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2年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生物毕业考试复习检测(一)(注意:本卷分两大题,满分100分,时量:40分钟)一、选择题(50分)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减少误差C不同的人使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植物的高度,误差会降低D测量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2、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将玻片标本移往右上方;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将玻片标本移往左下方;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将玻片标本移往右上方;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将玻片标本移往左下方;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3、在用实验法进行探究时,必须处理好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两个关键。A、实验变量B、实验工具C、实验数据D、对照实验4、小张在测量叶片面积时用了下左图的的方法,已知图中的每个小格大小相等且长宽都是0.5厘米,请你仔细算算该叶片的面积大约有几平方厘米:A、15B、28C、7D、4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边观察边记录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6、右边一组实验器材适于:A.解剖B.加热C.放大D.染色7、若要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你认为要用到的工具是:()A、刻度尺B、细线C、量筒D、刻度尺和细线8、显微镜反光镜的作用是:()A、调节光线B、反射光线C、调节和反射光线D、调节焦距9、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实验中,小明测量了3次,最终的结果应该是记录3个数据的:()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任意取一个10、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可采用的工具是:()A、量筒B、刻度尺C、细线D、量筒和水11、若载玻片上写有“pbpd”,则从显微镜的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A、pbpdB、dqdpC、pdqdD、dpbp12、下列有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尽可能采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齐全的植株B、植物标本的大多数叶片正面朝上,少数叶片背面朝上,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盖平。C、把标本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捆紧,放在阴凉通风处一周就可以了。D、对于高大乔木,我们只采集部分枝条和根就可以了。13、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时候,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x”字样,物镜上标有“10x”的字样,小明若想将物像在现在的基础上放大4倍,在目镜不变的基础上,他应该使用的物镜大小是:()A、2.5xB、10xC、40xD、60x14、在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中,若甲同学对3次实验的结果统计为80%的鼠妇在暗处活动,乙同学对12次实验的结果统计为70%在暗处活动,你认为两位同学的实验谁可信:()A、甲可信B、乙可信C、都可信D、都不可信2/41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光线是怎么样进入人眼的:()A、反光镜→装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人眼B、反光镜→通光孔→装片→物镜→镜筒→目镜→人眼C、反光镜→通光孔→装片→目镜→镜筒→物镜→人眼D、反光镜→通光孔→装片→人眼16、关于观察的顺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B、先整体后局部,从内到外,从左到右。C、观察时,要求实事求是,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观察D、对观察结果要反复核实,以确保其真实性17、在制作昆虫标本时,下列需要使用三角纸包的是:()A、蜜蜂B、螳螂C、蝴蝶D、金龟子18、下列关于昆虫标本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①可作为鉴定分类的依据②可作为研究昆虫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材料③可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④可用作教学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某同学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发现液面中间低周围高,液面最低刻度为59毫升,和量筒壁接触刻度为61毫升,那么水的体积应该为:()A、59毫升B、60毫升C、61毫升D、59.5毫升20、下列属于观察的是:()A、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要清查一次B、我国进行的人口普查C、医生对学生患龋齿情况的调查D、科学家在深山丛林中对东北虎进行实地跟踪2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22、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反光镜上D、物镜上2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先用“16x”的目镜和“10x”的物镜观察,然后用“10x”的目镜和“40x”的物镜观察,两次观察的结果是:()A、物象都是倒像B、后者视野较亮C、细胞数量一样多D、前者细胞较大2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控制光线强度,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大光圈,平面镜B、较大光圈,凹面镜C、较小光圈,平面镜D、较小光圈,凹面镜25、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玻片时,两眼都睁开了;丙同学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将其擦拭干净;丁同学使用低倍物镜一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镜寻找细胞。上述同学操作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乙、丁D、乙、戊3/4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连线题(共6分)将下列显微镜的部件与其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目镜放大反光镜遮光器调节光线粗准焦螺旋物镜调节焦距细准焦螺旋27.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共12分)(1)、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转动时,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3】的作用是。(2)、观察时,我们要先顺时针旋转,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然后逆时针旋转【】,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内。(3)、在对光时,转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然后转动反光镜,眼镜注视内,光线较弱时用反光镜的。(4)、右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因为他的视野中出现了大量。28、一次小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请大家和他一起探究一下这是为什么?(9分)(1)、提出问题:?(2分)(2)、作出假设:。(2分)(3)、设计实验:a、取一定数量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于甲、乙两个容器中。b、甲放在处培养,乙放在处培养。都给予相同的适宜条件。(4)、实验预期结果:甲中的黄豆芽,乙中的黄豆芽。(变绿或不变绿)(5)、实验结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29、某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土壤中蚯蚓分布的数量不一样,于是他想设计一个探究实验,他的实验方案是: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一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8分)4/4(1)、该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了观察、和等生物学中常用的方法。(2)、该实验的变量是:。(3)、设计甲瓶的目的是。(4)、经过实验发现乙瓶中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端时间后就不动了,而甲瓶中的蚯蚓生活很好,则说明。(2分)(5)、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准确吗?为什么?。(2分)30.小刚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根据下图中几个人的对话回答问题。(共7分)(1)、图中四个人的说法,属于假设的是奶奶和_________同学的说法。(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奶奶的假设是否正确,实验的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3)、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2分)A.随机的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4)、从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下列哪个数量的花生用于实验?(2分)A.1粒B.15粒C.30粒D.50粒(5)、要比较两种花生的大小,晓刚提出处理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1)、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2)、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不等干燥,直接上台纸行吗?为什么?。(3)、显微镜调焦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将物镜降低并注视物镜?。(4)、实际测量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少误差?(至少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