实,与会企业代表、政府及机构的专家纷纷建言:按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化企应追求能量守恒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来来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一科学基础就是遵循热力学能量守恒、能量可逆转性两个定律。化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须完善社会责任的生态环境系统,力求完成从“大于”向“等于”的能量守恒的转变。PPG工业亚太区EHS总监任闽怀认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必须不断提供满足社会所需的衣食住行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所谓优质产品即可持续发展产品;优质服务则包括积极推动化工生产的能量守恒,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他介绍:“有着130年历史的PPG公司能够发展至今,就在于企业对生态环境心存敬畏,从初始的被迫转变为现在超越法规的自觉。PPG承诺到2020年,企业年能源消耗量下降1.5%,有害物质产生量下降20%。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这很难,但我们认为非常值得。”他表示,现在的科技要做到完全“等于”虽很难,但对于企业来说,要尽量从“大于”向“等于”努力,发挥最高的能量效应,同时提升自我调节能力,追求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尽量做到能量守恒。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最佳服务,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是一大课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国家对不同企业分别实行‘胡萝卜’和‘大棒’政策。对生产高质量、符合环境要求产品的企业,政策上给予奖励,具体体现在对企业生产许可及产品定价差异等方面。‘大棒’是指通过制定严格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标准,逼迫和促使企业不断地将消耗、废弃物、污染降到最低,按照能量守恒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追求能量守恒,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投入与创新不可或缺。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刘锦屏认为:“企业的投入不单要满足技术成长、企业发展的需求,更要投资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从之前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现在将股东、社会、环保融合在一起,自觉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履行优化环境承载能力的责任,这正是企业优秀和成熟企业的标志。”面对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承载压力,倡导正确的消费观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是实现能量守恒的重要一环。PPG工业亚太区涂料运营副总裁johnRichter提出,企业的责任是把发展的理念、目标、价值观与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沟通,把健康环保的理念、创新技术和产品可持续发展到下一个环节中去。他强调,必须用可持续产品领导消费方向。任闽怀也指出:“所谓正确消费,就是选择可持续产品,以鼓励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若只是使用价格便宜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产品,就相当于鼓励企业生产废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消费、少消费是不可能的,正确消费对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侯云春强调:“我们的责任是让子孙后代多得其益,少受其害。绿色生产,企业有责;理性消费,人人有责。光靠政府鞭策不够,企业更要自我激励,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去推动创新,共同追求一个目标——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