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题目:崂山道教文化姓名:学号:班级:大一定稿日期:2015.1.17崂山道教文化柴仕伦14130011003摘要:崂山是中国道教三大发源地之一。(崂山区政协,1986),这是部分青岛居民和政府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崂山道教文化渊源流长,由于当地地理历史等条件影响下,相比于中国道教文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和文化特点,虽然没有作为当地民众的普遍信仰,关于它的地位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早已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当地文化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青岛的旅游文化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键词:道教崂山崂山道教传统文化引言:许多人都看过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的《劳山道士》及1981年由其改编的木偶剧动画片。写的是年轻慕道的王生拜一位崂山仙人为师,却吃不了苦,投机取巧,最终因卖弄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而失败出丑的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我们除了学会了要虚心踏实,吃苦耐劳的道理,也不禁对蒲松龄笔下的“神光爽迈”,神通广大的“崂山道士”感到赞叹好奇。(蒲松龄,1995:第18页)鲁迅先生也曾在信中许寿裳的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名言。(刘天华,1996:第50页)由上可见不了解道教就不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崂山被誉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福建省制图院,2012:第104页)作为一个青岛人,我对崂山道教的了解却寥寥无几。我希望通过对崂山道教文化的学习和对它发展的思考来帮助自己及他人感受崂山道教及道教文化的魅力,提高对它的敬畏和重视。一.道教概况“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他在先秦老庄的思想基础上,不仅融会吸收儒墨阴阳方技等各家思想,也吸收原始宗教战国方仙道和秦汉黄老道,通过神化老子及道的学说建立起已得道成仙为基本信仰的理论体系及修道方法。道教是分层次的,它由宗教化了的道家学说,长生成仙理论及斋醮符箓等三个联系的方面所组成。道教在教团组织上也可以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层次。纵观道教的发展历程,他经历了从民间到官方化,又回到民间世俗化的过程.”(孔令宏,2013:第1页)二.崂山道教的历史发展像老庄思想,黄老思想,古代巫术,鬼神信仰,儒家思想,方仙道等等都被或多或少看作影响道教的的起源因素,崂山道教起源甚至道教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方仙道和黄老道。(苑秀丽刘怀荣,2011:第22页-第36页)秦汉时期的入山进海求仙药、炼金丹、修庙庵、敬神仙,是崂山道教最早的萌发时期。”(崂山区政协,1986)汉代,“众多方术不约而同地向黄老道家靠拢”,道教就在方术的汇聚中产生。道教开始是在民间活动,如汉末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陵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完成了从黄老道到道教的转变,并逐渐发展流传开来。(孔令宏,2013:第46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逐渐走向兴盛,天师道在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和陆修静的整顿改造下,走出低谷,由民间宗教成为官方宗教。道教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基本成熟,道与术的关联使完整的道教知识体系(即学)大体建立,道教成为教会式制度化宗教。隋至唐初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南北道教合流,道与术结合,出于政治原因,道教在唐太宗时期成为国教,在唐王朝的大力支持下,北方道教达到兴盛,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内丹学说在隋唐时期也得到了发展。这时的崂山道教由萌芽转入发端。唐末,最初由罗浮山(内丹派学说重要发源地)入道的道士李哲玄(第一位见诸史料的崂山道士)将内丹术传到崂山,但做出贡献不大。从李玄哲开始,崂山道教结束了以零散方士和无名道人为主要道众的阶段,开始产生一定规模的道教组织,逐渐显示出自己的教义特点和社会影响,但由于僻处一隅、交通不便等原因,崂山道教才进入发端时期,只是以采炼仙药地而著名吸引大批道士前来。(孔令宏,2013:第87、127页)(苑秀丽、刘怀荣,2011:第68页)北宋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重视道教的措施,道教恢复并走向繁荣,崂山道教也是如此。《崂山志》记载“迨至宋初,蜀人有刘若拙者隐居山中。太祖闻其有道,特敕建太平兴国院以居之,而道教始盛”(林先建,2009)宋初,刘若拙甚得太祖器重,在宋初整顿道教的过程中,刘若拙功不可没,崂山道教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契机,道教理论及道观建设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崂山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地位日益提高。著名的太清宫、上清宫亦于此时兴建。唐宋两代,南方天师道和北方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道教宗派合流,到元朝初年,正式和归为正一派。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北方道士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州(即牟平县)创立了道教“全真派”,其徒邱处机的道家思想和理论,深为元太祖所敬仰,“全真派”盛极一时。此后全国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金元之际,邱处机、刘处玄等人将全真教传到崂山,崂山道众接受全真教教义,从此归属全真教门下,崂山成为全真教早期活动的一个中心。全真教在崂山的活动使崂山道教进入第一个兴盛期。此时崂山宫观更是达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规模,并得“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称。(孙文昌,2000:第87页)入元后,全真教势力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由于全真七子活动中心远离山东半岛,崂山道教内部又缺少杰出高道,崂山道教发展停滞不前。明清时期虽是道教的整体衰落时期,崂山道教却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点:明代崂山新创立了三个龙门支派,道观和经籍建设也获得了空前发展。清代,崂山道教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由于道教理论的保守落后、教风松弛等弊端,加之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甚至还受到限制,在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道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道教逐步走向发展繁荣之路。(任颖卮,2009:第13页)三.崂山道教与传统文化道教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过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易学,阴阳五行思想,原始巫术,神仙方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它自身就作为宗教之外,对其他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也有着重大影响。(一.)道教名山崂山及其宫观崂山作为道教名山,是修身养性的圣地。《崂山道教初考》中指出,据《环宇记》、《汉书》、《即墨县志》记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到崂山修行祭祀。(崂山区政协,1986)除了幽静富有灵气之外,它环境的优美也是不言而喻的:周至元在崂山志中这样介绍崂山的壮丽景色:“试观其峻峰入云不让泰岳之高,盘磴凌空堪拟华山之险,飞瀑澄潭擅雁荡庐山之胜,怪石古松具黄山天台之致。综群山之奇不足尽一崂,游一崂可以擅名山之胜矣。加以岛近蓬瀛,地临黄海,沐日浴月之奇观,海市蜃楼之幻相,近取即是,举目可得。”(周至元,1993:第16页)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_》中“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百度百科,2015.1.17查)的诗句也体现出了崂山的秀美山光水色。宫观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百度百科,14.1.17查)崂山著名的宫观大都依山面海而建,素有“海上宫殿”之誉(董玉明,1999)宋元以来,崂山山上道观多次修建,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如今,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崂山道教主刹太清宫位于崂山东南部的太清湾畔,背依7峰,南临大海,气候温和,林木繁茂。宫中的主要建筑有3座庭院,一改庙宇三进院落的纵深布局,而是将其平列在一条线上,各开山门,自成院落,又相互沟通,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宗教旅游价值。(董玉明,1999)(二).道教与哲学道教哲学无疑是中国哲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它是以道为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他吸收了各种传统哲学思想如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道家思想,黄老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墨家尊天明鬼思想和佛家思想等等,对各家思想进行扬弃,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哲学,带有浓郁的中华本土特色:首先在宇宙本体论问题上它以道而不是神仙为本而且将道本论与气本论贯通,道教重视生命,道教哲学是鲜明的入世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通过修炼寻求长生,积善成仙,这也体现了一种超自然主义。在认识论上道教重视观察推理和验证,方法论上重视实践技术和方法“寓道于术,以术得道”也是道教哲学重要特征之一。相比之下,崂山道教普遍重视实践修行,由于崂山道教教首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崂山道教在道教的理论建树上基本上是空白。(孔令宏,2013:p294-298)(三).崂山道教与传统文学中国传统文学深深受道教的神仙信仰等影响,在古代诗词歌赋、戏剧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神仙思想。影响了文学文体的发展。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学。崂山道教文学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碑刻、题字、游记和诗词,多为历代文人名士的作品,以颂扬崂山风光和道家为主题。在崂山道教文化发展史上,元朝的道教领袖邱处机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崂山留下了四十四首诗词,以点景、抒情、深化意境的手法,反映了崂山的风光特点。“三围大海一平田,下镇金鳌上接天”、“群峰峭拔下临渊,绝顶孤高上倚天。沧海古今吞日月,碧山朝夕起云烟”、“鳌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尽成金色满山东”等佳句被游人传诵,赞不绝口。历代许多名人,如张廉夫、李白、苏轼、文征明、黄宗昌、顾炎武、郑板桥、蒲松龄、康有为、郁达夫、臧克家等都留下了名句,为崂山的道教文化增添了色彩。(董玉明,1999)(四).崂山道教与传统艺术(以崂山道教音乐较为出名)道教文化对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舞蹈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崂山道教音乐是吟经时专用的一种经歌,虽然崂山道教对道教的理论方面没有做出多少贡献,但是在道教音乐方面,崂山道教有自己独特的贡献,盛行时期曾一度成为北方道教音乐中心。如由南宋两太妃谢丽、谢安创作的《谢谱》,由明末宫女养艳姬和蔺婉玉创作的《离恨天》、《六问青天》及由康熙年间叶泰思道士创作的大型古琴曲《东海吟》,都是道乐中较有影响并流传至今的名曲。此外,在清中期以后,崂山道士中还涌现了一批较有名气的道教音乐家。道乐的用途除敬神、练功以外,主要用于求雨、祭祀等活动中,因此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仍与其重视实践修行有关。(杜晓峰,2012)(五).崂山道教与传统民俗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比如对城隍、土地、灶神之崇拜和祭祀,春节时期贴门神画桃符等等。旧时,青岛胶州有中秋游庙的习俗。这天,州内60多处庙宇全部开放,男女老少赶往附近庙宇,或焚香烧纸,或聚众赏月。崂山地区的沿海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在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的某一天,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踏青戴柳、门悬艾蒿等风俗习惯,都是道教的禳灾祛邪、驱鬼避瘟等法术的体现。(任颖卮,2010)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道教传说,比如关于石老人海水浴场的一块酷似老人的石头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海龙王看上了老人的女儿,施毒计骗走了她。老父亲闻讯赶到海边,站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日夜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盼望着女儿能平安归来。这样年复一年,化成了一位面向大海屹立的石头老人。除以上,道教还与古代科技、医学、武术、风水、养生等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四.崂山道教在当代的发展我认为了解道教是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民间文化最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通过一些文献我了解到道教在中国本土甚至不如在海外得到的重视多。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竞争优势的时代,在人们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渐渐感到迷茫空虚的时代,学习以中国道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传统道教不仅可以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提升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崂山道教文化是青岛最为古老的文化资源之一,虽然崂山道教在青岛甚至当地居民心目中的地位难与其辉煌相称,没有作为民众的普遍信仰,(林先建,2009)但是在近十余年来,随着政府和学者对它的日益重视,随着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崂山道教文化越来越成为青岛的一个文化品牌,不仅改善了外地乃至本地认为的青岛