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C)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朱震亨2、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书籍是(B)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难经》D.《神农本草经》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反应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B)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4、五脏相对于六腑属阴,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属阳的是(C)A.脾B.肝C.肺D.肾5、下列说法中,符合五行相克规律的是(C)A.金为木之所胜B.火为水之所胜C.木为金之所不胜D.水为土之所不胜6、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C)A.心B.肝C.脾D.肾7、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D)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8、肝肾同源是由于(B)A、津血同源B、精血同源C、水能生木D、肝肾同居下焦9、脾在窍为(D)A.目B.耳C.舌D.口10、肝在志为(D)A.悲B.恐C.思D.怒11、被称为“水之上源”的是(A)A.肺B.脾C.肾D.三焦12、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C)A.心肝脾B.心肺肾C.脾肺肾D.肝脾肾13、人体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A)A.三焦B.小肠C.膀胱D.大肠14、与呼吸微弱、语音低微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的是(B)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D)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6、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具有滋润作用的是(C)A.精B.血C.津D.液17、临床上以补气药配合止血药治疗出血证的理论基础是(C)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18、在足小趾端交接的经脉是(B)A.胆经与肝经B.膀胱经与肾经C.胃经与脾经D.肝经与肺经19、各种致病因素又可称为(B)A.正气B.邪气C.疠气D.营气20、下列哪项不是七情的致病特点(B)A、影响脏腑气机B、耗气伤津C、直接伤及内脏D、情志波动影响病情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D)A.痛无定处B.冷痛剧烈C.红肿热痛D.重着疼痛22、具有“易于蒙蔽心神”特点的外感邪气是(A)A.痰饮B.瘀血C.结石D.湿邪23、内燥常见的脏腑是(D)A、心肝肾B、肺胃肾C、肝胃大肠D、肺胃大肠24、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神清多语、两颧泛红如妆、意欲进食的表现的是(D)A.神乱B.少神C.失神D.假神25、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是(A)A.主色B.客色C.善色D.恶色26、以下哪项不是白色主病(D)A.寒证B.虚证C.失血D.水饮27、可以判断病证虚实的舌形是(A)A.老嫩B.点刺C.肥瘦D.裂纹28、咳声如犬吠的是(B)A.顿咳B.白喉C.痰饮D.燥咳2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D)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30、“真寒假热证”宜采用(A)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二、多项选择题1、阴阳关系中含有量变、质变内容的是(ABCDE)A.阴阳对立B.阴阳制约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2、奇恒之腑包括(ACDE)A.脑B.筋C.脉D.骨E.髓3、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有(ABD)A.大肠经B.小肠经C.膀胱经D.三焦经E.胆经4、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BDE)A.轻扬B.炎上C.生风D.动血E.扰神5、以下属于痢疾里急后重表现的是(ABC)A.腹痛窘迫B.时时欲泻C.肛门重坠D.便溏如水E.便出不爽三、填空题1、阴阳的原始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2、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材)观念。3、《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海。4、同名的两条手足阳经,都在(头面)交接。5、疫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一种疫气只能导致一种疾病,称为(一气致一病)。6、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7、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或(实则泻之)8、望面色之常色的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9、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10、数脉主病为(里热证)、(表热证)。四、名词解释1、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己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2、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称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3、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内容、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的理论。4、血:运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5、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6、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五、问答题1、何谓五行学说?答: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内涵、特性、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含有原始质朴的系统论思想。2、肝主疏泄有哪些生理作用?答:肝主疏泄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1)调节精神情志(2)促进消化吸收(3)维持气血运行(4)调节水液代谢(5)调节性与生殖3、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答:(1)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手三阳经;(2)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3)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足三阴经;(4)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复交手三阴经。4、何谓寒从中生?内寒与外寒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1)寒从中生,即是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制阴,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2)内寒主要是体内阳虚阴盛而寒,以虚为主,属虚寒;外寒主要是外感寒邪为病,虽然也有寒邪伤阳的病理变化,但以寒为主,属实寒。二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伤及机体阳气,从而导致阳虚;而机体阳气亏虚又易感寒邪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