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朝阳初中历史教师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朝阳区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试题历史学科学校:教师:一、公共部分选择题二、课程知识1.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②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记忆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④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哪几条“教学建议”?请选择其中一条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怎样落实的?三、学科知识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四、教育教学知识下面是某位教师关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一课教学设计的片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讲解:二战结束,由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轰然倒地,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走向何处?前几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听讲并思考利用地图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指导学生识得多极力量,并说明这是影响世界的五大力量。为了加深印象,指导学生确认五种力量的地理位置。从不同颜色中找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第2页和俄国斯等国家或联盟,并落实地理位置。讲解: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世界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归纳时代特征: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处于交替动荡时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听讲、理解新课学习一、一超多强提问:什么是“一超多强”?怎么理解?什么又是“单极”呢?讲解:所谓“极”,一般是指综合实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提问: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你认为世界形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认为是走向缓和,也有人认为是越来越紧张和动荡。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小结: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看教材注释得到答案小组辩论思考并回答:1.你认为本教学片段的教学环节及活动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2.请写出你的改进建议。五、教学评价知识1.阅读下列试题,指出其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将试题修改正确。589年,隋沿长江全线进攻,灭掉与之对峙的南方政权,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隋文帝B.隋炀帝C.陈后主D.唐高祖答案:A2.依据下列材料,命制一道选择题。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六、学科专业技能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某版本历史教科书《工业革命》一课的课文节选。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布主要从印度进口,被认为是奢侈品,包括王后在内的上流人士都喜欢它。而英国棉纺织业既遭到毛纺织业的排斥,又受到进口货的竞争,原料还需要进口,处境艰难。为求生存,它迫切需要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1700年,英国议会为保护毛纺织业的发展,禁止棉织品进口,国内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这就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机会。第3页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多轴纺纱机,它由一个人操作,可以同时纺出8根纱线,并迅速得到技术改进,不久已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但它需要人力转动,纺出的纱易断。问题:1.从材料推测,本课还会表述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内容?2.上述材料可分为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解释两个部分,请写出叙述历史事实的内容。3.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两个课堂讨论的问题。七、教学设计部分根据下列课文中的文字、表格及地图内容,参照所示教学设计体例,设计教学过程。(1)课程标准规定:了解“一五计划”(2)课文摘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参考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的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18%,英国是4.1%,美国是2.8%。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教学设计体例: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