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7城市(2014新课标I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1.D、2.B【解析】1、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答案很明显为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AB选项太伟大,C选项太土豪(浪费)。2、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AC选项的情况为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目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因此D错误。【考察能力】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观察图片反映事物的特征(大小、高低、数量、密度)【地理原理】1、人们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房)、第三产业(出租房)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2、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住房、交通、就业、污染、人口),及其解决措施。(2014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知识,完成4-5题。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4.C5.A【解析】4.认真读图可知,对照不同海拨和不同坡度所对应的聚落数量的大小,可知在各海拨段中,海拨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5.根据该地聚落空间分布都是在125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2014重庆卷)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2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应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同时也节约土地,节约建筑用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更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对降低建筑耗能影响不大。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及其特征。(2014大纲卷)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答案】9.B10.D11.D【解析】9.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知识。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较为干旱,光照、热量较为丰富。非洲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为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0.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图示甲地位于沿海地区,根据图例有重要港口,所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港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通过图示甲地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为交通位置,根据题意“甲地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1.根据题意“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甲地的港口收入,所以甲地成为首都的优势条件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位置适中应位于该国的中心部位,甲地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城市区位。(2014江苏卷地理)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图14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势比较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A.承德B.保定C.张家口D.廊坊24.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A.人口多B.交通便捷C.环境良好D.经济实力雄厚【答案】23、BD24、AB【解析】23、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分析图中四城市各因素,可以看出保定和廊坊两城市交通便捷,最适合承接北京分散的批发、物流夜,故答案选B、D。24、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京津冀等大城市服务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人员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出保定市在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所以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冀周边城市中较为发达,故正确答案选A、B。(2014福建卷)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A2.D【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城市管理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城市发展合理化,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为服务功能,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014江苏卷地理)图13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A.食品B.日常用品C.服装D.家用电器2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B.购物成本C.交通方式D.购物环境【答案】21、CD22、AB【解析】21、读左图可以看出居民在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量最大的是服装,读右图可以看出在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量最大的是家用电器,故答案选C、D。22、食品和日常用品消耗量较大,价格较低,销售网点较多,一般就近购买,出行距离远,就会增加购物成本,所以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考虑出行距离和购物成本两个因素,故答案选A、B。(2014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答案】3、B4、A【解析】试题分析:3.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4.根据所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考点:城市布局模式的点;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布局。(2014上海卷)(二)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问题。蔬菜食品类日常用品类服装衣饰类家用电器类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1.432.326.435.94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1.121.554.528.044.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价B.集聚C.交通D.市场5.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价B.集聚C.交通D.市场【答案】:D【解析】:“蔬菜食品类”需要新鲜保质,靠近市场既省运费,又省时间,故选D.5.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可以更靠近消费人群,使出行距离缩短。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与出行空间距离的缩短无关,只是更方便、快捷了③品种多样,适应市场需求,可以减少去更大城市购物的概率,客观上缩短了出行距离④大型商场外迁市郊,会扩大出行距离。故选C。6.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与出行空间距离的变化无关;③说明家电行业利润更高,有能力在交通更便捷或市中心等高地租地段布局,不是导致出行距离变化大的直接原因,故排除①③组合。②④组合明显使出行距离增大。(2014上海卷)(十一)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各圈范围面积(km²)人口密度(人/km²)内圈(1-6km)11321764212061954420416第一圈(6-15km)5932606336149607277第二圈(15-24km)11021338182028044305第三圈(24-33km)161162178510801765第四圈(33km—)—————25.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A.内圈B.第二圈C.第三圈D.第四圈【答案】:C【解析】:人口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面积,故答案C.26.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答案】:A【解析】:城市内圈地租最高,一般主要分布的是商业和金融业,所以,内圈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可能影响的是答案A。27.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A.农业发展B.服务业发展C.工业发展D.旅游业发展【答案】:C【解析】:第四圈,距离市中心最远,地租较低,对外交通较便利,主要布局的是工业,故答案为C。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5-6题。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