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院操作小组2014.11一.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二.静脉输血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三.氧气吸入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四.导尿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五.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六.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七.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八.皮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1:发热反应预防(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2)严格无菌操作。处理规范(1)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体温变化;(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3)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5)做好不良事件记录并上报。并发症2:急性肺水肿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更应慎重。处理规范(1)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2)安慰病人,减轻其紧张情绪;(3)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湿化瓶内盛20%-30%的酒精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4)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情绪,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5)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5-10min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并发症3: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减慢低速,防止药物外渗;(2)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处理规范(1)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2)中药治疗。(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发症4:空气栓塞预防(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2)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物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3)拔除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处理规范(1)发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置患者左侧头低足高卧位,深吸气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2)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症状;(3)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1:发热反应预防(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处理规范(1)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3)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4)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并记录;(5)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并发症2:过敏反应预防(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3)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宜清淡饮食或饮糖水,避免血中含有过敏物质;(4)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处理规范按反应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1)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2)中、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按医嘱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3)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4)循环衰竭给予抗休克治疗;(5)监测生命体征。并发症3:溶血反应预防(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2)输血前认真查对,杜绝差错事故发生;(3)严格遵守血液保存原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处理规范(1)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和输血前后血标本送检验科进行检验,查明溶血原因;(2)给予吸氧,维持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其他药物治疗;(3)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4)碱化尿液:按医嘱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尿少者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做好记录。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6)出现休克者,应进行抗休克治疗;(7)心里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里。并发症4: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预防(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对心、肺疾患者或老年、儿童尤应注意。处理规范(1)出现肺水肿症状者,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2)加压给氧,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纠正缺氧。但避免吸入过长时间,以免引起乙醇中毒;(3)遵医嘱予以镇静、镇痛、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4)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能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5)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7)做好不良事件记录并上报。三.氧气吸入法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1: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与处理规范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不容易排出,吸氧前一定要先湿化,以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并发症2:呼吸抑制预防与处理规范(1)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衰的患者,因长期低氧血症,PaO2降低,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来增加肺部通气。如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从而更加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2)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间断性给氧,并监测PaO2变化,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并发症3:吸收性肺不张预防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氧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处理规范(1)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2)经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使用呼吸机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并发症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与处理使用高浓度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并发症5:氧中毒(分为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预防与处理规范(1)控制氧气吸入的浓度和时间;(2)在常压下,吸入60%以下浓度的氧,60%-8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24h,100%的氧吸入时间不能超过4-12h;(3)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气。(4)给氧期间密切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观察氧疗效果和副作用。四.导尿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并发症1.尿道黏膜损伤预防(1)熟悉尿道解剖特点,严格执行操作流程;(2)操作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记强行插管和反复插管;(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将预先准备的无菌润滑油5-10ml由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借助于润滑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5)插管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2cm以上,在气囊内注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及球囊充液膨胀压迫和损伤后尿道。处理规范导尿所致的黏膜损伤,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并发症2.尿路感染预防与处理规范(1)尽量避免导尿,必须留置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柔和;(3)鼓励患者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尿量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以减少尿路感染机会;(4)将集尿袋妥善地固定在低于膀胱高度,防止尿路逆流引起感染;(5)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和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6)定期更换及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7)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定期夹管、开放、训练膀胱功能;(8)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尿管等特殊尿管按使用说明更换。并发症3.导尿管拔出困难预防与处理规范对于女性患者:剪短导尿管远端,如果尿液自然流出放净,导尿管可以顺利拔出,否则用输尿管导管内芯导丝或斑马导丝通过气囊孔置入,疏通橡胶颗粒堵塞导尿管。对于男性患者:(1)位于前列腺部位多见:用斑马导丝或超滑导丝的硬头经气囊口通道插入,刺破气囊;(2)用导尿管专用导丝将尿管再次插入膀胱,气囊进入膀胱后抽出气囊内盐水;(3)气囊位于膀胱:气囊内打水至破裂为止,在超声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刺破气囊。(4)气囊位于尿道球部:手指触到气囊后用细针直接刺破。并发症3.气囊破裂预防与处理规范(1)掌握导尿技术,气囊注入液体不能超过尿管标明的容量。指导患者勿过度牵拉导尿管;(2)发生气囊破裂时,尿管会自然滑出,应检查气囊是否完好;(3)有破损但面积较少,碎片一般会随尿液排出,无需特殊处理;破碎面积较大难以排出,需在膀胱镜下取出。五.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常见并发症:肛直肠黏膜损伤、肠穿孔预防与处理规范(1)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操作体位;(2)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肛管;(3)充分润滑肛门,用带指套的示指蘸石蜡油轻轻按摩肛门及肛周,待肛门适应刺激,肛门括约肌松弛,再将润滑好的肛管轻轻旋转插入肛门;(4)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掌握灌肠液温度与速度,关注患者感受并积极给予回应;(5)如患者感觉不舒适、不合作时,应耐心解释、询问,尽快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不可强行插管;(6)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脉速,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六.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腹泻预防与处理规范(1)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减慢注入速度,适当给予助消化药物及止泻药;(2)菌群失调者、肠道真菌感染者按医嘱给予乳酸菌及抗真菌药物,严重腹泻无法控制者暂停鼻饲;(3)鼻饲液浓度应由低至高,尽量用接近正常渗透压食物;(4)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鼻饲液温度39℃-41℃;(5)认真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对豆浆、牛奶不能耐受者应慎重;(6)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及干燥,频繁腹泻者,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等软膏,以防并发症发生。并发症2:误吸预防与处理规范(1)卧床患者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可取半卧位,当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异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2)选用适宜胃管,注意鼻饲液量及速度,必要时给予输液泵泵入;(3)鼻饲时,禁止给昏迷和危重病人翻身,以免机械性刺激引起返流,气道损伤或气管切开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过多,以防误吸;(4)吸痰时禁止鼻饲;(5)大面积烧伤等患者在胃功能恢复前,应选择鼻胃肠营养管,减少胃内潴留,降低细菌感染率,避免返流现象发生;(5)鼻饲时辅助以胃肠动力药,可解决胃轻瘫及返流。一般在鼻饲前半小时注入。并发症3:恶心、呕吐预防与处理规范(1)减慢注入速度、液量。一般鼻饲液每日1000ml为宜,逐步过度到常量,鼻饲液量大时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