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广培小学英语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叶圣陶曾说过:“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也有人说“习惯成就未来”。《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我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逐渐开始注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一些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不能自觉地完成听和读的作业,不敢大声说英语,一些学生书写,字迹潦草很难让别人看懂;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小学英语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英语学习应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二、学习习惯概念与相关研究(一)习惯的内涵牛津英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习惯是一种固定或有规律的倾向或常规行为。特别指那些很难祛除的倾向或常规行为[1]。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习惯是经过后天学习所习得的;它的获得要经历“注意一保持一复现一动机”四个阶段,最后达到自动化;重新学习可以改变不良习惯[2]。我国学者对习惯的内涵也有诸多不同阐述。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长期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3]。《哲学大词典》对习惯的理解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特点是: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反复地出现;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即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轻易不会改变[4]。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5]。虽然不同学者对习惯的阐述有差异,但是这些解释均包含了习惯所具有的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所获得的;第二,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反复地自动出现,不需要意志努力;第三,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二)学习习惯的内涵学习习惯虽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要对它进行科学界定却并不容易。至今为止,中外学者们在对学习习惯的内涵理解上众说纷纭,存在分歧。AZikiwe将学习习惯定义为学生为了掌握课程内容而采取的有计划阅读及课后学习的方式[6]。Deese将学习习惯看作是学生理解课程和应试中所形成的一贯的认真做计划和有意识的学习模式[7]。我国学者吴增强认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7]。金盛华认为,学习习惯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8]。申仁洪将学习习惯理解为学习的习惯(habitoflearning),即学生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活动中(通常是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9]。以上几种观点虽有共通之处,但又各有侧重。本课题研究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三)学习习惯的测量在西方,学习习惯量表的开发是基于研究者们对学习技能研究兴趣的增长,且伴随学习技能问卷的深化研究而出现的。起初,学者们并没有编制专门的学习习惯问卷,而是在学习态度问卷(studentAttitudeInventory)和学习技能问卷(studyTechniquesQuestionnaire)等中加入了对学习习惯的测量内容。随着不断发展才出现专门测量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至今为止,能够检索到的学习习惯问卷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习惯问卷(StudyHabitInventory,简称SHI),主要测查学习的时段和时长、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内容[10];学习行为问卷(studyBehaviorInventory,简称SBI),测量内容包括①短期学习行为,如复习课堂笔记、完成阅读等。②长期学习行为,如完成学习课题、写论文和准备期末考试等。③自尊、自信等涉及学业自信心的内容[11]。因为各国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影响,上述学习习惯问卷在我国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下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参考意义相对有限。在我国,也有一些学习习惯相关量表。台湾学者李坤崇对陈英豪、林亚文和李坤崇等人1991年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进行修订,出版了《学习适应量表(修订版)指导手册》,该量表包含5个分量表,其中一个分量表就是学习习惯量表,具体分为读书习惯、学习注意力和作业三个维度[l2]。郑日昌、陈永胜编译了《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自我测量表》,主要用于测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内容包括一般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阅读习惯与技能、准备与应试和对学校的态度四个方面[13]。冯海英在其自编的中学生学习习惯问卷中把学习习惯分为课前准备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元认知学习习惯、学习卫生习惯、守纪律习惯、阅读习惯和考试习惯8个维度,共65个题目[14]。田澜编制的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把学习习惯分为主动学习、作业承诺、课堂守纪、课外阅读、勤奋学习、去拖沓和专心听讲7个维度,共43个题目[15]。李晓丽自编的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把学习习惯分为课堂听课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课外学习习惯、作业练习习惯、应对考试习惯、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卫生习惯和合作学习习惯八个方面,包括28个题目[16]。综上所述,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在以上量表基础上,将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自编问卷并测量。(四)学习习惯的相关研究1.关于学习习惯包含内容的研究学习习惯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它涉及听课、记笔记、阅读、做作业等学习形式;它涉及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考试等学习过程;它涉及注意、记忆、思考、情感、意志、动机等学习心理。所以,对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及内容以往研究者也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学习习惯包括三部分:基本学习习惯、拓展学习习惯、个性学习习惯[3]。基本学习习惯是指为了适应学生生活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性的学习习惯。它包括课前准备习惯、课中学习习惯和课后复习习惯。基本学习习惯更偏重一种行为规范。拓展学习习惯是在基本学习习惯形成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拓展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而确立的学习习惯。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拓展学习习惯应该成为我国学习习惯重点培养的内容。个性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受认知方式、元认知水平等个性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在基本学习习惯或拓展学习习惯的某些方面带有显著个性色彩的学习自动化行为倾向。另一些人将以上习惯概括为传统学习习惯;创造性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也有人提出了更具体的学习习惯,如姿势正确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有步骤地学习的习惯,认真自觉地学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的习惯,善于自学的习惯,动手实践的习惯等。林格在《怎样培养习惯》一书中认为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有:主动学习习惯、探索学习习惯、不断自我更新学习习惯、“做中学,学中做”学习习惯、科学利用和管理信息学习习惯、基本课程同步学习习惯等。针对于层次不同的学习者,他更倾向于拓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2.关于学习习惯养成方法的研究在习惯养成的方法方面,以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养成的方法居多,很少有专家专门研究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而专门阐述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以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居多。在研究习惯的专著中,学习习惯也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在习惯养成方面,著名学者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把论述重点放在纠正坏习惯上。针对四个具体问题,“孩子逃学、厌学怎么办?”、“孩子写作业马虎怎么办?”、“孩子学习时磨蹭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办?”,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注意点。在林格的《怎样培养习惯》一书中,针对上文所提到的侧重于拓展学习习惯的主动学习等学习习惯,进行了定义,提出培养要点,还给出了自我评估的问题,其培养方式主要靠学生内部的自省自觉。在能够参阅的硕士论文中,涉及学习习惯培养的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究》《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前者针对小学生群体提出了事例明理法、规范导行法、强化训练法、检查评价法四种习惯养成的方法。后者在调查后,简要地对作业、阅读和与学习有关的习惯提出解决中要注意的问题。一线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法比较分散,概括起来主要针对作业、认真听讲等这些学生中容易出问题的方面总结自己的做法。还有些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提出了一些针对学科教学有利的学习习惯培养注意点。3.关于学习习惯养成过程的研究心理学家和一线教师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经验提供了学习习惯培养的三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步骤:(1)明白道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信念,让信念变为行动,进而变成习惯。明白道理,即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明白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保证,使学生产生自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愿。(2)反复训练习惯是人们在后天经过重复练习养成的一种自动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3)强化反馈小学生可塑性较大,积极性很高,易受感染,喜欢接受表扬。因此,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良好习惯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启发自觉,多给各种学习习惯加以强化。这可以通过榜样、表扬等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综上所述,习惯培养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也开始对习惯培养方面的课题进行探索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与学习习惯培养相关的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已非常丰富,但是我们认为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上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1.从研究内容上看学习习惯研究的领域广阔,据我了解,目前没有对学习习惯一致的、统一的分类方法。特别是针对小学英语学科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分类,根据英语学科学习特点,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从学生、教师、家庭三方面达成合力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2.从研究重点上看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在理论解释、阐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方法的一般分析方面教育专家和研究者比较重视,但是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实际教育生活的研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监控能力弱,有很多习惯训练的方法并不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各种训练方法较孤立,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有待实践检验。应针对小学年级这一特定群体,研究考察适用和有效的方法,并将这些孤立的方法进行操作和整合,使其更有效。而一线教师基本以经验总结为主,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较少。我们试图从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双重视角,结合教育理论和调查研究,以广培小学英语学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