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一辩:陶赛力(陶神!!!)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辩友论证了生活观念改变很重要,可忽略了今日辩题现实背景,今日辩题现实背景为当前中国整体环保观念依然不强,但大气污染病入膏肓亟待解决。环保问题的紧迫性要求判断辩题的标准必须具有现实性,应当为重在转变何者的影响力更大可行性更高。我方认为,应该重在生产方式的转变,理由有三:首先、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当前中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其中工厂排放量占75%以上,其原因有二。第一,产业结构落后,依赖向国外出口工业产品,事实上替发达国家承受了大气污染;其二,生产技术落后,高昂的成本使得企业缺乏升级环保技术的动力。而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又使得约束企业的政府强制力缺失,导致生产过程的排放物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相较于生活过程问题更加严重。对于重点问题应当重点对待,重点治理。因此从污染责任分配角度应重在生产方式的转变。其次,治理大气污染的现有力量,运用于转变生产方式是更加有效。当前中国环保目标的实现依然主要依赖于法律赋予的强制力对污染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对于生产环节,监管体系已经相对完善,通过提高标准、加强执法可依取得良好效果。而对于生活方式,一方面难以实现全面的监管调控,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调整空间相对较小。现阶段即使重点投入力量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因此,从政府力量分配角度应重在生产方式的转变。最后,如对方辩友所言,生产生活并非孤立,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影响生活过程。以生活过程中最严重的汽车尾气问题为例,之前的解决思路为通过补贴等手段引导民众购买小排量汽车,旨在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影响生产规模的变化,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反观日本,其解决思路为限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并在生产环节为每辆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易于操作且卓有成效。因此,从治理思路的选取角度,应重在生产方式的转变。回到这场辩论的起点,如果辩题之意义在于架空背景生产生活谁对环保更重要,这样的争论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只是一场语言游戏。而在今天这场辩论的终点,我们也该为治理大气污染的力量找到方向,能让明日的天空少一丝雾霾多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