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MPLS交换技术第七章MPLS交换技术本章内容:IP与ATM的融合MPLS总体介绍标记分发协议(LDP)标记交换路径(LSP)本章重点:理解MPLS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本章难点:LDP和LSP第七章MPLS交换技术教学目标:1.知道IP与ATM融合的基本技术模型。2.知道IP交换、标记交换的基本概念。3.知道MPLS的网络体系结构、标记放置、分组转发。4.复述MPLS工作原理。5.识记标记及其相关概念、MPLS封装。6.知道LSP的建立过程和标记分发协议的基本思想。7.知道LDP对等层的侦测方法。8.简述LDP会话的建立与维护。9.知道循环探测与预防的方法。10.知道LDP协议规范中的LDP消息格式和TLV编码方案。11.简述标记交换路径的属性和路由选择方法。IP技术:►有统一的寻址体系和选路功能;►采用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方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异型网络互连;►网络扩展性强,适用范围极其广泛;►主要缺点:没有服务质量保证为什么要进行融合?7.1IP与ATM的融合ATM技术:►有自己的地址结构和选路方式;►采用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方式;►对每个数据包的处理速度快,处理时间短;能承载任何信息流,有服务质量保证;►主要缺点:采用信令协议,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互联能力差;为什么要进行融合?7.1IP与ATM的融合►IP与ATM并不存在对抗:IP在技术上需要ATM,ATM在商业应用方面又需要IP►能否将IP和ATM的优势相结合(融合),来构筑新一代宽带网络正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融合?7.1IP与ATM的融合图7.1由ATM支持IP技术的重叠模型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UNISIG/B-ISUP/PNNIQ.SAALQ.SAALUNISIG/B-ISUP/PNNI(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b)用户平面7.1.1融合的技术模型重叠模型就是将IP当成一个网络与ATM网络互联,不更改ATM网络的协议模块,而将IP协议的功能层叠加在ATM上。IPATMIPATM7.1.1融合的技术模型图7.1由ATM支持IP技术的重叠模型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UNISIG/B-ISUP/PNNIQ.SAALQ.SAALUNISIG/B-ISUP/PNNI(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b)用户平面►ATM系统需要定义两套地址结构和选路协议,既要分配IP地址,也要分配ATM地址,以及两套维护管理功能。►所有在ATM网络上工作的协议均需解析协议,将高层的IP地址与相应的ATM地址联系起来。IPATMIPATM主要应用技术有:ATM上的传统IP(CIPOA)局域网仿真(LANE)ATM上的多协议(MPOA)图7.1由ATM支持IP技术的重叠模型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Q.SAALUNISIG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UNISIG/B-ISUP/PNNIQ.SAALQ.SAALUNISIG/B-ISUP/PNNI(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b)用户平面IPATMIPATM►重叠模型优点:使用ATMForum/ITU-T的信令标准,其复杂度较低,成熟程度较高。►重叠模型缺点:传送IP包效率较低,重复的地址和路由功能。7.1.1融合的技术模型图7.2集成模型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协议层结构(b)用户平面(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AAL5专用的IP控制协议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ALAAL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TM层物理层专用的IP选路协议专用的IP选路协议AALAAL上层AAL5IP层上层IP层AAL5物理层ATM层集成模型是将IP路由器的智能和管理性能集成到ATM交换中形成的一体化平台。它将ATM单元实体与ATM网络地址分配策略和路由选择协议分离;ATM层被看作是IP层的对等层。集成在一起7.1.1融合的技术模型图7.2集成模型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协议层结构(b)用户平面(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AAL5专用的IP控制协议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ALAAL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TM层物理层专用的IP选路协议专用的IP选路协议AALAAL上层AAL5IP层上层IP层AAL5物理层ATM层7.1.1融合的技术模型►ATM网络实体与IP采用完全相同的协议体系和地址分配策略;►ATM系统仅需要分配IP地址,网络中则采用IP选路技术,不再需要ATM的地址解析规程。集成在一起主要应用技术有:IP交换标记交换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图7.2集成模型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协议层结构(b)用户平面(a)控制平面端系统端系统ATM交换节点上层IP层ATM层物理层AAL5专用的IP控制协议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ALAAL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专用的IP控制协议上层IP层AAL5ATM层物理层ATM交换节点端系统端系统ATM层ATM层物理层物理层ATM层物理层专用的IP选路协议专用的IP选路协议AALAAL上层AAL5IP层上层IP层AAL5物理层ATM层集成在一起►集成模型优点:传送IP包的效率高,不需要地址解析协议。►集成模型缺点:与标准的ATM融合较困难、QoS支持较困难。7.1.1融合的技术模型重叠模型集成模型技术MPOA、LANE、IPOAIP交换、标记交换、MPLS互通IP重叠在ATM层上把IP协议层与ATM层集成在一起IP路由协议放在IP路由器中放在IP路由器或ATM交换机中ATM路由协议使用不使用ATM控制软件的修改不需要需要地址解析需要不需要QoS保证支持支持,但较困难(需要专门策略)计费支持比较困难比较容易广播/多发送效率较低效率较高标准已标准化正在发展,部分已标准化表7.1两种模型的比较7.1.1融合的技术模型一、IP交换机的构成IFMP图7.3IP交换机的组成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控制端口IP交换机GSMPIFMP7.1.2IP交换用于传送两者之间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IP流量管理协议:控制IP交换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所使用的协议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1)在IP交换机控制器与ATM交换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所使用的协议。(2)GSMP定义了IP交换控制器可以对ATM交换机进行完全控制的功能。(3)IP交换机控制器通过GSMP向ATM交换机发出各种请求,如建立和释放虚连接、点到多点连接中增加或删除端点等。•IP流量管理协议(IFMP)►IP流量管理协议作为IP交换网络中分发数据流标记的协议,在跨越外部数据链路的相邻的ATM交换机控制器之间工作。►下游IP交换机(接收端)利用IFMP通知上游交换机(发送端)在某一时间段内为某个数据流赋予某个VPI/VCI值,以便加速转发功能并有可能基于每个数据流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总吞吐量,数据流用流标识符来标记。►IFMP仅在相邻的IP交换机之间操作,IP交换机从下游交换机接收到的IFMP重定向消息后不会向其上游相邻IP交换机发送类似的消息。►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是一个简单通用的交换机管理、控制协议,用于对IP交换机内部交换机资源的管理。►该控制协议是IP交换解决方案中两个控制协议之一。IFMP运行在相邻的IP交换机控制器之间,而GSMP运行在IP交换机内部的IP交换机控制器和ATM交换机之间,这两个模块交互GSMP协议消息以管理交换机资源。•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持续时间短、业务量小呈突发分布的用户数据流IP交换IP路由软件IP交换网关10/100Mbit/s以太网FDDIATM交换机持续时间长、业务量大的用户数据流图7.4IP交换机分类传输两类用户数据流二、IP交换的工作原理IP交换的基本概念是流的概念,一个流是从ATM交换机输入端口输入的一系列有先后关系的IP包。其核心是对流分类传送。7.1.2IP交换7.1.2IP交换二、IP交换的工作原理持续时间短、业务量小呈突发分布的用户数据流IP交换IP路由软件IP交换网关10/100Mbit/s以太网FDDIATM交换机持续时间长、业务量大的用户数据流图7.4IP交换机分类传输两类用户数据流7.3.1IP交换IP交换的基本概念是流的概念,一个流是从ATM交换机输入端口输入的一系列有先后关系的IP包。其核心是对流分类传送。包括:域名服务器查询、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数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查询等;由IP交换机控制器中的IP路由软件进行处理,与传统IP路由器的处理方式一样,按一跳接一跳(hop—by—hop)和存储转发发送的。二、IP交换的工作原理持续时间短、业务量小呈突发分布的用户数据流IP交换IP路由软件IP交换网关10/100Mbit/s以太网FDDIATM交换机持续时间长、业务量大的用户数据流图7.4IP交换机分类传输两类用户数据流7.3.1IP交换IP交换的基本概念是流的概念,一个流是从ATM交换机输入端口输入的一系列有先后关系的IP包。其核心是对流分类传送。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数据、远程登录(Telnet)数据、多媒体音频、视频数据、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等;由ATM交换机进行直接交换。7.1.2IP交换二、IP交换的工作原理(a)传统路由器的数据转发方式IP路由软件IP路由软件hop-by-hop路由路由器路由器图7.5IP交换机与传统路由器的数据发送方式的比较(b)IP交换机上的数据转发方式IP路由软件IP路由软件hop-by-hop路由(A)+直接路由(B)IP交换IP交换ATM交换矩阵ATM交换矩阵多媒体业务(A)(B)7.1.2IP交换图7.6IP交换工作原理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①(a)缺省操作上游节点①:IP交换机ATM输入端口接收上游节点输出的用户业务流,根据用户业务流的TCP或UDP分组头的端口号对业务流进行分类,IP交换机分类传输用户业务流。7.1.2IP交换7.1.2IP交换图7.6IP交换工作原理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①(a)缺省操作上游节点③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上游节点②(b)作了标记的上游业务流③:上游节点同意建立虚信道,并将该业务流从虚信道上传送。②:用户业务数据流被识别为持续时间长、业务量大而需要建立直接的连接(即直接ATM交换),则IP交换机控制器要求上游节点将该用户业务流放在一条新的虚信道上。图7.6IP交换工作原理③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上游节点②(b)作了标记的上游业务流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①(a)缺省操作上游节点④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c)作了标记的下游业务流下游节点⑤④:与此同时,下游节点也将要求IP交换机控制器为该业务流建立一条呼出虚信道。⑤:为该业务流分配特定的呼入虚信道和呼出虚信道。7.1.2IP交换图7.6IP交换工作原理③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上游节点②(b)作了标记的上游业务流④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c)作了标记的下游业务流下游节点⑤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d)完成直接交换下游节点上游节点⑥IP交换机控制器ATM交换机①(a)缺省操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